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学综合教学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级护理专业2个班护生146名,其中一个班为试验组74名,另一个班为对照组72名,2组均为高中起点专科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指导。试验组采用综合教学方法即:发放问题自学讨论—启发辅导—护生轮流讲授—教师评价总结—角色扮演—操作考核。
1.2.1发放问题自学讨论:教师讲课前一周将实验课相关问题及自学内容下达给学生,让其利用课下自学查找资料,对实验课相关理论内容做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疑问共同讨论解决。为了能使操作练习与临床密切联系,授课老师要设计几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思考。
1.2.2启发辅导: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问答。每次课前利用自习与课余时间轮流选出5名学生任实验小教员,从授课方案的确定到物品准备及实验全过程均认真辅导。
1.2.3轮流任教:为确保教学效果,小教员课前互相模拟讲授,按设计的授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教师参加模拟练习并适时给予指导。然后由小教员上课实施实验方法。全班分成5组,上课时每名小教员各带一组,对实验内容采取分组同步的训练方式进行讲授示教。教师分组点评指导,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1.2.4评价总结:实验课结束前15min,由教师和学生对小教员实验课讲授情况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纠正一些共性问题,以达到互教互学。通过教学信息反馈使学生能够系统、正确、规范的掌握实验操作的内容和方法。
1.2.5角色扮演:全班分组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角色,对实验操作进行反复练习,包括操作前评估、用物准备、操作步骤以及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等。
1.2.6技能考核:教师轮流抽取每组1~2名护生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并进行考后讲评,指出扣分原因,找出不足加以练习。并以30%记入期末成绩。
1.3实施实验项目包括生命体征测量、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大量不保留灌肠法、鼻饲、吸氧法。分别于期中期末选择两项操作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对2组护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1.4教学效果评价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全体护理教师设计问卷,并经过权威护理专家修改认可,调查两组护生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共9项。每项采取5级评分制并赋予分值,非常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满意与不满意之间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期中期末分别选择两项操作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护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习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操作考核成绩为(91±3)分,对照组为(87±4)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组护生对2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2组教学方法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前提,终身学习意识又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动力[1]。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临床上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日新月异,每个护士都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2提高了技能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教学法以护生为主体课堂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法,例如课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程序化的技能操作不再枯燥。
3.3通过角色扮演使护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角色扮演,让护生在护士和患者的角色互换过程中能多方面的考虑问题,并学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够从思想上对“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加深认识。角色扮演让护生在设定的不同的临床情景中操作,培养了其良好沟通能力。
3.4通过综合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教学法将讲台更多的交给了护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教育法通过教师模拟设置临床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进行操作,让学生不仅掌握标准操作步骤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2]。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易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而综合教学法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临床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其联想思维得到启发,培养了护士的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综合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为为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教学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