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药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0%(2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7,P=0.037<0.05)。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2±6.9)岁;其中,高血压患者5例,贫血症患者8例,术中输血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6.2±6.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6例,贫血症患者10例,术中输血患者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接受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标准,且均为妇产科接受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有言语障碍、理解障碍及行为障碍的患者,有影响研究的相关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术后将10~20万U的尿激酶注射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1~2周为1个疗程。使用5000U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2次/d,1周为1个疗程。使用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静脉滴注,1~2次/d,1周为1个疗程。

1.3.2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主方为当归20g、党参30g、丹参30g、益母草30g、地龙15g、土元15g、桃仁10g,水煎服。在进行中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添加药物,若患者气虚血瘀则加入黄芪60g,若患者湿热瘀阻则加入败草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赤小豆15g、苍术10g,并联合主方水煎内服。中药治疗2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患者的情况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级,以评级情况判定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痊愈:患者下肢肿胀消失,活动时未出现下肢疼痛状态,并且通过血管彩超检查发现静脉基本畅通;显效:患者下肢肿胀明显缓解,活动时有轻微的疼痛感,在血管彩超检查中发现患者深静脉未完全畅通,存在轻微反流现象;有效:患者下肢肿胀有一定的改善,活动时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但可以忍受,在血管彩超检查中深静脉大部分仍存在不通畅的问题;无效:患者下肢肿胀情况未改变,在活动中仍有明显疼痛感,与治疗初无明显差异或日益严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2%。试验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7,P=0.037<0.05)。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6%。试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

3讨论

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在产褥期某些凝血因子明显增加,血液高凝状态一方面有利于宫体内胎盘剥离面迅带形成血栓可以减少出血,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是形成盆腔静脉血栓的因素;②妊娠后体重增加,分娩后增大的子宫形状还未复原,尤其是坐月子的传统习惯使产妇长期卧床,直接影响产妇的下肢血液回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③静脉内膜损伤,同时血小板合成的具有强烈收缩血管和高聚血小板的血栓素A2增多,并会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增加血液的高凝状态。在妊娠末期和产褥期,存在着血管损伤的多种因素,如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充血、炎症和感染等[4,5]。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一种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恢复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影响患者的血流速度,进一步导致血液高度凝结,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过高、糖尿病史及血栓性疾病病史均为导致妇产科术后发生该并发症的主要因素[6-8]。对于妇产科科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确保治疗安全性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本文将50例妇产科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2%。试验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7,P=0.037<0.05)。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6%。试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上述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在术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后续治疗和护理进行设计,术后应给予患者有效的按摩护理,以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当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中西医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安心梅 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