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反腐倡廉下高校内部审计发展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反腐倡廉下高校内部审计发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反腐倡廉下高校内部审计发展浅析

文章论述了高校内部审计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作用,探究了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的新内涵,揭示了影响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的几点问题,并为进一步发挥其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阵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腐败治理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基地,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清正廉洁的校园环境、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水平对推动高校各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重要内部监督部门,不仅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保护高校持续健康运行的“屏障”。新反腐倡廉形势下,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更好地保证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助推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

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涵盖了对高校的财务收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经济活动实施的审计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促进高校完善治理体系、防范各类风险、实现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新内涵要求内部审计部门立足长远发展,认真思考不足,进而改进。

三、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校基本建设的不断加快、优秀师资的持续引入和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等,无一不代表着更大的资金投入,也代表着更加频繁、复杂的经济活动的发生。但高校的管理体制、内部监督力量却没有同步提升,从而产生新的管理漏洞,形成无效监管或者监管弱化的局面,使腐败滋生的风险加大。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审计站位不高,定位不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把审计纳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审计工作纳为推进国家经济、法制现代化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建设工具,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3月20日出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7号)要求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这体现了新反腐倡廉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最鲜明的特征,充分说明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既是高校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的高定位决定了内审人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高站位。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站位仍不够高。第一,在保持独立性方面,虽然当前高校基本都设置了独立的内审机构,但有些高校内审机构还存在挂靠现象,有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有的与招投标部门合署,使得内部审计在开展业务活动时,难以独立发表审计意见、发挥监督职能。第二,在主动作为方面,多数内审机构仅仅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或者校领导布置的审计工作,就审计项目论审计项目,没有将审计环节的设计与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没有主动发现腐败风险点提供对策建议的意识。

(二)审计涵盖范围不广

高校内部审计的新内涵要求对高校的财务收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经济活动实施审计,与以往只关注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审计相比有了新的拓展,增加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揭示出当代高校内部审计更加关注如何完善高校的管理体系和教育治理体系、如何加强高校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如何服务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如何增强高校抗风险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多数都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审计,审计人员往往只关注财务报表账面的信息、从查账入手进行审计,涉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范畴的审计活动并不多。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缺少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审计工作经验,难以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三)审计与其他内部监督力量联动性不够

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反腐倡廉的一把利剑,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作用。其不同于纪检监察“事后处理追责”的监督方式,可以通过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审计业务的实施,采取“事前预防”“事中干预”的监督方式,将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日常审计业务的开展中,边审计边关注廉政风险点,即查即改,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多数内审机构没有充分挖掘内部审计的这一独特性,存在与纪检监察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统筹联动不够,多头重复检查不足的情况,没有形成高校内部成体系的监督链条,弱化了监督效果。

四、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策略

(一)强化党领导审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针对新时期高校审计面临的新形势,内部审计要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加强以“党领导审计”,彰显审计工作政治站位。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二是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由高校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同时探索审计委员会的设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坚持铁的面孔、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苗头保持警觉,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立行立改;对发现的重大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既保证内部审计形式上的独立,又做到内部审计实质上的独立。

(二)拓宽监督领域,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

积极探索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审计活动,一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认真贯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文件精神,根据高校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将“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前移审计关口,聚焦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以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重点,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二是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完善治理体系。把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作为审计监督重点,做好部控制评价审计,对单位层面和业务活动层面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加强风险防范,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以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过程管理、落实质量责任为重点,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加强风险防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四是开展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在促进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的同时,把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招生、科研等各个环节的腐败风险降到最低。

(三)优化审计模式,构建“审计1+N“联动机制

一是加强审计与纪检监察的联动,在日常工作中,统筹监督对象、监督任务和监督力量,推动两种监督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形成“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追责”三点齐发力的闭环监督链条,从腐败风险的预防、产生、消灭三个维度,围绕风险管理目标,进行风险管控排查。二是探索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联动开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审计专业知识技能,与巡察小组在工作计划制订、业务资料共享、重大问题核查等多个环节实现全方位对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既做到重点情况不遗漏,又做到查实事项不重复。三是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重要监督内容。在完成基础的审计工作后,积极与高校相关学院、部门对接,及时移交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向校领导、党委组织部汇报,并向相关学院、部门通报审计情况。对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及时召开整改工作会议,不断加强各相关学院、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其做到统一认识、相互配合,将整改责任分解、下沉到具体部门,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体系和整改联动机制,共抓审计整改落实工作。

(四)合理利用专业化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为弥补审计力量不足,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高校应当合理利用专业的社会审计资源,让技术力量强、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参与内部审计新内涵下的新业务,同时,规范社会审计人员行为,把控社会审计服务质量。一是实行内审人员全程跟踪,一方面对审计计划、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层层把控;另一方面增加内审人员对新业务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拓宽业务范围。二是审计前进行廉政谈话,进一步明确廉政职责和权限,重点围绕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措施、考察防范效果等环节,规范社会审计服务。三是是在审计过程中,执行“月汇报制度”和“结果汇报制度”,即要求社会审计机构定期以书面形式汇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王佩茹 单位:常州大学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