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由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按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采取腹腔镜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提高整体疗效,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出血量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80%在出生后2~3个月时出现,一些患儿也有可能迟滞1~2岁时才发现。疾病类型包括腹沟斜疝与直疝两种,其中斜疝较为常见[1]。小儿在发生腹股沟疝时,典型症状为一侧腹股沟出现一个圆形且有弹性的可复性肿块,小儿在哭闹、剧烈运动、站立、腹部用力时都可使此肿块出现或增大。观察其流行病学特点,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发病部位以右侧多见。此病最好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包含腹腔镜以及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使用小儿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已不在少数[2]。因此,本文就主要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有何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4月~2020年3月由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按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0.1~5岁,平均年龄(2.35±1.89)岁,发病部位为右侧35例,双侧1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0.1~6岁,平均年龄(2.78±2.01)岁,发病部位为右侧36例,双侧14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小儿腹股沟疝的相关条例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其标准要求,研究前得到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术前给予常规护理,禁食8小时,麻醉后取头高脚低位,在患儿腹股沟皮肤横纹处作一切口,长度约为1.5~2cm,从精索和输卵管包裹中剥离出疝囊后,再横断游离疝囊,从而行高位结扎。检查患者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患儿采取腹腔镜治疗,术前护理、麻醉方法及手术体位与对照组相同。手术共有一个小切口和一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一个切口在患者脐皱褶处约0.5cm,在患者脐部皱褶取切口穿刺,建立气腹,气压控制在8~10mmHg左右,然后将套管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找到患侧内环口。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先将带7号丝线的硬膜外穿刺针,经腹膜外穿过输精管及精索后穿出腹膜,从原口予勾线针将缝线带出,将内环口形成一荷包缝合,线结缚在戳口处皮下,内环口即被关闭,解除气腹,用医用皮肤胶粘贴伤口,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并发症主要包含尿潴留、切口感染、阴囊水肿、术后复发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概率观察组患儿切口感染2例、阴囊水肿1例,无尿潴留和术后复发,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对照组患儿切口感染3例,阴囊水肿2例,尿潴留2例,术后复发1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6%。组间对比,(χ2=5.107,P=0.02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小儿普外科疾病,也可称其为疝气。发病原因主要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腹膜鞘状未闭合而导致。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上出现腹股沟斜疝者较多,且发病男性大于女性,早产儿则更高。由于右侧鞘状突闭合较左侧晚,所以在有腹壁肌肉发育薄弱或持续腹压增高时,让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膜鞘状突,形成疝后,在右侧发病率较高[3]。得此病的小儿,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其生长与发育。因此,为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小儿腹股沟疝也能得到良好解决,而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为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腹腔镜治疗[4]。本文通过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选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此疾病,但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通过腹腔镜,能让医生在直视实施手术,不仅能发现部分隐藏疝,还能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腹腔镜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腹股沟疝,临床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长,降低术中创伤程度及出血量,促进其早日康复,且患者术后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表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学文,贺立军.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3):85-86.

[2]陈慧萍,蔡丹.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与护理——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9,38(05):584-585.

[3]陈展辉,唐世龙,陈桂星,等.单孔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23例[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4):375-377.

[4]加依那西•木莎,樊荣鑫.腹腔镜下内环口关闭术和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J].新疆医学,2019,49(04):380-382.

[5]李国玉.传统手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1):68-69.

作者:夏剑锋 张倩 田海浪 单位:贵州省肿瘤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