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风土建筑论文范文

风土建筑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风土建筑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风土建筑论文

改造下的我国风土建筑论文

一、坡顶与合院的地理拼图

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是大屋顶,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看,大屋顶在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从最陡到最缓,一直到水平,屋顶首先和等降水量线有关,最重要的一条线就是把游牧和农耕分开来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长城就在这条线附近,差不多也把平屋顶和坡屋顶分开了,在其南边是坡屋顶的天下,北边基本以藏缅语族和阿尔泰语系民族的毡包和平屋顶为主。第二条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秦岭和淮河,把南方和北方分开了,一般而言,南方屋顶坡度大于北方。直到华南地区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按理说屋顶应愈来愈陡,如云南西部的坡屋顶可达40度左右。但实际上在一些多雨潮湿地方屋顶反而平缓,如闽南沿海地区屋顶坡度大概只有17度左右,反过来京津冀地区一直到安徽北部这一南北狭长地带,屋顶坡度也可达到40度左右。这说明了一个非常明晰的文化地理现象,即等降水量线和屋顶虽有一个大的对应趋势,但也有相反的现象,如闽南沿海地区的屋顶坡度反比其他地方都缓,可能是为了减少风压对屋顶的破坏性影响,但又不能太缓,以防形成负压性破坏。所以,采用17度~18度左右的平缓坡度,很可能是来自于环境选择的民间经验。对此还有一种文化上的解读,闽南及南方其他一些地方风土建筑的舒缓屋顶和悬山加披檐形式,与宋版《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建筑非常相似,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中原的宋风在历史上经过文化的空间移动,在南方风土建筑中尚存的遗韵。还有就是合院的地理分布,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合院形态大致与地理和气候特征相对应,如晋系的狭长四合院,明显有省地的盘算和抗风沙的功用;北京四合院代表了方正、大气、纳阳的北方四合院典型;南方合院与天井并存,通常小点儿的四水汇堂就是天井了,主要居中,也有所谓“边井”,在院子和院墙之间,在浙东民居中常见。这主要是因为要遮阳通风,越往南庭院和天井越小,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很大。单单对中国的合院进行类型学归纳,就会得出一个风土谱系的大致拼图。

二、江南风土区系“三角”

近年来,我们把对汉族风土建筑研究的重点放在两个区系,一个是北方晋系,另一个是江南系“三角”。就江南系“三角”来说,明清官匠史上的风土匠作来源中,江南的吴系和赣系是首选,对都城皇家建筑的影响深远。在地理上同处于江南,为吴、赣左托右举,从明中叶后发展起来的“徽帮”是后起之秀。对江左太湖流域吴系的“香山帮”及浙帮已有很成熟的研究,江右鄱阳湖流域赣系的建昌及庐陵等地望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但后来衰微了,被江左的苏浙和徽州超越,这里的匠作谱系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特征究竟如何?与吴系和徽帮的关系又如何?这些问题还待深究。目前初步分析的结果是,在赣、吴和徽3个方言区之间,分别以徽饶古道—大鄣山和新安江—兰江水系相连,历史上似应存在着一个江南风土谱系的“三角”关联域。而江右风土的一些特征具有显著的地域原生性,如建筑随多进院落的依次升高,后堂与前厅、厢房一高三低的“四水汇堂”,后厅檐口不遮前厅正脊并保有一线天的“过白”,木雕梁枋、青砖清水墙(空斗,内填黏土)以及雷氏古宅中罕见的油灰地仗官式做法等,与江左的“香山帮”和“徽帮”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谱系间的较大差异。特别是鄱阳湖流域风土建筑中普遍存在的“过白”,会使人联想到为什么风水的形势宗产生于江西、雷发达入京前究竟来自哪一个匠作谱系、故宫里的“过白”讲究来自哪里等问题。

三、地域风土的死与生

那么,风土建筑所体现的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何必要和可能存续下去?一般而言,大量性的风土建筑只有一小部分可像标本一样原址、原貌得到保存,而大部分都需要改造或重建以适应现代生活。问题是如何选择保存对象,确定保护范围?如何选择改造和重建的方式和方法?除了用新旧技术结合的方式重建住房,还可以依靠建造仪式。保存比较成功的是日本人,他们以自明的方式让传统及其载体延续下来,并活在当下。如“式年迁宫”的“造替”仪式,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从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传统礼仪和风俗去看,就不觉得奇怪。这类残存的建造仪式中国也有,如风土建筑中的匠作仪式在许多地方的造桥建屋中还保留着,在台湾乡间这些建造仪式甚至还很盛行。风土建筑的前途有4种模式,即标本保存的、活化再生的、新旧共生的和再造重塑的。其中,第一种内外空间基本是像文物一样原址、原貌对待;第二、第三种着眼于将历史空间融入现代生活;第四种主要是利用历史地望新造仿古观光景区。当然,4种模式之间常常会有互涵,其中运用的层次和水平也正体现于此。近年来,我们做了几处风土建筑保存和活化的实验性项目,就是想激活传统中一些有现代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因为一个地方可以在这些传统空间和民俗中找回自己的历史身份。以台州海门老街保护工程为例,在台州市中心的椒江区大部分都要拆旧建新的背景下,我们抢救下了一条长仅230米、平均宽度4米~5米的老街。这条老街是近代沿海开埠城市早期难得的活标本,就像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南京路,靠江一段是西式立面为主,反向的另一段则以中式立面为主。老街修缮先从基础设施做起,水电管线重新铺设,主管道就在麻石板路下面,施工时撬起石板,完工后再原址放回。接着全面修缮临街建筑,部分维修,部分落架大修,施工时装饰构件全部拆下,竣工前再原位置装回。这条老街不但保存了下来,而且街边的祠庙、海关、老字号商铺、小吃、传统工坊等都找了回来。这条老街甚至还成了巡行、婚庆等仪式的场所,成了当地居民记忆中的家园。

四、新旧风土的共生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