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及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探讨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400例,其中2016年3月-2017年3月治疗的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接受抗菌药物应用常规流程管理;2017年4月-2019年3月治疗的患者200例,纳入试验组,采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强化管理。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结果:试验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实施强化合理用药管理,可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发生,可更好优化资源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效果
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中被广泛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避免病毒变异带来的干扰。妇产科手术易发生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缓解疾病的关键。抗菌药物常用于妇产科病原菌感染的防治,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临床治疗和预防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浪费等不良问题。对此,临床应重视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2]。本文对近年来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今后进一步优化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400例。其中2016年3月-2017年3月治疗的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28.91±2.58)岁;会阴侧切缝合术142例,宫颈裂伤缝合术99例,剖宫产159例。2017年4月-2019年3月治疗的患者200例,纳入试验组;年龄21~38岁,平均(28.21±2.21)岁;会阴侧切缝合术140例,宫颈裂伤缝合术100例,剖宫产1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1个月之前使用过抗菌药物;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疾病。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试验组实施强化合理应用管理:⑴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根据原卫生部的《手术部位感染防治指南》,手术分为清洁手术(Ⅰ类)、清洁污染手术(Ⅱ类)、污染手术(Ⅲ类)和感染性手术(Ⅳ类)。不同洁净度的外科切口使用抗菌药物存在差异,已成为临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剖宫产和妇科手术属于无明显污染的生殖系统手术,切口为Ⅱ类。根据指南,手术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门临床路径要求,在没有特殊感染的情况下,自然分娩一般不需要给予预防性用药。目前,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一般来说,抗菌药物通常选择不良反应轻微、价格低廉、广谱抗菌药或一线针对性的药物。妇产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给药时机:术前0.5h;②剂量: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和术后4h;③预防性疗程:24~48h;④对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过多等情况,应适当追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必要时应选用治疗性药物。⑵合理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妇产科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明确感染症状和体征,微生物培养阳性,抗菌药物治疗指征明确;②尽快鉴定病原菌,根据致病微生物和药敏结果,在病因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③根据患者病情、抗菌药物特点、疗效和体内过程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④一般感染病程在体温恢复和症状消失后72h内;⑤联合使用抗菌药,除了适应证,还应选择敏感菌不同或药理特性不同的两种药物。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比较:试验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不合理、疗程长、用药次数不合理、用药不合理、非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在妇产科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明显降低SSI的发生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主要适用于Ⅱ类,即清洁污染的切口和一些污染较轻的切口。①用药指征不明确问题:合理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耐药现象的出现[3]。②无指征联合用药:临床上无明确指征,不宜联合应用。不合理的联合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耐药的机会。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普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对其药理作用认识不足。速效抗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复配对菌体无促进作用,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复配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与静息杀菌剂联合使用可灭活庆大霉素。理化性质改变引起的配伍不良主要是由于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明显结合所致,如青霉素G钾或钠在pH6.0~6.5范围内稳定,加入碱性药物时(pH>8.0)青霉素分解失活。③药物选择不当:没有根据手术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型和患者的易感因素综合选择抗菌药物。原则上应选择广谱、有效(杀菌不抑菌)、能覆盖大部分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并兼顾安全性和价格低廉。头孢菌素符合上述条件。④预防起点高:预防性用药起点过高,过度依赖更先进、更强大的抗菌药得不偿失。⑤用药计划不明确、剂量不规范: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剂量范围,且剂量过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可适当提高,但毒性反应也随之增加。⑥用药时间:妇产科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提前或长于5d的情况较多,一般情况下,围产期预防用药平均时间4d,抗菌药物应用疗程应控制在3d以内。⑦管理方式不合理:在治疗过程中,Ⅰ类切口用药不宜超过24h,Ⅱ类切口用药不宜超过48h,医生视预防用药为治疗性药物,一般使用3d以上。只要把握好用药时机,短期用药是可以达到预防效果的。疗程过长会杀死大量敏感细菌,但会使耐药菌过度繁殖,长期不良反应非常严重。正确的方法应在手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4-5]。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容易发生不合理使用和药物不良反应。要重视药物的药理、药代动力学特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药物,目前,非指征用药、选药不当、用药方案不合理、换药频繁等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合理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积极优化术前流程,提高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化,促进用药安全,特别是限制和减少缺乏明确指征的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性使用[6-7]。总之,合理用药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需要临床医生和药师共同努力,不断规范合理用药,杜绝滥用抗菌药物。在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由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8-9]。本研究中,对照组接受抗菌药物应用常规流程管理,试验组采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强化管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实施强化合理用药管理,可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发生,可更好优化资源应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园,史扬,孙梦昕,等.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1):79-81.
[2]吴水发,吴娜梅,黄晓威,等.PDCA循环干预对妇产科Ⅱ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168-170.
[3]景转.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J].甘肃科技,2020,36(1):168-169.
[4]金经,汤静.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2):1503-1507.
[5]王燕科.按病种管理在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125-126.
[6]詹清花,刘阳.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5):5075-5076.
[7]余娜.对2018年度我院门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71-74.
[8]何一琴,刘辉,徐方铭,等.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作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11):3-5.
[9]闫金雨.医院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39-40.
作者:李晶 单位:三河市燕郊二三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