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探析

[[摘要]目的目的:探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护理,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实施中医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医护理;疼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下肢麻木与疼痛等临床症状,均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依从性差者,合并其它脊柱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9~65岁,平均38.39±0.18岁,病程11个月~3年,平均1.67±0.27年。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9~65岁,平均38.58±0.24岁,病程11个月~3年,平均1.58±0.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则接受中医护理,具体如下:①情志护理。腰椎间盘突出常伴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不仅让患者感到疼痛难忍,还容易使患者情绪暴躁,甚至让患者放弃治疗。中医认为怒是一种不良情志刺激,保持乐观情绪有助于气血和畅与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音乐欣赏、读书看报等方式转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从而调整患者的心态,舒畅情怀,减少情绪给治疗带来的影响。②中医推拿。使用一指禅法,沿胆经、膀胱经分别于腰部至下肢施术5min,同时点按穴位,以局部肿胀感为最佳;或患者侧卧位,向上屈曲患肢并伸直健肢,护理人员扶住患者肩部,并将患侧臀后方抵住,做反方向用力扭转腰部。③中医针灸。根据循经选择疼痛部位穴位,以秩边、阳陵泉与环跳作为主穴并施以按压,根据患者耐受性调节按压强度;伴严重寒湿证者,将一根艾条点燃于灸盒内放在患者腰骶部,每日1次。④辨证施膳。中医理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肝肾亏虚、寒湿浸渍与气滞血瘀三型,因此应根据患者证型与体质辨证选择相应的食物,如肝肾亏虚者应注重滋补肝肾,多食用大枣、羊肉与动物肝等食物;寒湿浸渍者应以消食散寒为主,可食用葛根、羊肉与狗甘草等;气滞血瘀者可食用黑大豆、红酒、桃仁等,进而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4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xˉ±s),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20.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以往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高昂的手术费用容易增添患者的负担,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中医理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证”、“腰腿痛”范畴[4],认为其多因外感六淫之邪,跌伤而致气血瘀滞所致,在治疗上应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同时,还应从情志护理、中医推拿、辨证施膳、中医针灸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改善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以中医推拿调节脊柱移位现象,缓解脊柱肌张力,并促进患者腰腿部活动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腰椎功能的目的[5];而中医针灸则通过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炎性反应造成的痉挛与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应用中医护理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对缓解患者疼痛效果理想,可加大应用力度。

参考文献

[1]段婧.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中医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3):103.

[2]黄裕.中医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护理的研究新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161-163.

作者:劳小红 单位:化州市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