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庭护理干预降低哮喘患儿再入院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庭护理干预降低哮喘患儿再入院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家庭护理干预降低哮喘患儿再入院影响

摘要: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再入院的影响因素。选择天祝藏族自治县妇计中心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58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家庭组和参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医次数、再入院次数及护理效果。结果表明,家庭组的年均急性发作次数、年均急诊就医次数、年均再入院次数均低于参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家庭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家庭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哮喘患儿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急诊就医次数及再入院次数,效果显著。

关键词:哮喘患儿;家庭护理干预;再入院;护理效果

哮喘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喘息、胸闷、咳嗽等,多发生于夜间[1]。哮喘病在临床上尚无根治药物,以找出过敏原,避免诱因,解痉、抗感染、平喘、扩张支气管等为主[2]。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哮喘患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对降低哮喘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天祝藏族自治县妇计中心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58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家庭组和参照组,每组29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68±2.45)岁。既往年住院次数2~15次,平均住院(6.84±2.13)次。疾病程度。轻度22例,中度26例,重度10例。所有患儿经症状、临床分期、分级及影像学检查,符合哮喘临床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器官发育不良者,心血管疾病者,患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者,中途退出者。两组患儿的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常规哮喘知识宣教、指导用药、指导其适量运动,加强病房环境护理、病情观察等。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指导,包括完善病历资料、指导家属正确使用气雾剂、监督患儿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致敏原。根据气温变化及时为患儿更换衣物,预防冷空气吸入。叮嘱家属在小儿哮喘发作时及时用药并就医等。出院后根据家属及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制定护理措施。家庭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1)建立家庭档案,制定护理计划。家庭护理干预由2名专科护士负责指导。出院时详细登记患儿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环境、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为患儿建立家庭档案。根据既往哮喘病例资料、《过敏儿童及家居环境指导手册》等。制定哮喘患儿家庭护理计划,并与家属沟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将计划制作成册,发放给患儿家属。护理计划包括哮喘病的临床表现、疾病发作时的处理方式、气雾剂使用方式、日常诱发因素等,为家属日常护理提供指导。为家属发放健康日志,指导家属填写患儿居家情况,包括日常饮食、情绪、运动、哮喘发作次数、用药、哮喘发作时自我处理等。(2)护理干预措施。①生活护理。叮嘱家属为患儿勤洗头、洗澡,勤换衣物、床单、被套,以棉质产品为主。定期开窗通风,保持阳光充足。室内定期清洁,不养宠物或花草,不放置长绒毛玩偶,室内严禁吸烟。不去游乐场、电影院、广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做好防护措施。②心理疏导。为患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患儿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时,通过播放音乐、看动画片、玩玩具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改善其情绪。帮助患儿养成早睡早起习惯。患儿入睡时周边避免喧哗,确保患儿有良好的睡眠环境。鼓励患儿参与社交活动,使患儿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心态平和。③运动指导。指导患儿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④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食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苹果、香蕉、豆腐等,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少食鱼、虾、香菜、鲫鱼等可能引起哮喘的食物。叮嘱患儿多饮热水,定时排便。⑤定期随访。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月开展1次家庭访视,了解家庭护理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再次开展健康宣教及家庭护理指导,优化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1)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年均急性发作次数、年均急诊就医次数、年均再入院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2)比较护理效果。显效:哮喘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年均哮喘发作次数较护理前降低90%以上,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年均哮喘发作次数较护理前下降40%~89%,肺部听诊,哮鸣音减弱;无效:护理前后无变化,年均哮喘发作次数增加。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对比

家庭组的年均急性发作次数、年均急诊就医次数、年均再入院次数均低于参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效果对比

家庭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遗传、室内外变应原(尘螨、花粉、宠物)、食物变应原(牛奶、鱼虾)、运动、吸烟、冷空气、精神压力等均可诱发哮喘。虽然哮喘无法根治,但经有效护理可控制哮喘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4]。以家庭为中心进行护理干预,制定家庭护理计划,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引导家属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饮食、心理、运动进行干预,避免过敏原,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再入院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5]。本研究显示,家庭组的年均急性发作次数、年均急诊就医次数、年均再入院次数均低于参照组,其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家庭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提示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急性发作次数及就医次数、再入院率。

参考文献:

[1]童慈兰,李佳.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再入院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01):84-86.

[2]任利.护理干预对家庭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5):862-863.

[3]刘婵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1):114-116.

[4]杨程.基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24.

[5]毛丽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0):166-167.

作者:任延红 单位:天祝藏族自治县妇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