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胜任力下的妇产科分级管理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胜任力下的妇产科分级管理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胜任力下的妇产科分级管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7月起实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制度,以妇产科4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为实施前,即传统管理模式期间,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即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制度期间,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执业能力量表评分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及执业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6个月内较实施前6个月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执业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胜任力;分级管理;妇产科;治疗;质量

胜任力是护理人员职业核心能力,是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以胜任力为导向已经在医学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效果显著[1]。分级管理是按照一定标准将员工进行分层,安排不同层级的员工从事不同难度的工作,以提高员工积极性、进取心和工作效率[2]。我院将胜任力与分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于2019年7月起实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该制度实施前后妇产科质量、医务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探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对妇产科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9年7月起实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以妇产科4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前后离职或中长期请假未能参与的护理人员。48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52岁,平均(37.4±7.9)岁;学历:大专28名,本科20名;工作年限1~30年,平均(14.8±5.7)年;职称:初级23名,中级24名,高级1名。2019年1—6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实施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实施后,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实施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根据医嘱将患者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需转至ICU,其余级别由妇产科给予相应级别的护理,其余不做要求。实施后采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即以护理人员资历、职称和能力作为评判标准进行分级,规定不同护理级别由不同级别护理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为:(1)实施前准备。将妇产科护理人员分为N1-M25个等级,划分相应等级护理人员服务项目,建立“岗位说明书”,并完善分级培训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和晋升制度。(2)实施方法:将48名护理人员分为4个小组,均包含各等级护理人员,由1名M1级或M2级护理人员作为组长。组长负责该组排班、培训、考核及具体工作安排,并负责监督和管理本组护理人员质量。妇产科采用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体系见表1。

1.3观察指标

(1)护理人员质量。由科室主任和护理人员依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质量安全评审指南》[3-4]对护理质量按月进行考核,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以6个月平均评分作为护理质量评分。(2)护理人员执业能力量表评分。采用文献[5-6]中提及的护理人员执业能力量表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护理人员观察、专业技术、健康教育、感染防护、应急能力、规避纠纷共7项能力进行评价,每项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该项能力越强。(3)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分别统计实施前后6个月内收治的180例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质量评分和执业能力量表评分比较(表2)

2.2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我国护理人员管理制度仍不完善,岗位分级不明晰,治疗工作分配较混乱,造成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分配和使用不合理,护理人员无法按职定岗,薪酬分配存在漏洞,晋升困难,造成患者和医师对治疗质量满意度低,而护理人员对治疗工作也不满意。为改变以上问题,各种管理模式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引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治疗分级管理制度,效果较理想,我科室于2019年7月开始采用该制度,为了解该制度在妇产科应用的效果,本研究比较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实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制度之后6个月,护理质量评分、执业能力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P<0.05)。汪会平[7]研究结果表明在妇产科治疗工作中实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执业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上实践证实,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模式在改进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如下优势:(1)根据分级要求对相应护理人员的资历、职称和能力做了明确规定,并确定了各级护理人员在治疗工作中的职责[8-9]。(2)生活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均由相应级别护理人员负责,一方面能够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另一方面能满足患者对多层级治疗的要求[10]。(3)不同级别护理人员执行不同级别治疗服务项目,高级别护理人员对病情进行评估、监控,其经验更为丰富,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临床信息,与医师配合也更加流畅[11]。(4)M1~M2级护理人员逐渐从日常治疗工作中脱离出来,主要从事带教、科研和管理工作,既能将多年治疗经验向下级护理人员进行教育,还能对现有治疗技巧进行改进,实现治疗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12-13]。综上所述,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分级管理能够提高妇产科治疗质量和护理人员执业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梅 杭寒皎 胡琴 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