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口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对照组75.56%,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可将焦虑度缓解,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护理方法;满意度

妇产科手术非常容易在腹部切口处继发感染,是对疾病治疗过程,同时也是对身体损害的过程,腹部切口形成创伤很难短时间恢复,需要加强日常护理,以将患者疼痛度减轻,将焦虑、抑郁情等不良情绪消除。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0例,对腹部切口密切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5±3.2)岁,剖宫产手术21例,子宫切除手术8例,子宫肌瘤摘除术[1]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3.5±4.1)岁,剖宫产手术19例,子宫切除术15例,子宫肌瘤摘除术11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饮食指导、基础病房护理等,术前备皮、术中引流以及药物更换、术后抗感染。具体方法为:(1)术前护理。术前依据患者病情以及切口大小,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进食困难、老年患者需要与营养师以及家属配合共同制定营养方案,确保患者在术前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帮助提高免疫力;告知患者术前7h需禁食、禁水,术前2天进行1~3次灌肠。(2)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休息,每天都要进行切口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感染、发炎、红肿等[2];正确应用腹带,保证适宜腹压,以帮助切口更快愈合;切口护理上,需对切口张力进行观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1)切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张力大小以及渗出液颜色、总量,加强对肥胖以及过度消瘦患者的切口观察;取卧位平躺,将针头抬高30°左右,双下肢处垫一软枕,双手可轻按腹部及两侧[3];多补充电解质、水、维生素,必要时可行肠外营养供给,特殊患者(肥胖、消瘦、老年患者)可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促进切口血液微循环,可将红外设备距切口10~30cm,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防止出现液化的切口脂肪,如出现切口开裂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适当给予微波治疗,可促进切口愈合,抗炎、杀菌。(2)心理干预。术后切口疼痛易引发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配合家属加强心理疏导。可采用沟通方法,告知患者必要的治疗过程会有一些不适应证,介绍本院的治疗技术以及医师的主治经验,消除疑虑,缓解心理压力;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身心,在病房或者休息室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转移疼痛感知[4]。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让患者以更加饱满、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有利于病情恢复。(3)疼痛护理。腹部切口不仅容易激发感染,更会反复疼痛,疼痛度与患者性格以及身体强弱有关。

1.3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焦虑评分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情况,护理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5.56%,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中切口感染极为常见,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除了与护理方法相关外,手术方法、器械、机体免疫力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1)手术时长与出血量。手术切口清洁时间会随着手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手术时间长,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切口,而伤口暴露在外界的时间延长,增加了创面细菌附着量,更容易激发感染,手术过程中牵拉、触摸等都会或多或少的损伤切口组织,将感染几率增大[5]。(2)手术方法。皮下组织缝合,针距松紧度都会影响到血运,如果缝合不能一步到位,将损伤脂肪组织,如果出现皮下组织出血,且钳夹面积增大,可使脂肪组织因缺血坏死[6]。(3)手术器械。术中应用电刀切割、振动,非常容易造成局部脂肪组织怀素或者损伤,同时,张力、自身免疫力、组织活性等机体因素都是感染产生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从切口护理、心理护理到疼痛护理,都会使术前、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以更好的心态与更健康的身体面对治疗,还能营造更加和谐、舒适的护患关系。综合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56%,常规护理干预为75.56%,表现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预后明显,缓解了焦虑情绪,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崔瑛,赵昇.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4):843-844,845.

[2]于宝萍.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221-222.

[3]魏运芳,李碧娴,彭巧华,等.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313-314.

[4]张霞.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治疗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29):134.

[5]程满琴.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3,(27):729-729.

[6]张智鑫.浅谈如何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护理[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5):322-322.

作者:高孝 单位: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产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