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人文关怀能力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管理,提高其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高校有些辅导员在人文关怀能力上存在着责任感不强、意识淡薄、实践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重视辅导员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建设,采取多角度创造能力提升外部环境、多层面建立能力提升机制、全方位推进自我能力提升等路径,使辅导员自身人文关怀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文明确提出,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教育部也同时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2]这些都说明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着力推进铸魂育人,可见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等都需要辅导员有较强的人文关怀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践中提升辅导员自身人文关怀能力。
1深刻理解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内涵
人文关怀就是满足人的需求,在高校就是要满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要求。通过关怀、爱护、心理疏导等方式使大学生在人与人的互动交往过程中体现出人文思想。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则是对大学生进行关怀、爱护、理解与引导的能力,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以及人格情操的综合体现。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学生工作实践中将人文素养与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充分结合,从人性角度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与大学生沟通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用人文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健全人格。提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要以自身丰富的人文素质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才能形成服务学生的品格能力。[3]
2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意义
高校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他们内在素质的高低、能否健康成长受到教育管理水平的深刻影响。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承担着政治素质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领路人,也是人生导师,直接对学生负责,其人文关怀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可见,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不管是对辅导员的自我完善、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强化高校教育管理都意义重大。
2.1有利于实现辅导员的自我完善
辅导员的自我完善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力的完善。辅导员身份特殊,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不仅是干部也是教师,既是管理者也是教育引导者。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行政事务处理、沟通协调、危机应变等丰富的职业能力,提升人文关怀能力是辅导员完善其职业能力的需要。辅导员掌握系统丰富的人文知识,积极践行自觉的关怀行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在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
2.2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以及人格、心理、兴趣等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各方面压力不断加大,困惑越来越多、心理问题多发、多重矛盾交织,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形成困扰。提升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使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更好地教育与管理学生,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2.3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使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教育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需求,重视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实现人文管理的目的和需要。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丰富精神境界、塑造个体人格、提高自身积极性,也有利于辅导员切合学生实际培养人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3认真分析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现状
一是人文关怀责任感不强。高校辅导员任务重、压力大,往往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角色责任。辅导员普遍肩负着其他行政任务,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弱化,人文关怀无暇顾及,漠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未能与大学生成为知己,人文关怀责任感不强,没有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二是人文关怀意识淡薄。部分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认知不清,人文关怀意识欠缺,认为自己只是教育者、管理者,对大学生生活、心理健康关注极少,对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合理需要缺少理解和观察,考虑得较少,没有全身心地把心思倾注在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上。三是人文关怀实践不足。关注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学业、生活是最直观提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实际手段,有些辅导员未付诸人文关怀实践,没有做到人文关怀意识、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参与大学生活动少、沟通谈心少、交流互动少,对大学生诸多方面关注不够,忽视听取学生对工作的意见,没有通过人文关怀的方式和行为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四是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由于辅导员自身人文素养较弱,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人文情感需求。人文知识、人文情感需要在长期的培养中不断升华,应尽职尽责地肩负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发现自身价值,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与人才观。
4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路径
建立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能力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各级领导必须切实重视辅导员自身人文关怀能力的建设,多角度创造能力提升外部环境,多方面建立能力提升机制,全方位探索推进自我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4]
4.1多角度创造能力提升外部环境
首先,制度作保障。制度化是提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保障。国家教育部门要从宏观上制定相关制度,在辅导员选聘、培训、考核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指导制度,规范化促进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其次,营造良好氛围。高校要把国家制度落实好,将奖惩罚劣作为加强执行力与规范化的有效手段。对在提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方面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对那些不作为的高校或辅导员,坚决给予警告和惩处。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把人文关怀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再次,准确定位角色。辅导员身份具有特殊性,既不同于教师,也有别于管理干部,独有的天然优势使他们密切接触学生机会最多、时间最长,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和求助的就是辅导员,需要辅导员以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来进行帮助,他们把辅导员看作是学校的亲人或家人。
4.2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能力提升机制
一是运用选聘机制。真正把具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和真正热爱学生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从起始阶段就保证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高水平。重要的是要建立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切实考察辅导员是否具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文关怀意识,对其专业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也要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建立培训机制。在辅导员刚入选辅导员队伍的初始阶段就确立培训目标,遴选提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为目的专门培训课程,突出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并将其贯穿在辅导员培训、研修的各个阶段,有效完成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从而达到提升人文关怀能力的目的。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加强人文关怀能力考核,确定考评标准、制定考评内容,完善考评机制。坚持定期考核、严格程序、公开透明、出示结果,做到奖惩分明,真正发挥考核机制在提高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方面的引导和警示作用。要加强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动态跟踪监督与测评。实行“多元评价”方式,坚持辅导员自评、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与网络评价相结合,形成科学考评机制。[5]辅导员对个人年度人文关怀工作情况进行自评,分析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不足,制定努力方向和办法;选取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辅导员日常的人文关怀工作进行评价,着重测评实际效果;学校职能部门根据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人文关怀进行评价。对辅导员考核评价要坚持连续性,实施人文关怀过程和人文关怀效果的动态追踪。四是营造良好氛围。构建校园人文景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借助网络新媒体传播优势等舆论宣传媒介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引导和加强与大学生情感互动交流,增强辅导员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而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五是优化激励机制。实施辅导员人文关怀工作激励机制,对调动其积极性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对深受学生拥护且人文关怀工作做得扎实、认真负责、敢于担当、表现突出的辅导员要公开表扬,给予奖励,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待遇分配、提拔重用上要予以倾斜;对工作马虎、丧失责任心、造成不好影响和恶劣后果,经考核不合格除给予严厉教育批评和处分外,必要时将其调离辅导员队伍。只有做到奖优罚劣,责任分明,有效避免辅导员不公正待遇现象的发生,不断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辅导员人文关怀工作处于最佳状态。另外,高校也要制定专门政策,大力提倡、积极鼓励优秀的辅导员撰写工作录,将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形成学术论文交流发表,除此还要给予一定的学术科研奖励来激励辅导员的积极性。
4.3全方位推进自我能力提升
一是坚持学生教育理念。这是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工作中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针对学生的不同的个性,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供个性化服务。尤其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特别给予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安心学习生活的信心。辅导员应与学生保持情感上的联系和交流,内化人文关怀的意识,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二是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人文关怀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掌握系统丰富的人文知识,拓宽人文知识视野,用智慧面对学生提出的多方面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加强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应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辅导员还要加强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以及人文关怀素质有帮助的知识学习,树立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三是深入实践。提高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需要把关怀行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深入班级、走访宿舍、关心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积极引导学生创建文明班级、建立和谐寝室;尊重、了解、理解、学生的网络世界,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让学生感到辅导员可亲可近,也能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成为学生的可信朋友,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人文关怀能力。辅导员要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深入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使辅导员和家长之间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切实提升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效果。
作者:严萍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