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间艺术在服饰品中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间艺术在服饰品中表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间艺术在服饰品中表现

摘要:民间艺术既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当代社会,人们对服饰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众化的流行趋势难以避免,缺少独特新颖的设计。因此,需重新审视陕西民间艺术给服饰品设计带来的全新视觉盛宴,寻找民间艺术的新起点,发现、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创新应用于艺术设计作品。文章通过研究陕西民间艺术在服饰品上的表现,从制作材料、造型、图案等方面分析服饰品设计与民间艺术的融合方式,以期让民间艺术更好地融入当代设计,进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间艺术;服饰品;设计;传承;创新

陕西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因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同,形成了陕北、关中、陕南3个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陕西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其民间艺术令人目不暇接,有平面的、立体的、色彩的、工艺的以及演的、唱的,体裁浩瀚,精彩无比。陕西传统民间艺术有剪纸、皮影、刺绣、腰鼓、农民画等,为了更好地保护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要研究更多的融合方式进行创新设计,使其以一个新的面貌回归到大众视线,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去了解陕西民间艺术。

1陕西民间艺术的概述

1.1陕西剪纸艺术

自古以来,剪纸艺术被广泛运用于服饰中。陕西剪纸总体风格淳朴、通俗、简练、生动,在造型上保留了汉代艺术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自由酣畅,体现了劳动人民坦荡的胸怀以及淳朴的心灵[1]。根据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剪纸的点、线、面在服装上的设计具有节奏和韵律、变化和统一[2]。如剪纸中的“拉花”工艺手法,将其运用于服装,既有丰富的装饰作用,又利于传达设计师的艺术思维,局部细节设计可以使服装更加丰富和提升时尚品位,整体设计又能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

1.2秦绣艺术

秦绣是源于陕西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形成的当代刺绣艺术,是西安代表性非遗传承,是陕西省独有的一种精致的纯手工艺术品,形式美、色彩美、材质美。秦绣运用不同针法组成千变万化的图案,层次多且立体感强,变幻无穷[3]。通过经纬线和针法的不同,同色丝线对光线的反射呈现出绣品的色彩变化。据粗略统计,秦绣绣线已有朱红、深红、绛紫、墨绿和黄、蓝、灰、黑等19种色泽,在配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草绿、砖红、橙色等象征着绚丽典雅、高贵等[4]。

1.3皮影艺术

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具有装饰性,同时又蕴含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简单,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

1.4安塞腰鼓文化

安塞腰鼓诞生于西北高原,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安塞腰鼓分文鼓和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其服饰颜色以红、白色为主,舞姿优美,流畅飘逸,场面壮观盛大,击打时节奏激昂,随着音乐变换节奏,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既壮阔又豪放,在表演过程中有张有弛、群而不乱[5]。这种盛大的击鼓场景,时常被当作艺术作品的素材来源。

1.5陕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热烈活泼的节庆场景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今天的户县农民画更加注重表情达意,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勾画出户县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丰富;注重色彩对比,采用大红大紫的色彩以及夸张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粗犷而内涵细腻,浓艳而不失淡雅,古拙中流露天工。

1.6布贴画艺术

布贴艺术是陕北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北民间工艺艺术品中的至宝,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由补丁演变而来,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艺术典藏。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破旧的影像进行缝补,故意剪出漂亮的图案,一方面可以补上破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美观度。布贴技法还被广泛运用于包装、鞋、肚兜、钱包等,既实用又美观。布贴画素材源自工笔画,底子多用白色,也可以视内容而定。布贴画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立体感强。布贴元素的运用以剪切和拼布为主,广泛运用于现代服装。当代设计师通过对布贴画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技法进行研究,对传统手工艺布贴画文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5]。

2陕西民间艺术在服饰及服饰品上的表现

2.1陕西剪纸艺术在古今服饰设计上的应用

剪纸艺术在服装上的设计运用也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许多服装设计师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从剪纸的色彩、造型、形式特点出发,经过重新组合、嫁接、提炼后,找出与传统文化的个性碰撞点并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1]。关于陕西剪纸艺术在服饰及服饰品上的体现与应用,在许多设计中已充分体现,如Valentino2021春夏系列的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这种就是将传统重新定义并赋予现代感的设计,展示了艺术创造出的文化兼容性,与元素之间碰撞产生了新的火花,将雕花镂空的面料裁剪在礼服上,表达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同时也体现了传承的意义。将剪纸艺术运用于饰品可以起到装点、丰富形式的作用[2]。剪纸式镂空技术和鲜艳的大朵印花遍布在薄纱材质的长裙上,两种对浪漫主义不同的诠释以及混搭创造出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审美盛宴。

2.2秦绣在服饰及服饰品上的体现与运用

现代服装受生活方式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掀起了民族服饰的热潮。许多设计师尝试摆脱传统的大面积使用刺绣的方法,在服装局部加入刺绣装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展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创作想法。刺绣与现代服装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风,也一度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国内外的服装设计师对神秘的中国刺绣文化一直很着迷,不断从传统刺绣中寻找灵感[6]。设计师劳伦斯·许的许多礼服就运用了秦绣工艺,成为设计的点睛之笔。此前,他在秀场上用中国元素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美,其2013年秋冬高级定制“绣球”系列就展现了秦绣的美,整个系列布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2.3皮影艺术在服饰品上的运用

关于皮影在服饰品中的应用已有许多设计师投身实践,如夏姿·陈在2011年的春夏巴黎时装周发布会上,以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为题,探讨光与影的巧妙结合,展现出新系列的戏剧化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皮影艺术的灵感来源:色彩明艳的影偶融入装置艺术时期的创作精华,凸显了注重立体剪裁与几何轮廓的线条,而较为宽松的腰身,也传达出20世纪20年代女性摆脱传统束缚的特点。细薄的织品与靓丽的色彩,透过皮偶结构的“重”与“迭”,在服装造型上,将重叠效果立体化,更巧妙地与主题—“光”与“影”相呼应。针织部分则运用皮影戏剪影的花型,以特殊针织排列来呈现,加上活泼的珠绣点缀,运用蕾丝打造出若隐若现的镂空效果。中国富贵画中常见的“百合”与“蝙蝠”图案是夏姿·陈2010春夏系列的图腾主题,象征着“百福”,同时也营造出性感、神秘的东方风情。

2.4安塞腰鼓文化精神在服饰设计上的表现

安塞腰鼓塞腰鼓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刚劲激昂、浑厚雄壮等特点。设计作品的特点通过服饰品实物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安塞腰鼓蕴含的文化精神。腰鼓为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描绘纹饰。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执一棰敲击[7]。将其以腰鼓形状作为创新元素应用于斜挎(手提)包包等服饰品上,并通过元素的打散重组,打造出一款新型的服饰品,使安塞腰鼓的文化精神可以具体化地体现在服饰品上。

2.5陕西农民画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体现

根据农民画艺术元素的特点,可以从绘画和配色风格两个方面对潮流服饰进行设计,使其从具象化变为抽象化,结合艺术化以及有设计感的处理,使其更加富有装饰感和趣味性,同时还需从色彩这一方面更加深化和细化地进行设计。如邹红梅在服装设计中融入龙门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创新推出了农民画服饰设计,通过图案的重复利用,伴有大小、方位、数量、形状、颜色的逐级变化,使之更具情趣。邹红梅将龙门农民画的画风、色调、纹样等元素进行处理、提炼、加工,材质上选择丝光棉,希望从整体上体现惠州特色。农民画吸收和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传统民间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在农民画中都可以依稀看到痕迹[8]。

2.6布贴画艺术在当代服饰设计上的应用

国内外已经有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将布贴艺术应用于服饰品设计,根据材料随意剪贴,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毕业于威斯敏斯特大学的设计师AshleyWilliams,其设计风格有个性、趣味、夸张,2021春夏高级成衣系列融合了“00后”流行文化标志,大胆的色彩、古灵精怪的图案和拼贴彰显了特立独行的品牌风格。HOPEMACAULAY是北爱尔兰新兴的时尚和纺织品牌,HOPE创作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拼贴画,并将其与服装设计结合起来,每一件都讲述了一个梦一般的故事。Viktor&Rolf2021春夏高定系列依然是拼拼凑凑的高定时装,设计师用新颖的图案和材料拼贴出各种各样的褶皱蓬蓬裙、渔网袜,通过不同材质的混搭,重新审视了他们模糊的轮廓,丰富的色彩营造出纷繁怪诞趣味,形成别具一格的高级时装风格。

3陕西民间艺术在现代服饰品中表现的创新思维及展望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服饰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文化复苏,文创的潮流也随之而来,民间文化在服饰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的服饰品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服饰品创作、设计与民间艺术要开辟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互生共荣的发展道路,使“中国制造”的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并迈向新时代[9]。创意设计需要民间艺术来充实文化内涵,同时,也必须标新立异,跟上时代的潮流,使设计的作品既具有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又具有时代美感,这就需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0]。陕西民间艺术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独特的人文理念、质朴的造型和吉祥的寓意,容易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将当地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审美观念相融合,在题材、手法、元素等方面加入现代设计的流行元素,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价值。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服装设计创新的前提。现代服装设计无时无刻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民间的就是世界的,民俗的就是大众的。学习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服饰,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设计的启迪,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对现代设计影响至深,学习和了解陕西民俗文化,不仅为现代服饰品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4结语

陕西是中国的文化要地之一,近几年,也在逐步利用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以其固有的历史发展和特有的文化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审美评判的标准。真正的中国设计是试图去发掘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研究、创新,然后转化为实用性的现代服饰品,让其与现代人产生联系,进而在大众的视野中长存,而民间艺术与服饰品设计的结合,也会让民间艺术以新形式重新进入大众视线,进而更好地传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作者:刘红 黎晓蓓 步青云 周敏惠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服装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