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下唐代服饰艺术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下唐代服饰艺术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下唐代服饰艺术浅议

摘要:唐代是中国历代服饰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时期,在我国服饰美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唐代服饰的质料、颜色及样式的搭配,处处彰显着时代的特色与审美特征。唐代服饰既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珍宝,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有力物证。文章主要基于美术视域,探究唐代服饰艺术精神,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传播唐代服饰文化。

关键词:美术视域;唐代服饰;艺术精神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为鼎盛和辉煌的时期,这一朝代出现了22个皇帝,共存在了289年。唐朝时期,我国丝绸业空前繁荣,各民族交流密切,使这一时期的服饰丰富多彩,与唐代文学、科技、医学等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通过深入研究唐代服饰可以发现,其不仅充分反映了唐代时期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和文化底蕴,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映射出各民族、各体系之间文化的兼容合并、移植与发展。现如今,我国大力提倡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而唐代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先从唐代美术方面出发,研究唐代服饰的艺术内涵。

1美术视域下唐代服饰的发展

隋朝时期,我国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饰风格兼具汉族和北方民族的特征。隋炀帝时期,开始按照地位等级对服饰进行划分,具体表现在服饰的色彩方面,即命服的色彩以紫色、青色及绿色为主,百姓的服饰色彩以白色为主,屠夫和商人的服饰色彩则以皂色为主。女性服饰多为长裙,头发高高束起,显得身材窈窕。整体服饰强调奢华和艳丽,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元和年间,唐代美学(服饰美学)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据相关文献描述,唐代女性服饰具有活泼、健康的特征,但后期展现出一种病态。时世妆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审美,源自都市文化的繁盛,属于一种美学现象与文化形态。唐代诗人用诗表达了当时的美学特征,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促使唐代美学迅猛发展,并成为时代的风潮。唐代美学并非一个孤立的个体,随着社会风气和美学思想的不断变化,唐代美学也在日新月异的更迭中演变和发展。中唐美学出现了怪奇美、荒诞美,而韩愈、李贺便是其中的代表[1]。

2唐代服饰美的概述

通过查阅相关古籍了解到,唐代服饰的相关描述包括“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可见唐代服饰具备极强的美感;根据“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的描述,可见唐代女性服饰多类似于男性服饰;根据“丛梳百叶髻……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的描述,可见唐代服饰更强调一种整体上的大气美;根据“玉容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台表……芙蓉拆向新开脸,秋泉慢转眸波横”“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的描述,可见唐朝时期的人们喜欢化妆,通常通过梳妆打扮展现出一种浓妆艳抹、动人心魄之美。唐朝时期的人们既注重服饰的美,也注重发髻的美,从隋朝时期的单一发髻演变成了新颖别致、造型丰富的发髻。

3唐代服饰图案分析

纵观唐代服饰图案的演变,主要是从早期的具象图案逐渐转变成抽象图案,图案形式以动植物和花草的纹理为主,即在植物图案的基础上,配以昆虫、飞禽等图案,且图案的造型丰富多样、形象生动,整体色彩明艳鲜活,主纹错落别致,赋予了图案特定的含义,同时也代表了某种形象。以缠枝花图案为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缠绵恩爱、悠远绵长的爱情,基于人类最原始的情欲,强调对生命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服饰图案不仅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更成为一种装饰物。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图案已成为服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备写实色彩,可对某种精神进行刻画与展现,为人们带来一种艺术美、装饰美,令人心动。从图案的形象层面来看,既能让人赏心悦目,还能构建人的心理和情感。唐代服饰图案具备非常强的历史性与开发性。唐代国风开放,领土广阔,都城长安是当时最为发达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于这一背景,时人通过丰富多样、独具新意的图案造型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满。同时,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与精神状态下,人们具备很强的心理认同感,也促使其创造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在探索、追求和表现美上更加大胆。因此,通过观察唐代服饰图案可以发现,唐朝时期的人们对艺术充满激情,且拥有自由的灵魂,所创造的服饰图案也极具时代特征[3]。基于美学视域,唐代服饰图案凝结了这一时期特有的理念与激情,处处彰显着时代的历史痕迹。另外,唐代服饰图案融入了生活经验,不仅进一步升华了服饰的意境,还展现出更多的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调,能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唐代服饰的生命力与时代气息。唐代服饰图案具有鲜活的生活美感,且其服饰的美并不是单一的视觉美感,而是广袤的美、心灵上的美、生活上的美的集合,能够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和追求时尚。

4唐代服饰的价值

盛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唐朝与数百个国家结成友好联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深入融合与交流,使唐代美学在全球各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宣扬,同时还吸收了大量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融合本国文化,使唐代服饰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唐代服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现代服饰的发展与创新。唐代初期的服饰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隋朝的风格,即朴素与纤细。唐朝中期的服饰则演变成艳丽丰满的风格。发展到盛唐时期,服饰在类型、装饰、制作上均转变为艳丽丰富、极致奢华的风格。唐代男性多穿戴圆领袍衫、幞头及纱帽,其中,幞头是由丝织物编织而成,柔软且轻薄,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成为唐代男性首服;纱帽则是适合视朝听讼、宴请宾客等场合的服饰,在儒生和隐士中十分流行;圆领袍衫是男性的主要着装形式,通过颜色区分尊卑、等级等,以暗花面料为主[4]。唐代的女性服饰具有华美纷繁、明艳动人、绚烂多姿的特征,是中国服饰史上最为精彩和绚丽的部分,通常以襦裙服为主。襦裙服的造型样式丰富多样,上身为短襦或短衫,搭配披帛,下身为长裙,短襦的领口有方领、圆领、直领等,裙子主要由丝织制成。唐代还流行女子穿着男装,即女子服饰完全效仿男子。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胡服逐渐在唐代人们的生活中流行,该服饰给时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促使唐朝女性服饰发生了诸多的变化[5]。

5结语

唐代服饰作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最为绚烂的一部分,不仅充分反映了唐朝时期的风土人情、政治文化、民风民俗,还兼容吸收了国外诸多优秀的文化,在融合贯通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发展成全新的服饰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征。基于美术视域加强对唐代服饰的研究,吸收其中的独特文化,不仅能丰富现代服饰的类型,还能发扬传统文化,对输出服饰文化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森媛,龚彬彬.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中壮族服饰文化融入析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6):126-127.

[2]王铮.继承、融合与嬗变—浅谈京剧服饰在中国古装电影美术设计中的运用[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7):238-240.

[3]张冬冬.白裤瑶民族服饰的审美意蕴与现代美术的传承—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文化为例[J].广西教育,2019(43):168-169,188.

[4]王爱英.蓝靛瑶服饰元素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研究—以广西凌云县蓝靛瑶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5]夏添,皮珊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电脑美术”微课教学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25-29.

作者:叶向春 单位: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