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于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9.4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2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中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妇产科;感染防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年龄为23~41岁,平均(29.5±1.3)岁;按文化程度区分,大学文化水平有2例,高中文化水平有11例,初中文化水平有17例,小学文化水平及以下有23例;经阴道分娩的有33例,经剖宫产分娩的有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2~38岁,平均(32.8±1.6)岁;按文化程度区分,大学文化水平有3例,高中文化水平有12例,初中文化水平有16例,小学文化水平及以下有22例;经阴道分娩的有30例,经剖宫产分娩的有23例。纳入标准:了解本组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沟通、认知功能障碍;2)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者;3)合并其他肝脏类功能衰竭。两组病患的年龄构成、平均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具体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和心理疏导,同时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保证室内温度及空气流通,注意导尿管,防止脱落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具体方法为:1)组成无缝隙护理小组,主要组成成员有主治医生、护士长以及所有护理人员。护理前,护理人员需做相关护理培训,学习无缝隙护理知识和技巧,参与护理前,应进行相关考核且考核通过后方可参与护理[2]。2)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积极与患者交流,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出发,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做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护理计划和措施[3],定期向主治医师报告患者的生命体征,让医师随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并对发生的异常情况做及时、有效的处理。3)为了减少患者间的相互干扰,尽可能将不同疾病的患者单独安置,护理人员分组轮流护理,对患者身体各项数据做好详细记录,如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治医生。4)做好病房和常用物品的消毒工作,护理人员均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对患者重点部位进行消毒,防止感染。5)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家属及亲属的探望频率,防止家属在病房内吸烟等易产生感染的情况发生;鼓励患者的家属加入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如对患者实施切口换药、更换导尿管、按摩乳房等护理时,可征求家属意愿,让其参与其中,增加护理措施的透明度;记录并且对重点患者实施重点交班和管理[4]。

1.3观察指标和评价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及感染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率采取百分制,90~100分为满意,75~89分为一般,75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感染发生率=(轻微感染+严重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43%,而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4.53%,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有了更高,传统以治病为主的护理模式已被临床认为是过时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中实施的常规性护理模式已不被认可,常规护理在护理某些疾病时所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护理要求,因此妇产科临床护理方式一直是关注的话题[5]。相关文献记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也在不断推广无缝隙护理管理,此种护理模式具有新型性,可弥补常规护理中的不足,降低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该护理模式的宗旨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入院至患者出院,合理地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不但能够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还能够对患者的心理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6-7]。本研究为了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有效性,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06例孕产妇,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无缝隙护理的临床疗效,发现,实施无缝隙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3%,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3.58%,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证明无缝隙护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优势。综上,无缝隙护理应用于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感染发生率,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洁.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12):1553-1551.

[2]洪祝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02):161-162.

[3]母秀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7,(07):94-95.

[4]田阿红.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0):223-225.

作者:游桃香 单位:云南省富源县中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