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3S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3S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3S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分析了3s技术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特点,从3S技术课程的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及与其他课程的联合教学3个方面,进行了3S技术课程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耦合研究,以期加强不同课程教学间的协同和联系,提升学生学习3S技术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3S技术;风景园林;联合教学;教学改革

0引言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的统称[1]。基于RS技术可以获取卫星影像图,基于无人机可以获取航测影像,基于GPS可以获取准确实时的地面数据信息。在GIS平台下可以对风景园林场地的地形、植被和水体等各要素进行数字化和空间分析,进而对区域或城市的绿地建设水平进行评价。3S技术拥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在城乡规划以及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广泛,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技术工具。GIS的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拓扑分析等工具常用于场地的地形地势分析,可达性分析、视线敏感度分析、用地敏感度分析、用地适宜性分析等,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不同阶段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分析研究结果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2-3]。风景园林是综合研究景观、生态、建筑等多方面的交叉学科,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不是单纯的构图,不是凭经验处理植物、道路、地形和建筑等的关系,而是在详细的数据支持下统筹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对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更新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S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教育,使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由定性分析为主和低效的传统手工操作,转化为定量分析为主和高效的计算机分析。鉴于3S这一新型技术手段在园林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深入到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和用地评价与选址等多个方面,因此,培养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3S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非常关键。加强其应用教学也成为培养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4]。本文基于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及3S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对3S技术应用领域的探索,尝试从3S技术与其他风景园林课程的联合教学的角度,探索研究3S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耦合研究,以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13S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1.13S技术课程的特点

基于3S技术在城乡规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各高校的风景园林都陆续开设了GIS相关课程。3S技术作为技术方法类课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类似,更强调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探讨3S技术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具有实践意义。但是,一方面由于缺乏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此类课程时会因理论知识晦涩而心生退意;另一方面,由非风景园林或规划背景的专业教师授课,虽然能够将3S相关理论和操作讲解清楚,但是缺少与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的实践操作,学生会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

1.23S技术课程的授课时间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一般大一学年开设测量学,大二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制图已有了很好的积累,为3S技术的开设奠定了基础,3S技术的学习可以延续学生应用计算机制图的能力培养;此外,大三学年陆续开设园林设计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与设计课程,这些课程中相关实践项目都可以运用3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将3S技术课程开设于大三学年会更有利于课程间的衔接,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也会有效提升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1.33S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

风景园林专业3S技术课程的授课方式以任务驱动式为主,在任务书发布前讲解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通过对任务书的分解和实际操作,将理论融入实践(详见表1)。

23S技术课程与风景园林课程体系的耦合研究

笔者在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3S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同时承担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基于这些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了3S技术课程与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中几类课程的联合教学模式,具体见表2。

2.13S技术课程与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专业骨干课程,开设于大三学年,主要授课内容为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园林的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场地分析是园林设计最重要的环节,是指导园林设计的基本依据。传统的场地分析多采用CAD和Sketchup等绘图软件结合现状调研获取的资料进行现状地物的绘制和分析。而3S技术介入除了可以实现对场地空间信息的绘制外,还可以进行属性信息的添加、分析和处理,极大地丰富了场地分析的成果,为接下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如图1所示。

2.23S技术课程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是风景园林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开设于大三学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其授课内容主要为城市绿地的功能、作用及其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并介绍重要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方法,目的是提升学生对风景园林与绿地系统建设和城市规划之间关系的理解。3S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课程实践中引入3S技术,对某个城市或区域的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让学生参与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城市绿地的分类,发现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33S技术课程与风景区规划

风景区规划是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专业选修课,一般开设于大三,主要授课内容为风景区规划的理论、程序、方法和内容,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项资源、有效经营和科学管理风景区,充分发挥资源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前提,在ArcGIS平台下可以通过对风景资源的归纳整理建立风景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景资源的评价,为科学划定风景区的功能分区提供科学支撑。如图3所示。

2.43S技术课程与湿地公园设计

湿地公园设计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湿地的概念、类型、湿地生态资源分析与评价、湿地生态空间营造及湿地修复技术等,目的是希望通过课程的讲解,提高同学们对湿地这种特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认知,了解湿地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区别,学习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流程和内容。3S技术在湿地公园设计这门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湿地公园场地资源的数字化,包括地形的数字化;二是基于湿地生态敏感性高的特殊属性进行湿地资源的评价或者适宜性评价,作为湿地公园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功能活动区的依据。

3结束语

笔者于2016年第一次开设3S技术课程,课程已覆盖5届学生,从最初的仅教授3S理论和基本操作,到可以将3S技术与其他同时讲授的课程联合教学,使学生真正能够运用3S技术思维分析问题,应用3S技术解决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学习和操作的兴趣大大提升,设计方法更系统化、数据化和理性化。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探索与其他教师和其他课程联合教学的可能性,使3S技术课程与风景园林课程体系的耦合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章晶晶,卢山.风景园林专业GIS课程教学体系设置革新研究[J].华中建筑,2012,30(5):181-182.

[3]郭迪杰,高伟,李腾.基于数字景观技术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广东园林,2018,40(4):25-29.

[4]杜钦,谢学方.3S技术课程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探讨[J].绿色科技,2019(3):250-252.

作者:付晖 许先升 李晓甜 单位:海南大学林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