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科门诊患者中护理沟通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科门诊患者中护理沟通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科门诊患者中护理沟通的应用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临床工作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以便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真正标准。我院于妇科门诊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护理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因妇科疾病就诊于妇科门诊的患者共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中46例有家属或朋友相伴,患者年龄范围为21岁~63岁,平均年龄为(36.7±8.3)岁;已婚已育者17例,已婚未育者12例,未婚已育8例,未婚未育者13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者25例,高中者16例,高中以下者9例。对照组50例中45例有家属或朋友相伴,患者年龄范围为19岁~62岁,平均年龄为(36.8±8.4)岁;50例中已婚已育者18例,已婚未育者10例,未婚已育8例,未婚未育者14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4例,高中18例,高中以下8例。2组患者年龄、婚育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均衡可比。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就诊妇科门诊,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良好地表达自身想法。②依从性好,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排除标准:①患严重妇科疾病如子宫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血管循环系统、肝肾功能等器质性疾病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临床资料不全、隐瞒病情,影响准确治疗者。④对研究持怀疑态度、非自愿参加研究者,存在异议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就诊后给予妇科门诊常规护理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妇科门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护理沟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热情服务。热情态度应贯穿患者就诊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依据患者接受能力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待患者应耐心、认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应提取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了解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同时对患者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及经济状况做好评估。②知识讲解,评估患者理解能力,采用患者可以接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在知识讲解中鼓励患者对存在疑虑的部分进行提问,而对于需夫妻同治的疾病,鼓励家属共同学习,同时可取得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增强夫妻感情及支持系统。③个体化干预,指依据患者临床疾病诊断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若患者对治疗成功没有信心时,护理人员应发现引发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可向患者介绍相同疾病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自信心。若患者不良情绪严重,应与其家属取得联系,了解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同时鼓励家庭成员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若患者由于经济状况差担心治疗费用,可运用医院的公众影响力,取得一定的社会支持。④特殊患者护理,部分患者可能在妇科门诊接受手术,护理人员应依据手术的不同内容讲解术前患者准备、手术过程、术中配合事宜,术后注意事项,以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诊疗配合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焦虑情况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进行判定,范围0~10,0表示无焦虑,10表示非常焦虑。诊疗配合情况由门诊专业护理人员评定,范围0~10,0表示放弃就诊,10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临床现行的妇科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90~100分为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小于60分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护理前2组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焦虑情况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诊疗配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诊疗配合情况平均得分为(9.19±0.59)分;对照组患者诊疗配合情况平均得分为(7.21±0.62)分;观察组诊疗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6.36,P<0.05)。

2.3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50例中满意33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服务满意度96%;对照组50例中满意12例,基本满意27例,不满意11例,护理服务满意度7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1)。

3讨论

临床妇科疾病多由于患者缺乏就诊意识及传统思想导致就诊延迟和病情延误,若在诊治过程中不注意患者隐私保护及患者心理的安抚,则容易引起患者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疾病确诊和相关检查的顺利进行。在对妇科疾病诊治的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若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沟通,可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使其善于表达发病原因及隐藏的其他因素。本研究通过对100例门诊妇科患者的分组研究,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加入护理沟通有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和诊疗配合度的提高,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加。在患者入院就诊时便开始实施护理沟通,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在就诊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的接受能力讲解相关知识,可拉近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距离,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戒备心;使患者放心地将心中疑虑及病情发展变化情况说出,利于病情诊断。而通过对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患者疾病好转,同时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促进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使得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将护理沟通用于临床妇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可降低患者焦虑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俊丽 单位:代县妇幼保健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