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国时期服饰艺术论文

一、清代至民国时期移居外国的广府人服饰特征

(一)、清代华侨主要服饰特征

1、男子华侨服饰形象

出国后的华侨,往往流向或聚居在同一地区,一般把华侨聚居在海外的地区称为中华街、华人区、唐人街或华埠。清、民国时期广府华侨聚居的唐人街,他们服饰的共性特点是:众多华侨仍穿着家乡服饰款式,保留中国服饰特征。美国唐人街的广府华侨男子头后拖一条辫子,女子未婚梳辫,婚后梳髻。男子的辫子在外国常被白种人笑之为“猪尾巴”⑤,但华人却视之如宝。第一批留美少年到旧金山乘火车赴康乃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时,由于他们脑后垂辫子,身穿宽阔的长袍马褂,而轰动哈市全城。后来中国进入民国时代,华侨才剪掉辫子。清代广府男子服装有便服(对胸衫、裤)、祭服、礼服、寿袍、裘服、长衫、马褂等。其中广府商人服装多用丝绸、锦缎等上等面料;广府工仔多以青麻、葛布、纱、绸、薯莨、土布等面料制成服装。华侨男工平时身穿蓝色广东土布(俗称“大成蓝”)低领大襟衫,在田间、农场工作时戴上用竹篾或竹丝编成的广东式竹笠帽。日常装束是短衫、长衫、敞口裤,在侨乡市井小贩多是这种形象。清末吴沃尧以广东为背景所著的小说《发财秘诀》提及:“然而他还是乡人本色,平日只穿的是蓝布短打、黑布裤,脚上穿的一双细蓝布袜,除了拜年、贺节、赴席之外,轻易不穿长衣白袜,所以上中下三等人他都交处得来。”因此可见,民间劳动男子以短衫布裤为常服,来到海外仍同家乡如出一辙。总之,清代广府男子商人以长袍短褂为主的形制为主,服装风格呈现出庄重、华贵、整洁、大气的汉服艺术特征,因商务需要而着西装的形象开始出现;广府男子华工服饰形象呈现出以短装为主,服装风格为宽松、简朴、实用的汉族服饰特征。

2、女子华侨服饰形象

广府妇女移居海外多以“与丈夫或家人同行”或“投靠丈夫亲戚”为目的而出洋生活。早期华侨妇女在海外地位低下,富裕家庭已婚妇女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贫困家庭妇女多以洗衣、缝纫等小工、小贩、农间劳作为主。妇女们劳作时主要穿着宽松的圆领大襟衫,衣长至膝,袖子为挽袖,颜色深沉单一,衫下一般穿着裤子,天足或着屐,依然保持侨乡广府民间服饰穿着习惯。19世纪末,自梳女谋生之地从广州、上海扩展到东南亚主要城市,她们留着长长的辫子,穿着以广东特有的香云纱所制作的无领短大襟衫,衫身宽大,右衽布扣,长至腰下,内穿大裤裆黑裤,裤头配以银链裤缰,裤筒宽阔齐至脚踝。清末民初,中山县古镇、海州、曹步以及花县、南海、三水的一些乡村妇女相率出国当泥水工人。女工在工地里习惯以方形红布包在头上以遮泥尘,身穿蓝衫黑裤,脚穿用旧轮胎制成的“皮屐”。平时成群结队出现于市上,人称“红头巾”;而花县、南海华侨女工则头戴“蓝头巾”。民国时1933~1938年,海峡殖民地政府实行的移民法规定,“妇女移入马来西亚不受限制”,期间东莞、顺德有不少妇女来到马来半岛在矿山、橡胶园工作,她们保持戴有“蓝头巾”的习俗,从而“蓝头巾”成为了她们的标志。总之,清代广府富商女子服饰以大襟长裙为主的形制,服装风格呈现出庄重、华贵、整洁、大方、繁缛装饰图案的汉服艺术特征;广府女子华工服饰形象呈现出短装中裤为主,服装风格为宽松、简朴、实用的汉族服饰特征。

(二)、民国时期主要服饰特征

1、男子华侨服饰形象

清王朝后期,居留海外多年的华侨已逐渐接受西方服饰文化的熏陶,华侨都逐一剪去辫子,富裕商人、文人雅士着装深受西方服饰影响,并将洋化气息带回并影响侨乡,使广府地区呈现西学东渐之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的盛况。其中,广府华侨以知识分子为代表,将西方服饰文化带回侨乡。他们传送“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的观念,提倡国人剪掉辫子。辛亥革命前,服饰西化的潮流,只是少数进步人士的微弱呼声,但辛亥革命以后,西式服饰便蔚然成风。“洋布、洋鞋、呢帽之类的洋货,在上层人物的身上以及他们的家里一天天增多了”,华侨也陆续地给侨乡亲属寄回各式各样的洋货。富家子弟、侨商及官员爱穿洋服(西装)、绒大娄、西式大衣、西裤皮鞋、戴西帽,其服装面料更有绉纱、软缎、天然绸、礼服绒等,他们在长衫内穿西式衬衫、西裤,脚上穿皮鞋,头上戴西式礼帽,配上墨镜、拐杖和洋怀表,这样一种服饰形象是当时典型的中西结合服式,引领了全国服饰时尚。无论是侨乡还是居留海外的华侨,他们之中仍有不少普通百姓着棉衲、长棉袍、棉套裤以及长衫和马褂,长袍形制长至腹部,大襟右衽,其下摆左右两侧各开一小衩。虽然民国时期仍保留“长袍马褂”的影子,其与清代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更注重“量体裁衣”。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是西方服饰的改良着装,是一种简便的西服,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独立领,为一般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所用。服装的洋化最不容忽视的当然是中山装的发明,可谓是中外服饰互融共存的成功例子。其依据西方服装形制,在吸取西装贴身干练的风格上,渗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元素。如果没有中山装的发明,难以想象中国的宽袍大袖是如何走进现代的社会当中,这不仅是广府服饰的革新,也是民众思想的革新。

2、女子华侨服饰形象

清末民初时期,华侨女子服饰受西方女装的影响,将袄褂由原先低矮的圆领换成高耸的元宝领。民国时期,部分华侨妇女服饰仍保持上衣下裙的传统,领子逐渐由元宝高领而降低,日常穿着宽袖圆摆的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裙长及脚踝露出双足。随着西方思想的逐步渗透,华侨女子服饰已有西化的转变,发型由原来的盘发、梳髻变得更加现代化,她们开始把长发剪去,效仿西方女子烫发,到后来还染发,以此为时髦。并接纳西式连衣裙、西式套裙、西式大衣、西式皮鞋等服饰,有的还带回侨乡彰显奇特。西式针织内衣、袜子、裙、裤等商品的进口,促使了广府侨乡女子服饰的多样化,从而与西式服装相匹配。西洋纺织面料的引进,使得女子服饰打破了晚清时期服装沉闷、呆板的风格。华侨女子服饰标新立异,她们“穿着腥红袜裤,裤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此番形象还影响到当时的侨乡广府女学生的衣着。虽然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就颁布服制令,制服多采用西装,但是其影响力在当时社会并不大。年轻妇女服饰以长衫短裤为主,露腿赤胫,争趋时髦,其服装多以纱、绸、绉、缎、土洋布等做大衿衫裤,并以绸、缎绣制成长裙。此外还有针织内衣(笠衫)与领带恤衫、手套等,这些都是深受西洋文化冲击所产生的新式服饰。华侨女子把西方审美观念中大胆表现女性体态美的思想,积极引入侨乡女的服饰审美意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旗袍,逐渐抛弃了传统满族女子的宽袍大袖、廓形平直的形制⑨。从20年代开始,旗袍便在更加适体、更加美观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其风格充满了中西元素交融的特色。此外,束身衣裙的洋式服饰形象为侨乡民众逐步接受、效仿、直至流行。黄金分割比例逐步在中式服装中被运用,西方洛可可式曲线、图样在服饰中得到普及。

二、结语

华人华侨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侧面诠释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尤其在清末民初,广府地区的华侨积极引进西方文化、民主共和的新思想、新潮流,剪辫易服、西风东渐也无声地见证着服饰历史的演进。清代华侨以服饰为载体把中华文化、岭南地域文化带到了海外各地,中国传统服饰当时并没有受西洋文化的侵蚀而消失。直到辛亥革命时期,随着民主思潮的兴起以及西风东渐,无论是华侨服饰还是侨乡服饰都开始由复杂走向简洁、由宽衣大袖走向量体裁衣。纵观广府华侨服饰的变迁,男性对西方服饰的接受度较高,长袍马褂和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场景不足为奇,而在西装搭配整体上看来与西方人士并无差异,但仍有长袍马褂搭配礼帽、文明杖等“混搭”的现象出现。中山装是名副其实将西方服装融合传统服装的产物;女性的服饰纵观整体较为稳定,不管是长袍加身,还是上衣下裙,都保持着传统中国服装的特征,其西化的程度远不及男性服装,这与华侨妇女出洋的从属地位有较大的关系。广府华侨服饰的演变过程,不仅是服饰文化从传统向现代演绎的过程,也是中西两种文化共存与融合的见证。中国服饰等级制度的瓦解直至中外服饰融合而形成的近代服饰特征,广府华侨服饰的演绎发展都从中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其过程集中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及融合到了一定程度,使广府地区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部分受到猛烈冲击,同时又吸收了大量西方服饰文化,并将其糅合在广府多元一体的服饰文化格局中,使广府服饰文化在全面发展中发生了质的进步。

作者:莫玉玲 孙恩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