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头皮穿刺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利用固定带辅助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穿刺的各项指标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穿刺总成功率更高(P<0.05),且患儿的穿刺护理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穿刺时间比对照组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固定带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护理中,能够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缓解患儿穿刺的恐惧感、疼痛感及不适感,缩短穿刺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因此,固定带在小儿头皮穿刺护理中应得到临床应用,以此为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行头皮穿刺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19例,女患儿11例,平均年龄为(2.8±0.7)岁;观察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平均年龄为(2.6±0.8)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静脉穿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首先护理人员选择患儿穿刺的位置。对于患儿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穿刺,应以10°进针,当针进入到患儿头皮后,平行将针向前刺入,当出现回血后再进行固定;对于患儿的眶上静脉、耳后静脉穿刺,应当以25°进针;由于患儿头颅存在较多静脉,护理人员实施穿刺之前,首先应当对患儿的骨缝全面了解,并以50°进针[2]。在实际穿刺中,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角度;同时对于特殊的患儿,护理应必须要准确认识血管深浅及走向,并采取有效的穿刺方法,以此使穿刺成功率得到提升。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固定带辅助穿刺。固定带是通过自制而成,制作材料为魔术贴与棉布,分别制作肘关节的固定带、膝关节的固定带。并采用小棉布、螺丝及小木条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安装到穿刺台下[3]。护理人员在穿刺之前,将固定带分别采用小布条与小木条安装于穿刺台下,将双膝关节固定带安装在穿刺台的正下方,需要注意的是,其与穿刺台的距离应当保证在50cm左右,穿刺台两侧的下方应安装双肘关节的固定带,同时应当控制与穿刺台的距离,一般为30cm左右为宜[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总穿刺成功率;并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了解患儿穿刺过程中各项指标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患儿对穿刺的恐惧感、疼痛感及舒适度等;对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总成功率比较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有11例,多次性穿刺成功有15例,穿刺失败的有4例,总成功率为86.6%;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有22例,多次性穿刺成功有8例,穿刺失败的有0例,总成功率为100%;因此,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总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儿穿刺各项指标情况比较通过比较可知,对照组患儿穿刺恐惧为93.2±2.3分,穿刺疼痛感为85.2±7.6分,舒适度为60.0±2.6分;观察组患儿穿刺恐惧为28.6±2.5分,穿刺疼痛感为47.5±7.8分,舒适度为87.6±4.5分;因此,观察组患儿穿刺护理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儿穿刺时间比较对照组患儿穿刺时间为(15.3±3.4),观察组患儿穿刺时间为(8.3±1.2),因此,观察组患儿穿刺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的有13例,一般的有13例,不满意的有4例,护理满意度为86.6%;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的16例,一般的有12例,不满意的有2例,护理满意度为93.3%;因此,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作为儿科较为常见的治疗技术,其对患儿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5]。小儿头皮静脉穿性成功与患儿整体治疗效果有着密切联系,为了缓解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感,提高患儿穿刺的舒适性,缩短穿刺的时间,护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穿刺技术,同时在穿刺护理中应用自制的固定带,其主要由魔术贴与棉布制作而成,其具有的透气性与舒适性,能够防止患儿出现过敏现象,而且有助于防止脱管的现象发生,将其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6]。本文主要对60例行头皮穿刺患儿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总成功率更高;且观察组患儿穿刺护理各项指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儿穿刺时间低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因此,将固定带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固定带辅助患儿头皮静脉穿刺,能防止患儿肢体位置因没有固定而导致穿刺失败的现象发生[8]。同时,固定带的使用还有助于提高患儿穿刺过程中各项指标满意度,其中包括穿刺恐惧感、穿刺疼痛感及舒适感,有效降低穿刺时间,大大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将固定带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护理中,能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缓解患儿对穿刺的恐惧感、疼痛度,同时还有助于缩短患儿的穿刺时间,使患儿家属满意护理效果。因此,固定带值得在小儿静脉穿刺护理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艳萍,王慧,肖艳芳.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5):111-112.

[2]许玉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26(3):00203-00203.

作者:张飞飞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