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论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论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畲族先民们曾一度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但面对权势阻其上进、斥其为异类、歧视衣着时,他们始终保持着民族服饰特色,维护着服饰文化精神。同时,农耕文化是畲族人民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在生产和生活中滋生出的文化现象,他们世代以耕种为主要生存来源,其服饰的题材也由于文化的熏染大多来源于自然万物,早在《后汉书•南蛮传》有记载,古代畲族人民“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彩服饰。”畲族服装的纹样设计、颜色组合、造型寓意等,均记录着其民族特定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状况。此外,由于畲族居住地区偏僻,山高林密,使得畲族成为典型的游牧民族部落,游牧文化使得畲族人对某些动物及生活方式产生特殊的情感,服饰上织绣许多神秘的纹样,象征着他们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性。

信仰崇拜被很多民族当做精神的指引,这种宗教形式不仅影响到民族的根源和传统,而且对许多少数民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畲族人对图腾和动物的信仰崇拜和宗教崇拜在服饰纹样上得到展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畲族民族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特别是对一些传说中的勇士和一些特定动物产生了崇拜关系。畲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多来源于盘瓠神话以及凤鸟传说。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关于龙犬勇士传说,景宁畲族内部有权威资料记载了盘瓠神话的具体内容,盘瓠被描绘成一位杀敌立功、勇敢机智、至高无上的人身犬头勇士,他被畲族人民视为始祖,视为神圣的民族信仰。畲族人民把有关盘瓠的故事绣画在布上(祖图),世代被视为安定美好的象征。这些信仰直接贯穿到畲族人的头饰和服饰上,比如一些畲族妇女把头饰装饰成龙犬状,并曾在《皇清职贡图》中云:“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状为狗耳。制衣有制裁皆尾形古风……”这些都体现出其图腾崇拜的风俗。此外,畲族人对具有神奇色彩的凤鸟类有着美好的向往,凤鸟崇拜最大限度地在他们的服饰中展现了出来。凤鸟图腾来源于畲族始祖三公主,传说她善良聪颖,远离宫廷携丈夫孩子迁到凤凰山上,被尊称为凤凰神。而传说把彩带和香袋送之爱慕之人便会保佑夫妻白首相携,因此畲族人世代织起彩带,用口传手授的方式把这美好的心愿传承下来。比如景宁畲族妇女在衣服上装饰着各式各样的彩色织带,并镶有金色丝线,象征着凤凰的姿态,就是沿袭三公主的装扮,以庇佑生活美满。盘瓠神话和凤鸟传说影响着一代代的畲族人,从头饰到服装纹样装饰都充分体现出畲族人对于图腾的信仰崇拜,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服饰色彩作为一种明显的生活符号,代表着各民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情结,而对于浙江丽水景宁畲族人来说,努力追求服饰颜色上的厚重感和平实感成为他们体现民族思维和存在价值的关键。生活中的畲族人民,其服饰颜色一般是以黑、蓝两色为主,整个色调显示出他们古朴、深沉之感。特别体现在畲族妇女的服饰上,她们多穿自织的青蓝色大襟麻布衣,衣领、袖口和右襟处多镶有各色鲜艳纹样,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的色调和谐,体现出畲族人对于美的一种努力和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颜色的选择成为了当时畲族人社会生活的真实折射。但随着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现在其装饰的织带纹样由单一的色调慢慢发展为五彩缤纷的彩色织带表现个性和自由。比如水红、水绿等颜色多用于此,多彩的织带被畲族妇女们有序地搭配在蓝色或黑色的底子上,鲜艳亮丽如彩虹般,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而且突显出一种神秘的质朴美。

在浙江景宁畲族服饰中,注重的是人本与艺术符号达成精神上的和谐统一,不论造型如何变换,只要自我观念在纹样造型形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便是最为理想的规范。畲族服饰中表形达意的纹样造型符号,不仅代表着自己民族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看法,而且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重要依据。畲族服饰主要由纹样造型的不同结构展现出来,由各种纹样编织后镶嵌在服饰的特定位置上,呈现出畲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结,畲族服饰的纹样造型主要是以音形符号和动植物造型表现出来的。

1.植物花卉纹样造型

自然万物的美是一种秘密规律的体现,假如美的内在价值没有被揭示出,则它的美也只是表象的。畲族服饰纹样的内涵凝结着他们特有的审美感受,在表达方式和创造装饰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由于畲族先民的生活来源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服饰与自然密切相关,服饰中透露出畲族人纯真、达观的性格特点。在很多畲族服饰上,纹样造型常用植物花卉作为主要元素,常见的纹饰有荷花、牡丹、梅花等,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的闲花杂草。智慧的畲女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模仿自然寻找美的规律创造了一系列圆满、柔和的纹样,这种富足、完满、灵动、向上的视觉形象呈现出畲族人民对吉祥如意的向往与祝愿。

2.动物纹样造型

另一种纹样造型则以动物纹饰居多,畲族人把自然当作生活的根本,同时自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和对一切美好来源的向往。往往这种动物造型纹样同联想是分不开的,以联想为基础,将两种相关联的关系巧妙地结合成一种艺术上的共识,使形象更为生动传神,不仅增添了服饰的趣味性和感知性,而且在内涵上体现出丰富饱满的艺术效果。很多动物纹饰如蝴蝶、喜鹊被绣在女性的围裙上,意作保护之意,如围裙或挎包上绣有莲花和鲤鱼,则表示寓意为“连(莲)年有余(鱼)”等,这种以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来表示祥和美好之意,把审美情调同客观自然交融在一起,并依照自己的主观精神需求,体现了自己的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愿望。

3.汉字符号纹样造型

汉字符号造型体现出的审美价值不仅仅是各个纹饰的构成形式,更在于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观念,以及视觉形式上传达出的美好氛围。在很多畲族服饰中,汉字符号纹样造型多以组合形式出现,因为畲族服饰的纹样多数是出现在衣服的襟口、袖口、裙边,组合形式的纹样造型更为立体。比如土字代表大地、正字代表开始、工字代表平等、王字代表诚心诚意、万字代表敬日、中字代表融合、田字代表家业兴旺,山字代表丘陵高坡等。还有一类是类似文字纹样,这类奇怪神秘的符号文字纹样只有年老的畲妇或民间工艺大师才能读懂。他们把美好的生活和自然连接一起,体现在每天形影不离的服饰中。如三条折线上下排列叫“天长地久”、S型为“曲折”、Ⅹ型意为“日”、◇中加点为“怀孕”、两山相背而相连叫“山连山”、两山相对叫“聚会”、两个菱形相连叫“交流”等类似文字的纹样,在畲族人民的世代相传中成为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特殊交流方式。

4.织带组合纹样造型

畲族服饰的纹样多以反复有序的织带组合造型出现,多被畲族妇女镶绣在腰带、襟口、袖口之处。这些织带造型有具体的骨架结构,有折线型、散状型等,并且纹样组合的排列运用多种构成手法,如对比、重复、对称等,这些方式使得畲族服饰在视觉上清晰明朗。织带组合造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出现在最为传统的畲族服饰中,这类服饰一般为畲族人们居家劳动时所穿,主要用以数条的彩色布条在衣服的领边、袖口等细节处排列镶嵌,线条自由变化,生动不拘束,整体体现出安静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审美感觉。另一种畲族服饰纹样组合出现在一些节日重大日情况下,织带组合更为丰富饱满,比如织带组合为五种颜色,蓝、黄、红、绿、白四色由内而外以不等间距的形式排列,镶绣在黑蓝色底上,中间一条较宽,其余间距相差不大,这种组合纹样更能凸显出畲族服饰的独特魅力,展示出畲族人对于美的追求。

总之,畲族服饰纹样潜在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具有明快的特点与追求和谐统一的心理,其独特的纹样造型和表现价值成为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大亮点。畲族服饰纹样的创造与表现是融合了畲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的产物,其纹样元素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秉承了畲族服饰形式背后的审美精神,它在畲族的历史发展中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当代人去探讨发掘。因此,只有深入解读畲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形式内容,才能领略其审美的意蕴价值,才能在视觉上和精神上传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才能在继承悠久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本文作者:周谨蓉 单位:浙江丽水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