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的应用

1问题分析

1.1现状调查

2012年1~6月共出现交接问题26例,其中物品交接错误6例,不按时交接4例,交接内容不全面16例,其中因为交接不全引起的不良事件2例。通过26例护理缺陷的分析,出现交接问题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5年以下占23例,占88.4%。主要为物品交接错误5例,交接内容不全16例,不按时交接2例。2例不良事件均在此年限阶段发生。3年以上3例占11.6%。物品交接错误1例,不按时交接2例。综合以上分析,年轻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能力的培训以及如何保证交接内容的全面性是我们重点改进的问题。2012年6月我科制定出新的交接班质量检查表,连续进行跟踪调检查6次,最低45分,最高85分(满分100分)。平均分70.5分。同时进行了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医师对护理交接班满意度仅为40%,患者对护理交接班满意度为60%。

1.2原因分析查找主要因素

通过科室质控小组对资料的的分析以及对个别年轻护士现场跟踪调查,分析出主要原因。1.2.1年轻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特别是在交接班时不知道要交接的重点是什么,往往接完班以后回答不出本班重点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要点。不知道工作要点,也很难保证工作质量。1.2.2流程陈旧、粗糙。交接流程没有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制定不细致.如床头交接,只交待要床头交接,却不明确交接的内容,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可以重点查看相关内容,而年轻护士却无所适从。1.2.3交班者不注重下班前的工作查对,导致在交接时漏交。交班准备是一阶段工作的检查与总结,交班前的查对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最后的补充与完善,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漏,进行改正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为一个班下来,会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护理操作,交班前的查对.是保证自己工作安全无误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通过交班前的查对还能对交接的重点内容进一步熟悉,继而进行全面细致的交接,给下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2.4交接方法不正确。一些护理人员,在交接治疗,特殊检查,化验的过程中,只注意听取交班者的交接而不是认真根据医嘱进行查对交接,所以,如果交班者出现交接问题,那么接班者很难发现交接中的漏洞,进而工作很容易出现差错事故。1.2.5质量检查简单,控制不到位。交接班质量检查表简单,也就是质量标准要求简单。简单的检查表经常使管理者忽视一些交接班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全面细致的督促检查,进而交接班出现的问题。

2对策

运用PDCA的四个阶段(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8个步骤(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固化成果、今后计划)进行改进交接班质量。

2.1确定目标

到2012年12月底科内的交接班制度规范化,统一化。单次检查分值不低于85分,平均分90分以上。医师满意度达到85%。

2.2制定对策

根据每个主要原因我们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每个对策都运用PDCA大环套小环模式和工作思路进行整改。执行阶段,对每项措施均按PDCA模式进行整改。

2.2.1针对年轻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①我们采用交班表格化,将病区交班本改进为新入院、危重患儿病情交班本内容除原有的人数交接外将每个患儿的病情交接分成表格,包括神智、意识、主诉、阳性体征、皮肤、管道、体温、呼吸、脉搏、口唇、末梢循环、肛周皮肤、大小便、饮食要求、卧位、引流量、心理状况(患儿及家属)、重点观察项目以红圈做标识。②上级护士专人带教法,将工作经验丰富的上级护士进入跟班,跟随年轻护士每人2轮班,通过跟班发现年轻护士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不懂的给予指导,并进行护理交接班的流程演示,使年轻护士的交班流程能够规范化。③护士长每天晨会或者床头交接班时进行提问,护士长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对交班护士进行病情掌握提问,通过提问让护士了解该疾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

2.2.2针对交接流程陈旧粗糙。①我们进行缺陷讨论,如何在流程中避免这些缺陷,如何让交接流程更完善,全体护理人员参加,通过讨论制定出新的流程。如改善物品交接流程,将一些常用的无菌物品放置玻璃柜内,标识清晰,不需要检查便可一目了然。急救箱的药品用的较少,可进行封存,外置药物布局图即可。②细化流程将交接班流程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为交班者工作准备流程,第二个为接班者工作流程第三个为床头交接流程通过细化流程让交班者知道该怎么交,接班者该怎么接。

2.2.3交班者不注重交班前查对。①交班前,要巡视病房1次,掌握所管病区病人情况,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填写新入院、危重患儿病情交班本。②制定交班前工作查对登记本,一个班下来,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大脑处于疲乏状态,很难将自己的工作系统查对,我们建立交班前查对登记本,由交班者根据登记本罗列的项目,一一查对,防止遗漏。

2.2.4针对交接方法不正确。①制作标准交接视频,强调在进行治疗、特殊检查、化验交接时,一边看医嘱,一边看交班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②床头交接,一定要查完患者的具体情况后再填写名字确认,而不是先写名字再看患儿。

2.2.5针对质量检查简单,控制不到位。①根据新的流程制定新的交接班制度检查标准,以注重落实为基础,如护士长会随时提问交班者或者是接班者病房重点患儿的病情及观察要点等,要求无论接班者与交班者都要熟练掌握。每一步流程都有质量标准。每月定期检查2次,日常发现的问题随时记录,月底分析汇总。②每月将检查的问题进行反馈,再次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持续改进。③将检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监管制度在科室形成常态化。

3结果及分析

运用PDCA模式管理交接班制度6个月以后,再次检查交接班质量。通过1个月4次的跟踪检查,结果平均分94.5分,最低分90。医师的满意度由原来40%上升到90%,患者的满意度也上升到90%,与改进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交接班制度有了较好的落实。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2]。护理交接班管理的一系列监管制度,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自律性,固化了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知识的培训管理极大提高了年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了护理质量;流程的细化,使护理工作的延续性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极大有效地预防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规范交接班流程是对护理质量的全面检查与评价[3];交班前查对工作的落实,及时地查漏补缺,有效地避免了因工作忙乱而出现的护理缺陷。正确交接班方法的落实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而持续有效的质量检查,更加促进了交接班制度落实的常规化。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它是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它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为护理质量管理打下了基础,为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通过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使护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发现问题的不断改进,使护理工作更深入,护理措施落实更到位、更有连续性,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护理管理质量。

本文作者:申慧丽 工作单位: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