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直接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文章从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与要求之间的矛盾入手,剖析新时代辅导员工作任务内容、工作对象、方式载体等方面的变化,探讨辅导员选聘、培育、职业发展规划、待遇保障等方面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优化建设;策略路径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1],是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代,面对新的目标任务和发展环境,我们要更全面系统地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成效。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之困
1.学缘结构的多元化与职业素养专业化要求的矛盾。教育部于2017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条件从知识储备到思想引领能力、政治素养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从整体来看,目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极其多元化,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政治理论素养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尽管当前高校在辅导员选聘过程中设置了严格的门槛,辅导员学历普遍较高,但对辅导员的专业对口性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不足,为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带来了挑战。
2.工作边界的模糊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化要求的矛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但其在制度层面的明确界定仍难以实现在现实工作实践中的“泾渭分明”。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仅需要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还需要直接或间接承担学校和学院的其他工作安排。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辅导员工作的“变量”与“增量”并存。工作边界的模糊性、学生需求的多元性以及线上线下的交互性使得辅导员工作缺乏“聚焦”,难以有时间和精力系统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3.身份定位的边缘化与“双线”晋升实际要求的矛盾。理论上,“双线”晋升政策应该能够更好地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然而现实却不尽然。就辅导员而言,选择行政职级发展就需要面临行政岗位数量有限的掣肘,那么晋升则更可能取决于外部因素[2];而选择专业职称发展则意味着需要符合发表论文、主持课题等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要求,但是日常工作的琐碎繁忙常常使得辅导员无暇顾及科研产出,导致辅导员队伍中未定级、初级和中级职称者占多数,副高级职称者占少数,高级职称者更是凤毛麟角,呈现出与年龄和工作年限不相称的晋升比例。从教学和科研情况看,与具备事业编制的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定位和心理认可也被边缘化了。
4.薪酬待遇的差异性与工作投入要求的矛盾。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个人对其薪酬的满意度受到与他人比较结果的较大影响。就辅导员队伍而言,一方面,在党和政府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辅导员与普通专任教师的薪资收入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另一方面,各高校普遍采用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分配机制,由于专业性质、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二级学院的“创收能力”也有显著的差别,这就造成同一高校内不同学院间辅导员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的现象。工作投入强度的相似性与工作回报的差异性对比所形成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削弱辅导员对其工作身份的认同并降低其工作投入热情,抑制其主观能动地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形势之变
时代发展变革和社会现实情境深刻影响着辅导员工作,是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其工作转型的重要依据。[3]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形势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以新思想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紧迫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一是体现在时代要求上,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赓续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要实现制度革新、载体创新等,不但需要各级党和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也需要各高校思考和推出因地制宜的举措。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应是建议的最先提出者。二是体现在辅导员队伍自身素养上,思想政治教育各项要求和任务日益落实落细,辅导员需要新的理论武装,因此,读原著、悟原理、学政策精神,跟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更新显得日益迫切。
2.新时代育人对象的显著差异化。“00后”正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并展现出新一代大学生的独特表征。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烈,有着较为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和突出的个体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能够主动地选择接地气、重互动、有内涵的教学内容,排斥教条化、脸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4],并能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和现实需要创造性地接收与运用知识。另一方面,这一群体处于快速成长学习的阶段,面对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世界,定力不足,难以确定促使其自身进步与成长的精神动力,亟须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跟上育人对象的变化,以自身过硬的素养在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清晰回答中实现时代赋予的新价值。
3.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形式载体的延展性。当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驱动的网络虚拟世界日益与现实世界渗透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思维方式。网络新媒体延展了信息传播方式并在信息交互中衍生出新内容,促使社会思想文化愈发多元与包容,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教学与网络技术深度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日益模糊,育人形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通过网络新媒体数字化、图像化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在多样的思潮中坚定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优化之思
1.优化以明晰岗位职责为依据的辅导员选聘制度。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不突出势必造成辅导员业务的“泛化”及工作重心的偏离,对辅导员岗位职责进行厘定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辅导员选聘要以《规定》明确的九大职责为依据。除必备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外,更要突出对处理学生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客观评测应聘者的工作胜任力与适用性。二是辅导员工作开展要聚焦专业定位。牢牢掌握主流价值观的领导权,引领好广大青年学生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应深刻理解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一共识,精确界定辅导员的工作场域,使辅导员通过学校引领和自我发展增强工作的专业性。
2.革新辅导员理念意识和能力素质双提升的培育机制。新形势蕴含着新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在理念意识上因势而进、因时而新,与培养时代新人这一向度相契合。一是树立协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要素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此,需要全面整合辅导员队伍内外部资源,破除辅导员队伍单打独斗的发展障碍,与其他育人工作形成合力。[5]二是突出融合理念。贯彻“全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教育主体的选择上,将专业教师、职工、校友和社会人员等凝聚起来,群策群力;在内容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挥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实现专业育人和课程思政的交融;在形式上注重亲身体验与社会实践,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在载体上注重线下实践与线上新媒体的融合,打造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三是践行差异化理念。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必须兼顾支撑辅导员业务开展所需知识的多学科性与个人职业发展的专业性,探索创新对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行之有效的机制模式。一是围绕《规定》中的九大职责组建专题工作室或项目组,在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素养。二是就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组建研究小组,鼓励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法学等跨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组成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小组,既解决现实问题,也有助于辅导员队伍提升理论水平。三是化整为零,以培训效果为导向,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特点,构建“日常+专题”“线下+线上”“必修+选修”的学分制模式,层层推进辅导员工作技能的提升。四是对非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进行定制化、系统性的业务培训,解决其缺乏专业思维的问题,也为其日后深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3.完善辅导员“双线”晋升制度的可操作化总体设计。在辅导员的“双线”发展实施路径上,需进行可操作化的总体设计,切实做到辅导员职业规划宽口径与发展定位精细化两兼顾。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有明晰的晋升措施。在行政职级发展道路上,高校已将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党政管理干部的“蓄水池”,在具体操作中,应让有一定工作年限和实绩的辅导员与行政人员一起参与高一级职位的竞聘;在教师职称发展道路上,应进行有差异的生涯维度设计,进行分类要求和考核,给予辅导员基于自身兴趣和特点的选择权。二是在标准执行上,应真正体现“单列”特性。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在“双线”晋升职位上给予适当倾斜,可使获得国家级荣誉和称号者不受其他条件限制,直接参评高一级行政和专业技术职务。三是高校要多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引导。“双线”晋升制度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辅导员要尽快探索锚定精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坚持组织需要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制定职业能力提升的阶段性任务与目标。[6]
4.改进以科学考核为基础的待遇保障制度。在提高高校辅导员待遇保障以及增强其工作满意度方面,高校需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考核评价为基础,确保辅导员的待遇与职责相匹配。一要完善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减少领导评价比重,重视学生和同行评价,将偏重于行政工作的执行完成率评价转向基于岗位职责的育人效果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二要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建立相对公平的薪资待遇制度。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高校应尝试建立对辅导员垂直管理下的一级分配机制或校内院际轮岗制,确保辅导员的工作付出与其实际收入相适应,避免学院间的收入差异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应注重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相适应性,在岗位编制、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均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34).
[2]陈向明,王富伟.高等学校辅导员双线晋升悖论——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教育研究,2021,42(2).
[3]刘征,刘伟,左殿升.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
[4]王建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5).
[5]许在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优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
[6]盛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20,(12).
作者:王振华 朱蓉蓉 单位: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