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的妇产科学说课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的妇产科学说课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的妇产科学说课设计

摘要:说课是教师将课程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进行表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考核方案、教学效果、课程特色及教学实施七个方面对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期促进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说课;教学设计

说课是教师将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也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以便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1]。

1课程设置

1.1课程的基本信息

《妇产科学》的授课对象是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课在第4学期,总学时为64学时。在学习《妇产科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妇产科学》的学习又为后期的临床实训课、临床见习和实习奠定基础。

1.2课程性质与定位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是临床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具备妇产科专业知识,初步掌握妇产科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沟通表达力、探索意识、创新精神等。在经过临床实训、见习及实习之后,能尽快成为服务于基层、农村、社区的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人才。1.3课程的培养目标

1.3.1知识目标

掌握妇产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掌握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及计划生育措施。

1.3.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妇产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对危重、急症病人的初步处理能力,计划生育及卫生保健指导能力;具备一定的沟通表达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3.3素质目标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德医风[2]。

2课程教学设计

2.1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紧紧围绕着课程培养目标,以基层医疗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指导,兼顾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理念,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教学,“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诊疗技能,并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科学、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卫生职业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良好衔接。

2.2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及选取依据

教学内容选取,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针对性、适用性”。产科包括产科基础、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等;妇科包括妇科基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生殖系统损伤等;计划生育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

2.3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分四大模块,理论教学(42学时)、实训教学(22学时)、临床见习(2周)、临床实习(4周)。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确定教学重点: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滋养细胞肿瘤、避孕、节育;教学难点:正常分娩、异常分娩、生殖内分泌疾病、计划生育手术。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型教学、视频教学、启发引导、讨论、临床实训、见习实习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锻炼操作技能。

3教学资源

3.1选用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茅清主编的《妇产科学》,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本教材内容精炼,编写科学、规范,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

3.2校内资源

拥有多套自制精品课件,全套的卫生部视听教材,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大量的妇产科学参考资料,同时还拥有功能完善的校园学习网络,供学生课外自学,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3.3实训条件

本课程校内实训条件先进,建立了仿真的妇产科实训中心,建立了模拟产房、模拟妇检室,使学生在职场化的情境下进行技能操作联系。学校拥有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实现“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与省内多家“二甲”以上医院签定了见习、实习合作协议,成为我校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的需要。

3.4师资队伍

妇产科教研室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专兼职教师5名,均为“双师型”教师。其中高级职称1名(20%),副高级职称2名(40%),中级职称2名(40%);硕士研究生2名(40%)。

4考核方案

本课程考核方案包括综合考核、平时考核和技能考核三部分。综合考核是根据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及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在学期末以综合试卷、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占总成绩的70%;平时考核是对学生在理论、实践课堂上的表现和完成作业情况等给予评估,占10%;技能考核是检测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能力和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占20%[3]。

5教学效果

学校有科学的五级评教制度,《妇产科学》教学,经学校各级教学督导评教,一致认为:教学理念先进,能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6课程特色

以“渗透教学法”突破传统固化教学模式;以现代化教学技术扩增妇产科教学的量与度;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

7教学实施

以“流产”为例说明教学实施过程。“流产”是在正常产科篇之后的病理产科篇的第一节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产科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鉴别生理与病理的能力,但初次接触产科疾病,不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临床逻辑思维的能力,而这两点又正是一名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两点实施教学。教学流程分3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学习和总结、测评。案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学习,以病情不断发展的典型案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找出流产的临床表现,讨论流产的发病原因,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流产的病理变化及各型流产可能的发展结局,最后再次分析病例,比较不同阶段病情特点,总结出各型流产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并讨论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最后总结本次课的学习要点,以习题、病案讨论的方式评价本节课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及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李巧会.高职高专《五官科护理》课程说课设计[J].考试周刊,2012,6(4):169.

[2]杨淑珍.妇产科护理学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2(16):52-53.

[3]闫锡秋.高职高专《五官科学》课程说课设计[J].社区医学杂志,2013,1(21):62-63.

[4]李琨.专科《自然流产》讲课设计[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14):434.

作者:王运贤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