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调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宜昌地区在职在岗妇产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情况,为推动基层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宜昌地区289名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进行调查,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中有轻、中、高度倦怠分别占33.9%、21.4%、9.0%;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其次是抑郁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文化程度、轮值夜班次数、每周工作天数及职业倦怠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关注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状况、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干预工作。

[关键词]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医务人员;宜昌市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

以宜昌地区各级医院妇产科医务工作者为观察对象,排除在工作前已有明确身体及心理方面疾病者。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82.5%。调查的医院基本覆盖全宜昌地区医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调查方法

1.2.1一般调查问卷

采用网页形式发放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

1.2.2工作倦怠调查问卷使用国内修订

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通用版(MBI-GS)[3],在国内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以职业倦怠的形式测量与工作相关的压力。问卷采用7点计分法,评价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低落感三个方面。目前关于倦怠的诊断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因此,本研究在采用MBI-GS量表(中文版)的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李永鑫等[5]划分职业倦怠程度的方法。即对被调查者在职业倦怠的情绪枯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下3个因素上的分值进行排序,计算出各因素得分排序上三分之一处的数值作为职业倦怠程度的临界值,将倦怠程度进一步分为零倦怠(3个分量表得分都低于临界值)、轻度倦怠(在倦怠问卷的某一因素上的得分高于临界值)、中度倦怠(任意2个因素得分高于临界值)和高度倦怠(3个因素得分均高于临界值)。

1.2.3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自评量表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工具。量表主要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偏执、恐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因子,共有90个条目,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进而能反映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心身健康问题[6]。采取5点计分法,得分越大,提示该项目对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1.2.4实施及统计方法调查

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发送给宜昌各个医院妇产科,以自愿和匿名参与调查。将收集数据导出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调查289位医务工作者,性别样本差别大,不具统计学意义。统计年龄、单位、职称、职务、婚姻情况、收入等。

2.2职业倦怠情况

统计四种不同的倦怠水平,零倦怠、轻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高度倦怠分别为35.6%、33.9%、21.4%、9%。以中高度职业倦怠诊断为倦怠,占30.4%,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

2.3心理健康情况

根据SCL-90评定标准,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据统计,阳性症状有168人(58.1%),阴性121人(41.9%)。各因子的阳性人数,以强迫症状因子(48.1%)最高;其次是抑郁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分别占35.9%、33.5%;最少出现恐怖因子(14.5%)和精神病性因子(17.9%)。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本研究调查对象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妇产科医务人员主要症状分别为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其心理健康状态不乐观。

2.4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比较,不同学历、每月值班次数、每周工作时间的临床医师心理健康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育锻炼、患病情况、睡眠情况、职业倦怠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心理健康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因素为自变量(学历、每周工作时间、每月值班次数、医患关系、患慢性病、体育锻炼、睡眠质量、职业倦怠),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最终有5个变量(不同学历、每周工作时间、患慢性病、睡眠质量、职业倦怠)进入回归方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学历越高、每周工作时间越长、患慢性病、睡眠差、中高度职业倦怠者更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

3讨论

随着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及质量要求的提高,医务人员所承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越来越大,极易产生倦怠及心理问题。妇产科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妇产科工作风险大,是兼内外科一体科室,在快节奏、高要求的环境中需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这些工作充满不确定性因素,让医务人员倍感职业压力。(2)医患关系紧张,妇产科患者为女性,沟通不畅及对疾病治疗结果与期望值的差距,引起的纠纷不仅降低医务人员成就感,而且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很大。(3)工作满意度欠佳,培养周期长、医学技能难、薪酬以及编制受限等。(4)职业发展压力大,医院要求越来越高,出台形式多样考核管理制度[7]。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医院级别、个人生活方式、睡眠情况、患病情况、职业倦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症状为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这表明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改善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及心理问题。(1)注重对年轻医师职业成就感培养,开设与临床紧密相关的业务学习,提供各种增强专业水平的培训;(2)为临床医师职称晋升提供便利,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注重临床,减少文书工作,提高福利待遇;(3)医院开展心理辅导及素质拓展,适当组织活动培养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艳 许倩 余璐 单位: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