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综合护理模式在心脏病患者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综合护理模式在心脏病患者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综合护理模式在心脏病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编号法进行分组。常规组47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综合组47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2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24±3.61)mmHg、(80.62±3.51)mmHg,相比常规组的(140.35±3.77)mmHg、(86.24±4.52)mmHg明显更低(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2.66±4.35)分、(89.65±4.87)分,相比常规组的(76.42±3.99)分、(76.35±3.77)分明显更高(P<0.05);综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低于常规组的23.40%(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综合护理血压生活质量满意度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编号法分为2组。综合组47例,年龄46岁~79岁,平均年龄(58.85±3.66)岁,男27例、女20例;高血压患病时间3年~14年,平均(6.98±2.61)年。常规组47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58.91±3.71)岁,男28例、女19例;高血压患病时间3年~14年,平均(6.88±2.74)年。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血压、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并告知患者相关治疗药物的服用方法,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等。综合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为:①体位护理:由于急性期患者要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为增加舒适度,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协助定期更换体位,以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实施相关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血压,对控制病情十分不利,从而使患者意识到积极心态的意义,使其自主调节心态。嘱咐患者家属多开导、支持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关爱,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③饮食护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不良饮食习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嘱咐患者限制饮水量。④药物护理: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需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从常用剂量开始慢慢增加剂量,以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在药物治疗期间加强血压和心电监测,防止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服药方法,嘱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同时,使其充分意识到药物和疾病的关系,增加服药依从性,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应监督其用药,并使用醒目标识将易混淆的药物区分开,以免患者误服或漏服。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发现患者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若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情况,则需马上停止用药治疗,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⑤心电监护: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定时对患者血压、水电解质等基础生命体征进行记录,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供氧,若患者发生心率增快、变慢等现象,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汇报,并协助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及时明确诱发原因并对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予以对症处理。⑥生活护理:预先对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习惯进行了解,设计针对性的健康手册,帮助患者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另外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适当活动,如慢走、打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起到控制血压的效果。叮嘱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当心绞痛发作时服用硝酸甘油可起到急救作用。

1.3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2]

1.3.1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1.3.2评估标准[3]

生活质量评分: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量表进行评分,总分120分,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独立性等方面,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满意度评分:选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定,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血压水平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

2.22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2.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综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相比常规组的23.40%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4]。目前,临床上高血压性心脏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为促进治疗顺利开展,保证治疗效果,有效的护理配合十分必要。本研究所采用的综合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及全面性,可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效果明显更优[5,6]。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常规组明显更低,提示综合护理模式更有助于降低血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另外,综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相比常规组的23.40%明显更低,且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较常规组明显更高,提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感染、肺水肿、右心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显著降低血压,对控制病情进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洁岩.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59、61.

[2]吴兰平.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3):158-159.

[3]申慧.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41.

[4]刘淑玲.综合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134.

作者:张锦涛 张敏 单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