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综合管理效果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综合管理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综合管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管理方案对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自对妇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针对术后院内感染问题制定综合管理方案,包括完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人员职能、强化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规范消毒制度、针对性预防切口感染等,分别统计管理方案调整前后内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率,并比较调整前(2018年1~11月)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结果:调整后妇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调整前(P<0.05);调整后妇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均显著高于调整前(P<0.05)。结论:综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率,提高了妇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提高了管理质量。

关键词:妇科;综合管理;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安全的一类重要问题,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妇科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由于妇科手术的特殊性,患者术后极易出现院内感染,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整体评价[1-2]。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一的管理措施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从各种影响因素、医疗护理环节入手进行综合考虑,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才能提高管理效果,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3]。本次研究就综合管理对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1月起对妇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综合管理,以未实施综合管理的2018年1~11月为对照。妇科病区共有医师18名,包括男9名,女9名,年龄29~46岁,学历包括本科1名,硕士13名,博士4名,职称包括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25~55岁,均为本科学历,职称包括护师13名,主管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1名。统计本次研究前后1年内的患者资料,调整前妇科手术患者483例,年龄18~76岁;调整后妇科手术患者507例,年龄18~78岁。不同时期患者资料可比(P>0.05)。

1.2管理方法

1.2.1完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完善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术后院内感染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妇科病区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对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每月定期考核,要求工作中发现问题要立刻反馈。对于管理制度中的缺陷要及时调整,并以简报的形式在科室通知,确保术后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完善、科学。

1.2.2充分发挥管理人员职能要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从护士长到护理组长,再到具体的质控护士,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配合护士长完成手卫生制度、消毒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任务。护士长要负责作好管理制度的调整及医护协同管理中的协调工作;护理组长要带领小组成员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收集护士的工作反馈,为护士长提供参考依据;质控护士则要做好具体项目的监控和反馈,强调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性评估。将管理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实现全员参与的目的,才能充分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工作疏漏。

1.2.3强化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术后院内感染防控工作需要医护双方的配合,因此必须重视医护双方关于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加强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通过考核了解医护人员在院内感染防控知识上的不足,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聘请院感办专家到病区进行讲座,针对术后院内感染问题提供建议。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意识,能够自觉的做好防护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1.2.4严格规范消毒制度消毒灭菌是防止术后院内感染的必要条件,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消毒剂的性能及注意事项。要对常用消毒液、无菌物品、物品表面进行监测,安排专人负责此类问题,通过监测数据了解无菌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的具体原因,调整管理策略。

1.2.5针对性预防切口感染由于妇科手术的特殊性,患者皮下脂肪较厚,术后切口易出现脂肪液化、皮下出血等情况,极易合并感染。因此要针对性的做好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要求医护人员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工作,术前备皮放在手术当天,避免皮肤损伤,尽量控制风险因素避免术后切口感染。1.3观察指标分别统计管理方案调整前后内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率,并比较不同时期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整前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调整后妇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调整前(P<0.05)。见表1。

2.2调整前后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比较

调整后妇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均显著高于调整前(P<0.05)。见表2。

3讨论

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手术创伤、环境因素、操作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从管理角度而言,单一制度调整很难有效控制院内感染,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管理方案的调整,同时也提高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才能降低院内感染率[4-5]。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在进行管理方案调整后,调整后妇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率为9.7%(49/507),显著低于调整前的34.8%(168/483),且调整后妇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均显著高于调整前(P<0.05)。这说明妇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医护人员对制度的执行率。在综合管理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各类因素对院内感染率的影响,首先从制度和流程上进行了完善,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指导,其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定期培训也确保了医护人员能够重视院内感染问题[6]。为了确保管理质量持续提升,必须重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反馈,管理层要通过反馈了解制度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优化,才能确保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综上所述,综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率,提高了妇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提高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萍,白晓忠,李海峰.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4,24(3):753754.

[2]赵冬秀.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6394640.

[3]张纪原.综合管理对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8):5051.

[4]刘艳娟.妇产科院内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2):21772179.

[5]牟娜.我院妇科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54156,160.

[6]金博弘,张连筱.加强妇科管理对于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效果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4):4749.

作者:陈珍珍 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