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全方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方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全方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绝对卧床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以上基础上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增加AMI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绝对卧床;全方位护理干预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绝对卧床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女16例,男21例;年龄41~68岁,平均(6030±391)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7例。观察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42~69岁,平均(5940±481)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19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本研究经濮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告知患者正确服药时间、服药剂量等用药方法;定期进行血压、体温等常规检查。观察组于以上基础上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评估其心理状况,对存在焦虑、恐惧等悲观情绪者耐心介绍AMI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必要性,告知其既往治愈病例,增强患者自信心;提供书籍杂志供其阅览,于病房内播放欢快音乐或幽默视频,转移患者注意力。②疼痛护理。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症状,若存在疼痛观察其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等情况;若疼痛难忍则皮下注射5~10mg吗啡或肌内注射50~100mg哌替啶,注射止痛药物时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避免出现呼吸循环抑制;依据患者胸痛情况决定氧流量,一般早期为4~6L/min,胸痛消失或减轻后改为3~4L/min。③排便护理。告知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及忍耐排便的危害,叮嘱其有便意时需及时排便;指导患者床上排便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患者进行排便时可隔离工作人员及探视者,拉上窗帘,便后以温水清洗肛周,并涂抹凡士林油。④体位护理。辅助患者变换体位、翻身,调整床位角度;定时按摩患者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⑤环境干预。维持病房湿度50%~60%,温度22~24℃,每天通风1~2次,30min/次左右;减少病房探视时间,保持病房安静,合理安排治疗及护理时间,保证患者充足休息时间;保持病房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被单。

1.3观察指标

①以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后舒适度,包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越高则舒适度越佳[2]。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医院自制)评估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舒适度评分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MI为临床常见急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病残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有数据显示20%~48%的患者会并发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3]。该病起病急骤,发生后要求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而卧床期间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干预仅限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及常规检查,缺少对患者体位、心理及机体疼痛等方面的干预,导致患者难以得到全面且系统化的护理服务,存在一定局限性。全方位护理干预从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等多角度出发,结合患者身心状况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等一系列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不仅可提高患者对AMI知识认知度,增强其自信心,且可增加其卧床期间身体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受损心肌细胞血流灌注,恢复其心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全方位护理干预可增加AMI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感。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身心的舒适促进了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缩短其卧床时间,进而减少因长期卧床所致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摩四肢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血栓等,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多数AMI患者发病时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症状,通过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提高绝对卧床期间AMI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综上,给予绝对卧床期间AMI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全方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31(9):87-88.

[2]黄彦.全方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5):192-193.

[3]赵艳.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19-22.

[4]罗卓卿,石兵,许柳珊,等.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卧床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85-88.

作者:李英 安素才 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