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腹部手术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对应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科收治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病患为例进行对象研究,针对感染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病患肥胖、手术时间、病后护理等因素均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手术处理,并进行相关药物的感染预防,同时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可预防感染状况的发生。结论:病患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需要采取相应方法进行预防处理,以期降低病患身体、心理不适。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腹部切口;切口感染

对于妇产科病患而言,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是常见手术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心理的负面影响较大,且刀口感染增加了病患治疗费用,整体精神压力过大。切口感染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如宫腔感染、器官功能受损、败血症等均为并发症,对病患身体的不良作用十分突出,对应医疗官司频发。为此,针对妇科手术病患进行感染原因分析,并获取最佳感染防止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妇产科接受诊疗的36例行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2.5±2.4)岁,另选取同期手术但未出现切口感染的36例患者,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0.4±1.8)岁,腹部手术类型包括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附件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病灶清除术。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病程、疾病史等无统计学差异,对感染因素的对比分析无影响。

1.2感染标准分析。

深部切口、器官感染,一般妇科病患腹部切口的感染原因是深部切口的软组织或解剖部位的受损。标准:切口组织、器官可引流出一定量脓液,切口打开内部有脓性分泌物质排出,并发可表现为高烧、压痛感,对应样板采集细菌培养后,结果为阳性;再者经过病理分析,B超、X射线检测后证明为感染;临床主治医师诊断为深部感染。表浅切口感染:病症一般是手术一个月后发生,包括切口部位、对应切口皮下组织部位。标准:前切口位置发生脓性表态、分泌物多,由浅表组织培养得到病原菌;同时存在红、肿、热、痛中任一感染病症,对应样品培养结果为阳性,临床判定为表浅切口感染。非切口感染:病患腹部切口缝合后,发生少量分泌物质排放,表现为轻微炎症,切口液化,对应样本培养后表征为阳性。根据上述标准,本文选取的感染病例中,12个为浅表感染、24个为深部感染。

1.3实验室检测。

针对选取对象的切口进行实验室分析,分泌物需要进行全面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结果表明碓冰病原菌的分布如表1所示。试验方法方面,对两组病患的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后,针对切口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寻求对应防治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组间的评分资料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比例为13.89%,做手术持续时间长占16.67%,切口消毒不当导致感染占22.22%,非主刀缝合比例为11.11%,其他疾病未有效防控占比例为19.44%,病房感染的比例为8.33%,后期经过科学处理、有效诊断,对应切口感染均得到了治愈,两组实验。

3结果讨论

3.1切口感染。

医疗行业进步带动了医院对感染预防控制的处理,妇产科切口一般可以实现后期充分愈合的状况,但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切口感染仍存在复杂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感染发生率仍处于较高状况。据报道国内平均感染几率高达9.7%,对病患的身体、心理伤害较为突出,需要进行相关原因分析、应急处理措施落实。

3.2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36例病患的切口感染存在复杂多变的特点。实验室结果表明,病菌感染包括真菌、肠杆菌等,且上述细菌对青霉素具有一定耐药性。对比未发生感染的病患,切口感染原因包括:肥胖、手术时间、预防药、缝合及消毒操作等。肥胖对感染危害的影响表现为:肥胖患者的血容量相对较低,抵抗力差;肥胖增加了手术暴露的负面影响,导致手术时间过长,无法消失腹壁脂肪层死腔;手术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同时医护专业能力对出血量、缝合操作等环节具有影响;消毒不当、预防药使用不当均会增加感染几率,一般需要避免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3.3防治对策分析。

针对妇科腹部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案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切口感染主要做好手术期的处理工作,包括:第一、减少患者术前的住院时间,尽早进行手术,这样可以减少院内耐药菌株对皮黏膜部位的定植。第二、术前患者要洗澡,手术当天要剃毛备皮。第三、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应针对最可能污染切口的病原菌进行选择,术前一般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确定患者的感染情况,术后尽早停药。第四、预防伤口感染较为重要的是要手术质量,提高医师的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年轻医师缝合技术指导,手术过程中进行严格无菌的操作,术后要防止伤口直接接触感染。第五、针对病患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工作,调整其紧张状况,加强病患手术期间的各种体征参数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即刻进行紧急处理应对。第六、合理应用电刀操作,对体中指数高的病患尽量降低电刀接触时间,避免反复切割引起脂肪组织出血点的盲目电凝;在缝合前需要对坏死脂肪组织进行充分的处理控制。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皮内缝合186例观察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2011(8):114

[2]高媛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7):119-121

[3]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35-936

作者:王学智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东小庄镇卫生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