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思政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然而,各类课程均应承载育人使命。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对中医药院校乃至整个大学课程的建设改革提出了要求,也指引了方向。这意味着大学所有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将“育人”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临床课程之一,也是临床专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必修课程。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及临床思维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本门课程更高的使命,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其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医生是一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做好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在帮助学生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有情怀、有温度及格局远大的医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1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们应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医学生是祖国将来传承、创新、传播中医药优秀文化事业的主体,而中医院校又是培养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人才的摇篮,做好专业课程思政,培养不同医学专业的优秀中医药人才是中医院校的光荣使命。中医药在经、带、胎、产、杂等妇产科诸疾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为载体,对医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自信、大医精诚等素养的培育,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思政课程的使命所在。
1.2和专业课学习相互促进
传统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知识点传授以课堂灌输式为主,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及诊疗原则和方法,教育理念站位稍高的教师会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已满足不了课程承载的育人使命需求。作为内、外、妇、儿四大临床课程之一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医院校临床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所有医学生完整知识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生以个体生命为服务对象,课程思政可以培育学生大医精诚的精神,使其更加自觉,甚至强烈渴望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以期更好地服务生命个体。同时,以专业课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渗透,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自觉自愿弘扬传播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做出的巨大贡献。
1.3是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
然而,仅靠思政课上的教育教学是不够的。专业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推进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有利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和专业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协同发挥效应,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人文关怀、科学精神、踏实勤恳、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等做人做事的美好品质和行为规范。课程思政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使其从内心更加渴望扎实掌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仍需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育人层面的设定、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及科学的评价机制等。一方面,因学时有限,并非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思政元素的嵌入。另一方面,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可能涉及学生当前乃至日后很长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任何单一的评价机制均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提出了挑战。此外,进一步强化授课教师的思政教学意识是做好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将专业知识清晰深刻地向学生讲授是授课教师的天职,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追求。然而,部分教师仍将思政教育视为大纲以外的事情[2]。不仅如此,如何将专业知识与人文历史、热点时事、价值取向等有机结合,教师对此仍缺乏足够的、系统的训练。另外,教材及大纲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所要传达的精神起着指引作用,然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在教材编写和大纲撰写中涉及的思政教学元素仍需进一步挖掘。
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探讨
和所有课程一样,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同样具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育人使命。对本门课程思政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自觉应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同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关注时事、汲取养分,不断丰富自己,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爱教育、爱学生的心有大爱之人,用自己的情怀感染学生,让课堂变得有温度[3,4]。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辩证的、发展的思维看待问题,对于中西医妇产科临床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可以提及,但更要积极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甚至还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知识,用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关于妇产科疾病的中西治疗,教师应客观全面地引导学生看待中医及西医在该病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局限之处,将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和客观认识外部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此外,教师应严格自律,遵守教学及政治纪律,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扎实的知识构架、丰厚的专业功底感召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3.2做好系统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教研室可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不同章节所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比如,在绪论部分可以通过分享诸如妇产科名医名家林巧稚、郎景和等故事,向学生传递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妇产科或任何专业的好医生,所需的钻研、勤恳、牺牲、奉献、博大、仁爱等美好品行和素养。中医药可利用的思政元素十分丰富,通过讲授中医药在产后身痛、产后缺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等病种中发挥的独特疗效,让学生感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及民族自豪感,通过思政元素的渗透让自觉弘扬、传播、继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成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5]。推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还应注意将灌输式和启发式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使课程思政育人既有浩大的声势,又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3做好顶层设计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应在教材编写及大纲中有所体现。将充分挖掘的思政元素体现在教材中,同时在大纲中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以利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总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改革仍需不断摸索。思政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有趣,与时俱进,结合时政时事热点,充分吸引学生,让学生达到共鸣。同时要丰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启发学生价值塑造,激发专业课学习兴趣。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医药治疗妇产科诸疾起到的重要作用产生强烈的认同,达到专业课学习和课程思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建华 张维怡 李久现 陈萍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研室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