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分析

【内容摘要】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肩负将青年一代培养成具有良好法律素养建设者的责任和使命。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大学生在兼职、实习、就业、创业过程中因法律知识的缺乏而导致权益受损、创业受阻的现象屡有发生,提高大学生就创业法律素养任务紧迫。本文以泰州学院为例,从大学生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中美就创业法律教育对比分析、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高校重视,切实加强对我国大学生的就创业法律教育。

【关键词】就创业法律;高校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兼职、实习中的法律问题及维权途径,大学生就业权益,常见就业陷阱,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与终止,试用期的规定,违约责任,劳动争议处理等。应具备的创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创业法律形式的选择,创业中的合同法、物权法、债权法、商标法、专利权等。

二、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分析

(一)就创业法律课程设置分析。以泰州学院为例,根据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开设的通识法律课程主要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在《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中部分章节涉及到少量就创业法律内容,但赋予的课时只有两个学时;此外,学校未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就创业法律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但教学内容未涉及就创业法律知识;而选修其他法律课程的学生只有14%;出于学时的限制,学生在《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中也只能接触到极少的就创业法律知识。在对泰州学院部分2018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399名毕业生中有331名学生认为自身十分欠缺就创业法律知识。笔者也对我国其他高校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他高校为在校生开设的通识法律课程与泰州学院基本相似。以北京两所高校为例,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巧实训》。这些课程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场、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或者在创新能力、自我效能、有效沟通、求职礼仪和简历撰写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均未涉及就创业法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我国,从大一到大四,一名大学生能从第一课堂学习到的就创业法律知识是极少的。问卷调查发现,83%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所学法律知识不能应对现实中的就创业法律问题。(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1.高校就创业法律讲座培训开设情况。以泰州学院为例,学校就创业指导中心每年邀请专家为毕业生开设就创业指导讲座,如: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培训讲座、创业者沙龙等;各二级学院也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然而几乎所有讲座内容都没有涉及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未对学生实际会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指导。据笔者统计,从2015~2018年,泰州两所高校为在校生共举办28场就创业讲座,其中仅有一场涉及到就业法律知识,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6年举办的“大学生劳动就业常见问题解读”讲座。笔者也对其他高校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大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学生举办的讲座培训主要涉及行业分析、简历写作、面试技巧、面试训练、职业素养提升训练、求职礼仪、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能获取的就创业法律信息几乎为零。有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网就业辅导板块推送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等相关文章,但数量少,内容浅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2.高校就创业咨询情况。经笔者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开设有“咨询预约”板块,学生可在线预约咨询,但很多高校这项服务并未真正开展,开展这项服务的高校,咨询也主要聚焦于职业生涯辅导,主要在自我及职业探索、简历修改、面试指导、求职心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并未在就创业法律方面提供咨询。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时选择求助于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或者自己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而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大部分并没有法律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并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也很难解决具体问题。学校法律援助中心也未在就创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服务。综上所述,以泰州学院为例的高校大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均很难获得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及就创业法律素养的培养。

三、中美就创业法律教育比较分析

上文从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分析了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就创业教育限于对大一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提供一些就创业技能的指导,而未对大学生就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对就创业法律教育更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下文中,笔者将分析美国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一)就创业法律指导课程形式多样。美国大学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就创业法律指导,服务的实施形式多样。常见的授课形式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并将就创业法律实训平台运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课堂模拟进行法律文书撰写、法律事务实操训练,加强对学生法律操作技能的培养。另外,还采用就创业法律研讨会、校外企业参观访问、网络课程、创业者讲座等形式,而且往往一门课程综合利用各种形式。授课教师不局限于本校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美国就业指导课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是美国最早开始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第一课堂涵盖了建立和运营一个企业各个流程的内容,其中涉及创业各环节法律知识,可见,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美国大学已将法律知识纳入创业课程体系。(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内容丰富。在第二课堂中,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就创业活动周每年定期举办就创业活动,在活动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就创业法律讲座、创业论坛。我国各大高校也基本创建有就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但该组织开设的活动涉及到的就创业法律专业知识不多,未将校内外就创业法律教育社会资源利用起来。另外,美国高校时常邀请就创业法律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士为大学生举办讲座,讲解就业及创办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方式,为学生就创业提供建议。

四、对策研究

要解决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转变就创业教育观念,自上而下提高认识,教务部门需要给予就创业法律指导课程必要的支持,与学工部门联动,切实重视就创业法律教育。(一)提高就创业法律课程的地位。当前,就创业法律课程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亟需提高就创业法律课程的地位,关键在于切实认识到就创业法律课程的重要意义,它是能最大规模传递就创业指导服务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的有效途径。1.从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和保障。高校教务部门要将就创业法律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建立就创业法律教研室,打造专业化授课队伍,为就创业法律课程在高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将就创业法律课程纳入通识必修课体系。建议将《就业与劳动权益保护》《创业者法律常识》等课程纳入到各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中,另外,开设相关公选课,供有深入学习需求的学生选择,以保证学生能在第一课堂中接受到必需的就创业法律教育。3.合理配置师资,丰富教学形式,规范课程要求。为保证就创业法律课程效果,一是要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就创业法律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有就创业法律专业知识,学校应选拔专业素质高的教师教授就创业法律课程,需对现有就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二是充分运用专兼任师资,如校内法律专业教师、校外创业者等;三是授课形式应多样化,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运用就创业法律网络实训平台等;四是教务部门需统一就创业法律课程教学内容,保证课程的系统性,避免零散。(二)丰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形式及内容。高校就创业指导部门在就创业法律教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特别是在第二课堂领域。每年应邀请就创业法律专家为学生做讲座至少1~2次。另外,需切实开展“就创业咨询”预约服务,在学生遇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时,能通过预约服务,接受到专业的解答。将法律专业学生纳入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中去,由法律专业背景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就创业法律培训、提供咨询服务,邀请校外律师等专业人士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2]黄兆信.中国创业教育研究20年:热点、趋势与演化路径———基于37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8,1

[3]黄淑敏.美德日大学生就业教育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作者:官小燕 单位: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