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浅析

摘要:园林树木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教学是其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园林植物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和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精选教学内容及实习场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等实践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制定适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践教学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环境设计专业

园林树木学是对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及园林应用等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属于应用学科范畴,是园林、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园林养护管理等园林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3]。园林树木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树木学实习是园林树木学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体现。园林树木学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重要科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观赏特点,结合课堂讲授内容,通过实地观察树木形态、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生长情况、生境分布、园林用途等,帮助同学加深对主要树种的认识,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其中,掌握各种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及生态适应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园林树木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近自然、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向自然界学习园林植物配置和应用的知识的意识。笔者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分析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探索情况,以期为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课程基本信息

园林树木学课程是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部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园林植物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主要园林树木(包括栽培和野生),掌握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识别鉴定方法、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方式。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该课程教学课时设置90学时,其中理论讲解48学时、实验12学时、实习30学时,较同类院校常设置的100学时来讲有所缩减,实习、实验学时所占比重有所增多。

1.1教学设计

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专业性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一特点,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验证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主要树种的认识,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实践部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园林树木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训学生掌握该课程所必需的一些技能,如植物绘图、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植物鉴定技能等。教学重点是植物识别及鉴定方法,教学难点是植物检索表的制定。实践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现场教学,实验课在校园内进行,实习课在野外进行。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参与的方法开展实验课,教师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植物标本鉴定查阅植物种类各占一半的时间。课后布置实验课作业,并与学生沟通交流上课效果,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用于后续教学。

1.2教学实施流程

(1)引入:教师介绍实践开展场地情况,让学生对实验地有整体印象和了解。(2)课程讲解:教师给学生讲解实验课内容、目的、重难点、教与学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采集标本注意事项,随后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植物识别讲解,讲解过程中将课堂上总论部分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时看到的实体植物进行关联,帮助学生将理论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学生不仅要随时记录、拍照,还要采集植物样本用于后续制作植物标本。因为课上时间有限,1个学生很难同时记录、拍照又要采集植物标本,这就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本次实验课。这种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开展植物识别鉴定、植物标本制作工作。教师负责辅导、指导、引导,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加深课上所学内容的印象,便于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与深思,提高学习效率。(5)收集学生反馈信息: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方便及时调整或改进后续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形式等。(6)考核方式:实验部分成绩包含实验课平时成绩(20%)、个人作业(40%)、小组作业(40%)3个部分。实习部分成绩根据实习表现、植物标本、调查报告、植物识别4方面综合评定,实习表现10%、采集标本30%、植物识别40%、调查报告20%。

2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学目标及行业需求来确定教学实施方案,比如课程学时设置、教材及指导书、实验实习场地、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确定和课程评分体系等方面。

2.1精选教学内容及实习场地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师全部讲授很不现实,学生在短期内也难以接受。课时有限,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课上能带学生识别的植物种类非常有限。学生对课堂反馈信息较少,不便于教师分析学情,进一步完善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模块的设计与建设存在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精心筛选、慎重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并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知识和鉴定技能,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参加园林生产实践等奠定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应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经多方考察、联系、讨论、评估及预实习之后确定下来。良好的实践教学场所不仅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而且还能够节约教学成本,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4-5]。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选择的实验实习场地包括野外的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场地,校内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园林绿地常见植物,校外实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植物标本制作能力,锻炼学生自主进行植物识别鉴定技能。发挥实验课和实习课的相互作用[5],实验课程是在园林绿地如校园、植物园等场地进行,一般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实习课程是在野外进行,不仅具有很强的实战性,而且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由此可见,实验课与实习课相辅相成,既有交叉,又各具特点,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2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是艺术生,植物学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如果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无法正常进行。然而,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方式,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6],增加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巧用现代工具和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线上公开课资源补充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为学生推送和介绍网络植物数字资源,如在线植物志、植物识别软件、植物分类公众号等资源;第三,建立课程学习群,学生可以随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群里共享,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补充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5,7]。

2.3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实践教学和理论

教学不同步,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8]。传统教学采取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实验教学,进行树木科属种的识别,实践课程通常集中时间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虽然符合教学规律,却无法观察到树木本身生长发育的节律,学生只能观察到树种的特定物候阶段,不能观察到树木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影响学生对树种识别要点的理解与掌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造成学生对树木认知的深度、广度及熟练程度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植物物候期观测内容,可以考虑给学生布置作业,由学生自主观察特定植物的物候表现。该方法既可以补充实践课的不足,又可以督促学生亲近自然、走近植物,增强学生对自然植物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9]。

2.4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将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效果纳入到总成绩考核体系当中[9]。现有一些考核体系已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思政及课堂表现纳入到考核系统当中,并且所占比重有所提高。这种考核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高主动观察、思考的能力。

作者:申建双 朱向涛 齐丰妍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