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妇产科的诊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妇产科的诊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妇产科的诊治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此研究选取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按单双病号分组,两组各42例。常规组行妇产科保守治疗,研究组行妇产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为80.95%,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对比差异明显,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1年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比保守药物治疗更加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痛经、性交疼痛、盆腔疼痛、不孕症等情况。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妇产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研究选取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按单双病号分组,两组各42例。常规组:病程3~11个月,平均病程(5.67±1.06)个月;年龄24~46岁,年龄均值(33.16±4.08)岁;研究组: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4.08±4.37)岁;病程1~12个月,病程均值(5.39±1.13)个月;纳入标准:经腹腔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者;患者和家属知晓治疗内容,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无药物过敏反应者[2];排除标准:心肝脾肺肾异常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精神异常或认知异常者[3]。两组患者在发病原因、性别等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妇产科保守治疗,主要内容:在患者月经第1天开始,为其提供米非司酮(生产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03),每天口服25mg,连续治疗3个月,之后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实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药物使用量;研究组行妇产科手术治疗,即在常规组基础上,具体内容:术前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结合患者生育需求,选择合适手术方法,针对无生育需求者,可采用子宫切除术,手术期间需要保证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切除率,且以此保证卵巢生理功能;针对有生育需求者,需要采用切口瘢痕补位病灶切除术;针对自身耐受性较差、无法进行病灶切除、复发者,采用切除卵巢根治术。在手术治疗期间,针对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者,病灶深者,需要切除病灶,针对病灶浅者,需要采用灼烧治疗,患者术后均需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标准:治疗后,患者痛经、性交疼痛、盆腔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经阴道B超检查显示其盆腔部位包块症状全部消失,即显效;治疗后,患者痛经、性交疼痛、盆腔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经阴道B超检查显示其盆腔部位包块症状基本消失,即有效;治疗后,患者痛经、性交疼痛、盆腔疼痛等症状无变化,经阴道B超检查显示其盆腔部位包块症状无缓解,即无效,临床诊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同时需要为治疗后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1年内妊娠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定数资料用%表示,检验行χ2,当P<0.05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为80.95%,故研究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2.2两组患者妊娠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1年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是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之外的位置而引发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病[5],主要病理特征在于异位内膜周期出血、周围组织纤维化等[6],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痛经、性交疼痛、盆腔疼痛等,最终极易引发不孕症,进而严重影响到女性身心健康[7]。现阶段,临床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多种多样,诊断方法包括腹腔镜检查、阴道B超、病理检查等,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有机结合多种诊断方法[8],而治疗方法包括保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米非司酮是保守治疗常用的一种药物,作为一种甾体类激素,其可以干扰内膜完整性,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发育等,进而避免子宫内膜萎缩,但长期使用极易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9];手术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比如病灶切除等,一些患者也可选用卵巢切除、子宫切除等,但极易对患者子宫造成一定的损伤[10]。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6个月妊娠率、1年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总而言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比保守药物治疗更加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痛经、性交疼痛、盆腔疼痛等症状,但手术极易损伤子宫,故在妇产科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灶情况,合理选择诊治方案,保证最佳的诊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双.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1):227.

[2]任小川.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4):153-154.

[3]黄怀彬,张碧兰,吴用样.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07):550-552.

[4]金海鸿.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06):66-67.

作者:陈闽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