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科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及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科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及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科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方法价值。方法:将2018年1~7月期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2019年4月期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治疗期间未接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接受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药学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术前2h给药率、术后24h停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合理性、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用药咨询、药学服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也同步提高了临床药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理性分析

据统计,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有200余种,抗菌药物过多的使用及滥用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医院中抗菌药物约占门诊处方的21%~57%;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平均占床位数的57%;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者占41%;外科患者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高达95%[1-2]。如何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性,是临床药学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从2018年8月起采用相应的干预方法,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进行控制。根据是否采取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进行受试者的分组。将2018年1~7月期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年龄23~65岁。将2018年8月~2019年4月期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年龄23~65岁。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治疗期间未接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接受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管理:①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统计既往抗菌药物使用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药物选择不合理;轻中度感染者使用抗菌药物级别较高;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疗程过长;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较高。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对抗菌药物管理不重视;临床药师参与力度不大;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相关的危害认识不足。③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工作。突出临床药师的干预管理作用,并由专人实施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培训,在科室设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强化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理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相关考核干预。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术前2h给药率、术后24h停药率。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设计药学管理质量评价方法,对用药合理性、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用药咨询、药学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进行评价。各项目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相应项目的管理质量越理想。药学管理质量的评价工作由管理小组执行,分别于采用相应管理方法后的1、2、3、4、5个月后进行各项目的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药学管理质量评分均为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术前2h给药率、术后24h停药率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术前2h给药率、术后24h停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比较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为50.68DDD/100人/天,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为35.66DDD/100人/天。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用药合理性、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用药咨询、药学服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伴随细菌感染性疾病致病菌谱的变化,抗菌药物在有效控制感染方面的效能逐步降低。致病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事实时刻提醒药学管理者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的相关干预十分必要[3]。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导致疾病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难治性感染增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还将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等[4]。医院从2018年8月起采用相应的干预方法,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进行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对既往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既往抗菌药物使用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药物选择不合理;轻中度感染者使用抗菌药物级别较高;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疗程过长;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较高。其次,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对抗菌药物管理不重视;临床药师参与力度不大;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相关的危害认识不足。最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工作:突出临床药师的干预管理作用,并由专人实施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培训,在科室设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强化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理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相关考核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术前2h给药率、术后24h停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比较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病原学送检率也有所提高,临床科室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明显降低。通过对药学管理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本文还比较了采用抗菌药物合理性使用干预管理前后药学管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合理性、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用药咨询、药学服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管理,也同步提高了临床药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宝月.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应用及合理性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2):156158.

[2]李春辉,刘思娣,李六亿,等.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的发展状况[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9):665670.

[4]龚金红,陈桂林,刘广军,等.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8):11181120.

作者:洪霞 单位:丽水市中心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