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风险预防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风险预防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风险预防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预防与控制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执行本院妇科常规肿瘤围手术期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SAS、SDS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预防和控制,能更好应对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降低患者术后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妇科肿瘤;围手术期;风险预防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95例肿瘤患者,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卵巢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年龄38~66岁,平均(51.6±3.4)岁,病程0.7~7年,平均(3.12±1.45)年;对照组47例,年龄37~65岁,平均(52.4±2.7)岁,病程0.6~8年,平均(2.51±1.33)年。两组患者的肿瘤种类、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两组肿瘤患者均经常规全身麻醉后行常规手术治疗。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日常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患者围手术期提前介入风险预防控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2.2.1生理护理

(1)术前,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及家属在出现并发症时的应对能力;(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在患者麻醉前要指导患者放松,避免紧张,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帮助患者按摩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术中各类血栓并发症发生;(3)术后,医护人员要指导监督患者适时开展下肢锻炼,帮助患者养成定期按摩下肢的习惯,并督促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其腹腔残存气体的排出和吸收。

1.2.2.2心理护理

(1)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病情及并发症,减轻心理负担,从心理上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2)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言语沟通交谈,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树立战胜疾病及可能出现并发症的信念和决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测算护理满意率;分别采用SAS、SDS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合计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6%,护理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3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妇科肿瘤患者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可通过腹腔镜实施,但手术后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常见,据相关报道显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因躺卧致使血液流通受阻,部分患者存在高血脂等高危因素,且手术时间长,手术或经静脉输注液体及药物造成静脉壁损伤,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6.2%~29.1%[5-6]。患者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则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麻木而影响机体功能,栓子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会休克猝死[7-8]。因此,对于围手术期的妇科肿瘤患者而言,预防控制术后并发症最为关键。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了生理护理干预全流程介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腹胀、CO2潴留、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只有8.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对患者手术前、中、后各个阶段开展相应的针对性生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避免出现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干预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在生理干预护理的同时,对妇科肿瘤患者也要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都比较大,部分患者较年轻,切除子宫和(或)附件对患者日后的生理及夫妻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患者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担心日后夫妻生活不满意,影响感情,担心疾病复发,恶性肿瘤患者担心病情加重、预后等,这都不利于手术治疗的后续康复,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妇科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存在因疾病心理负担压力过重而造成生理机能下降的情况[9]。因此,本次研究给予患者知识宣教、语言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心理上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战胜疾病及并发症的信心,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综合应用效果明显。综上所述,通过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出现腹胀、皮下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并发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也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维凤.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1551-1552.

[2]沈莉平.整体护理干预对高原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6,46(12):33-34.

[3]张小霞.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建立[J].中国

作者:莫锐婷 袁建寰 林丽嫦 单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