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文化性特征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文化性特征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文化性特征探析

从一本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可以看到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在文学类书籍当中更是如此,文学类的书籍一般都具有文化性的特征,书中的内容大都隐晦含蓄,却又能表达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如何在文学类书籍的封面设计当中体现出文化特征是需要不断考量和细细打磨的,《书籍封面设计》一书分别就文学类书籍的特点、封面设计的特征以及文化性特征在文学类书籍当中的具体体现做了深入的介绍,对今后设计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学类书籍封面时起到了进一步的指导借鉴意义。

《书籍封面设计》一书一共分为六个大的领域,具体从不同的领域对相关封面设计的特点进行了介绍:第一个领域是社会科学类,主要包括哲学、政治思想、社会、法律、历史、教育、宗教、风俗习惯以及旅游游记等不同的类别;第二个领域是自然科学类(一),主要从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医学以及建筑土木室内等方向对其封面设计展开了论述;第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类(二),主要就企业经济、商业流通、食品和日常用品、技术制造、交通通讯、IT领域、出版等不同方向对其封面设计进行了介绍;第四个领域是语言类,着重从文学、小说、诗歌以及传记等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五个领域是艺术体育类,分别从艺术绘画、工艺设计、音乐、戏剧、电影、体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六个领域是其他类,主要包括儿童、兴趣、词典、系列、书护,从这几个方面对封面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书着重介绍了文学类书籍在设计过程中的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阶段切入阐释:第一,各个时代我国文学类书籍的设计特征。按照时代来区分,我国的文学发展阶段可以总括为“三古七段”:“三古”,是指上古时期即先秦到两汉时期、中古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朝中期、近古时期即明朝中后期到1919年;“七段”具体是秦之前、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朝中期、唐朝中期到南宋末年、元朝初年到明朝中期、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时期到时期。

综合而言,我国的文学能够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①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的风格特征表现为朴素雅致,书籍的封面通常使用花青、宝蓝、胭脂红等一系列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色彩进行装饰,且书籍封面的字体大多为标准的楷体、行楷、行书等书法类字体,而书籍封面的图案也大多采用表现不同时期特色的瓶器或者图形来表现。部分封面设计师还会运用我国传统中国国画当中的虚拟人物和水墨山水画来装点书籍封面,此类元素在我国古典文学艺术当中是极其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针对书籍的装订上,一般运用现代的平装和胶装的技术,但在某些时候也会采用仿古的线装技艺。例如在《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一书当中,其封面设计的图形选用的是表现出唐代特色的飞天仕女图的样式,图片当中的女子身姿丰腴、衣着极为讲究华丽,显示出唐朝女子的特点和韵味。封面的底色为玉脂白,并且搭配具有宣纸质感的纹路,给人以一种古老朴素的视觉享受。即使此书研究的是唐代文学作品,但依然是当代作品,因此在字体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当代的宋体字体并且配以英文内容,运用白色作为主体颜色,进一步将现代设计艺术同唐朝时期的图案相统一,此外,本书在扉页的具体设计当中,也运用了一些展现唐朝特色的图案,融合当代锁线胶背装订技术,使得此书更加体现出不同时代相互交融的特色,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书本内容的文化性特点。另外在一些代表古代文学的书籍当中,还利用了只有古代书籍才会使用的排版装订方式,就排版来说是由左往右的翻书方式以及从右往左的竖排阅读形式;就装订来说,装订也采用传统的装订方式即蝴蝶装或者是线装,这样来看整本书籍就完全展示出古典文学的特质,更加朴素雅致,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能通过封面设计和不同的阅读方式深刻地融入到书本当中所要表现的时代。但是此种编排方式并不能够被运用到每本文学类书籍当中,只有古文书籍以及仿古图书才能运用该种形式。②近现代文学。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总体较为简单朴素,并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处于古典元素与近现代元素开始融合的较为特殊的阶段。例如,在《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的封面设计当中,在图形选取上应用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图腾文案,在颜色设计上同样使用了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宝蓝色,但是在字体的选取上却运用了近现代社会才出现的印刷仿宋体文字,这种融合多种元素的封面设计展现出这一过渡时期的独特性。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夜秋两地书》,此书的封面是灰蓝色的,而且在封面当中并没有其他多余的图形,只有鲁迅先生的一张肖像,该肖像也只占封面当中小小的一角,白色的文字在深颜色的背景下显得愈发明显,体现出了作者的反抗精神。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部分介绍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的文学书籍,该类书籍的封面设计大都会采用一些对当时而言比较新颖的图形,例如素描、油画等内容。③当代文学。当代社会的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就文学类书籍的封面设计而言,设计风格简约大气。当代文学类书籍的装订方式一般依据书籍的不同情况采取平装、锁线胶背订等。例如,在当代书籍《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一书中,该书的封面底色为白色,配以一些传统民间剪纸图形和脸谱图形,来表现整本书中的具体内容。在封面字体设计中,“小说”二字运用书法体,其余文字运用印刷体,表现出了现代元素同古典元素相融合的特点。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那一时代独特的文化特质,封面设计同样如此,根据时代的更迭而不断获得发展。第二,我国各种体裁文学类书籍的设计特征。传统的文学作品分类是按照语言韵律的变化分为韵文和散文。在1919年以来,我国的文学书籍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不同体裁的作品在封面设计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特征。①小说类文学作品。大部分小说的封面设计都较为复杂,由于小说作品主要是以讲故事为主,因此封面当中的图案大都是故事当中的角色或者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场景。即便如此,不同类型的小说其风格也有所不同,对于古典文学小说而言,其更加着重于展现一种文人气质,主要体现出一种典雅的艺术特质。例如,2009年出版的《四大名著珍藏精装版》,这四本书的封面底色主要都是灰白色,但又同时用红、绿、黄、蓝来将每本书区分开来,对于图形设计也主要是运用了白描技术将小说当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场景刻画到封面当中来,极具艺术特征。对于装订技术,该四本书均运用了塑料线烫订的方式,使得整体的封面设计更为精良。对于悬疑小说而言,由于悬疑小说要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因此其封面设计有其独特性。例如,在悬疑小说《谜小说A档案》当中,其封面底色以黑色为主,封面图案则描绘了一个烟雾笼罩着的黑夜场景,封面字体多变,营造出了一种极其恐怖玄幻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于一些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说,由于不同作品所针对的具体受众不同,所以其整个设计风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描绘成年人的爱情故事的小说作品,无论从封面色彩、图案的选取上还是就其具体版式的设计过程中,都遵从着简单明了的艺术特点,但与此同时在细节之中也有一定的考究。例如在小说《望月》一书中,该书的封面底色主要以白色为主,封面图形是一轮弯月,运用书法体字体,就整体设计而言体现出一种简洁的特点;刻画少男少女懵懂爱情故事的小说,在整体设计上都极为轻快,多采用艳丽的颜色,且封面图案也多为漫画中的人物和场景,风格多变,装帧精美。对于科幻小说而言,该类型的小说封面更多采用机械图案或者由电脑制作出各种复杂图形。②散文类文学作品。该类文学作品的封面设计要用“写意”的手法体现出一种意境美,就如同传统国画当中的留白技艺,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加激发其阅读兴趣。例如散文作品《中国新时期散文经典》当中,封面主要用橘色作为底色,图案用文字组合成一个花瓶的样式,在花瓶当中插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即使该封面图案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却是极其丰富的,表现出了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这一深刻的内涵。这种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封面设计,正好体现出了散文作品的独特浪漫的意境。③诗歌类和戏剧类文学作品。就诗歌类的文学作品而言,该类书籍的整体风格较为自由,着重注意版式设计的丰富性,可能仅仅只是运用简单的底纹图案去进行装饰,且由于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字数较少,所以大都运用平装。就戏剧类的文学作品而言,该类作品同小说类的作品一样,均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去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戏剧类文学作品也多运用故事当中的角色或者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场景去作为整个封面的设计图案。总而言之,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同其整体内容是互为表里的,要做好封面设计同书籍内容的内在统一,进一步展现该类书籍的文学性特征。

该书对于文化性特征在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当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介绍,文化性特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特征,表现在书籍封面设计过程中也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具体来讲,主要能够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以设计中的含蓄性展现文化特征。对于人类来说,在人类身上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我国传统文化诗歌中,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及当时的整个社会主流氛围,蕴含在屈原、李白、杜甫、李清照以及苏轼等作者的诗歌当中。我国古代诗词具有丰富的内在含义,语言简洁凝练,体现出古人特有的智慧。就我们传统诗词来说,文学技艺愈高。语言内容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以小说、戏剧、散文等为代表的文学书籍,在进行封面设计的过程中,就着重表现出含蓄性的文学特征,封面的图案并没有直接出现故事当中的经典人物角色和场景,而是用图案、色彩甚至版式设计去体现出书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让读者在拿起这本书的同时,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深邃的立意可以使文学类书籍的封面设计更具“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当然以意取胜自然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好的封面设计要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含蓄的表达能够突破有限的空间,进入到无限的境界。例如《后宫如懿传》一书以粉色背景为基调,着重篆书体的“后宫”二字,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知到本书主要以后宫的女性角色为重点刻画对象,进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二,以设计中的直观简洁性展示文化性特征。在封面设计当中,简洁的语言文字和图形设计,更容易以小见大,通过对某一点或者某一块集中地刻画,更好地表现出整个作品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在封面设计时,一些封面设计师就是遵从这一简洁性的特征,根据所表现的对象和所要表达的目的,对各种形式要素进行提炼概括,将其中非必要的元素剔除,只剩下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使得文学书籍的封面更具力量。在封面设计当中要想体现设计的简洁性,不仅需要考虑图形和文字的简洁,而且还需要考虑色彩和版式的简洁。对于文字来说,要用高度凝练的文字去概括主题内容,同时在字体的设计上也要简单具有特色,例如可以运用我们传统的隶书或者楷书字体,体现简洁性的同时,还体现出了一定的文化性特征;对于图形来说,要运用好以字造图、以图替字的设计技巧,体现封面设计的简洁性;对于色彩而言,要尽量避免多种色彩的绚丽搭配,而是要做好某一单色或者相近色的融合运用,从而更好地强化主旨的表现力,展示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对于版式设计来讲,要用相对简洁的版式风格来囊括整个设计当中的所有元素,给读者以一目了然的感受。在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的《红楼梦》当中,封面主要以正红色为底,运用简单的云纹图案表现出了一种清雅的意味,繁体的“红楼梦”三字,更像是随意地悬挂在封面的右上角,给人以一种简洁大气的感受,就其整体封面设计而言可以说是风雅大气。其三,以设计中的对比性展现文化性特征。在书籍的封面设计当中,要注重冷暖色调的搭配,以“冷”做底,以“暖”做图案的设计和细节的填充,方能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进一步体现其文化特征。其四,以设计中的呼应性展现文化性特征。在书籍的封面设计当中,就也应体现出这一呼应性特征,这种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呼应、图形与文字设计之间的相互呼应亦或是字体与字体、字体与色彩之间的相互呼应,都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满足与平和,进而体会其中的美。就比如在很多书籍当中,其封面设计为一幅风景图画,其文字描述就会用其中的细节图案进行点缀,让读者在第一眼看到该封面时,就能感受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美。其五,以设计中的和谐性展现文化性特征。文学类的书籍包含诗歌、戏剧、小说以及散文等不同的体裁,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的纸张品种,封面设计师们都会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之上充分选取质感较好、肌理细腻的纸张来制作封面。但是由于此类材料色彩、图案都非常明显,很难再刻印出文字,因此设计师就会另行选取一张纸,设计出书贴,将其放置在选取的该封面当中,效果简洁明了又稳重大气,体现出了一种和谐感。

文学类的书籍同其他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该类书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一种文化内涵,不仅仅从书本的内容中看,就在其封面设计中也要将这一文化性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书籍封面设计》一书不仅着重介绍了文学类书籍在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特点,而且还就文化性特征在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当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介绍,对于今后针对该类书籍的封面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董丽华 单位: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