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风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现状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岭南粤系地区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多样,留存了大量独具特色的风土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亟须进行保护与更新。文章首先对粤系风土建筑做出界定,通过大量田野调查总结出粤系风土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保护更新理论与实践,从运作和设计两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关键词:粤系风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粤系风土建筑,像全国各地的风土建筑一样,面临着“去”与“留”的难题。大部分传统聚落缺乏维护与管理,只能任其日渐破败直至消亡;而那些得到保护与更新的风土聚落,实质上大部分是面向旅游的开发性实践;运作上常借助资本的力量,才能使这些存在百年的祠堂、民居不在新时代的暴风骤雨中轰然倒塌。因此探索那些原生风土聚落的存续之道,以及对那些已经历改造实践的风土建筑的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思考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至关重要。
1粤系风土建筑的界定
对于中国广大的非官式建筑及聚落的研究,国内主要有三种称谓,“民居”建筑、“乡土”建筑和“风土”建筑。其中“民居”是对功能类型而言,“乡土”是对乡村聚落而言,而“风土”是对城乡聚落及其文化地理背景而言,三者均属同一范畴[1]。需要说明的是,“乡”出自农耕聚居单位,而“风”却侧重城乡聚落的文化气息,故“风土”较之“乡土”含义更广,除了广大农村中的建成遗产,还包括城镇中的建成遗产,比如广州的西关大屋等[2]。同济大学的常青老师提出,从“风土建筑”概念出发,可以构建出以“语缘”为基础的风土建筑谱系;粤系风土建筑谱系即参考中国语言地图集,以是否操粤语作为参考,综合风土建筑的基质特征、文化地理、历史行政边界等因素,所确定的一个风土建筑谱系。其范围主要包括图中的四个区域,并以标黄的地点作为区域的代表(图1)。谱系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结构类型、匠作工艺、营造禁忌五个方面的内容。对粤系风土建筑进行现状考察、调研梳理、总结问题,是对其进行保护、改造与更新的基础。笔者依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省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以及中国传统村落三个名单,结合相关资料和文献,在Google地图观察聚落肌理并查阅其风貌等现状资料。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129个风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粤方言核心区选点62个,粤方言次生区(桂东南)选点29个,潮汕和客家地区选点38个,研究聚焦于这些风土聚落的现状及保护、更新方式,关注实际中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2粤系风土建筑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原生风土聚落现状
在调研的风土聚落中,广州增城刘家村的温屋让笔者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客家的堂横屋,在这个大建筑中生活着几十户人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各享其乐,老年人在门口看着在广场上嬉戏的子孙,孩童三五成群地坐在祠堂的门槛上、石阶上,妇女在天井里煮饭、晒衣服,这是祠堂和她所守护的人们,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广东乡村生活画卷,他们是融洽一体的。但在笔者调研过程中,所见大多数风土聚落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存的聚落很大一部分是空心村,有少数仍有老年人居住,大部分模式是居民移居至附近新建的现代化村庄,这些新村庄仍延用原聚落的名字,表现了对故土的情怀,也是现代化的无奈;这些村子历经百年,却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很快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抛弃。离开了人气的建筑,只能孤独地在风雨中飘摇,逐渐衰颓。看着这些没有灵魂的千篇一律的现代化村庄,笔者深感文化传承的重要和保护更新的紧迫。而作为最能代表粤系风土聚落中公共建筑的祠堂,在较长时间里被视为落后甚至反动的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的代表,其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祠堂被闲置下来,日渐破败;还有很多被出租被滥用,沦为简易的临时仓库、厂房[3]。这些改变使得祠堂结构、装饰被大量改变甚至破坏,许多传统建造技艺也无处寻踪,给保护修缮带来很大困难(图2)。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祠堂或许不再有过去那么重要的地位,也失去了部分传统的作用,大多数聚落中的祠堂除年节的祭祀外,平日被改为老年活动中心,承担议事、聚会、休闲等功能[4];但是作为粤系风土聚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祠堂被村民共同宗族认同的重要意义仍然存在。祠堂不应该被历史遗忘,应该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更新。
2.2经过改造的风土聚落现状
对于那些经过保护更新,经历了开发旅游的风土聚落来说,情况也并不乐观。广州黄埔村中居民有保留传统建筑与生活习俗的愿望,但因开发旅游建造了一定数量的假古董,形成了新的建设性破坏;而猎德村内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拆除,部分庙宇及祠堂被集中迁建到水池边,沿猎德涌兴建起仿古街铺,地脉文脉被生硬地打断;练溪村内部分老建筑被集中迁建,腾出原有用地供新建建筑使用;小洲村内很多祠堂和民居被改建成为工作室,供艺术家使用。此外,很多风土聚落的改造采取了“穿衣戴帽”的形式,只对其表面进行改造以协调“传统风貌”,反复涂脂抹粉,甚至有的只顾正面不顾侧面。这些对原有立面的拆除和“新传统风格”立面的建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本地居民的认可。
3粤系风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风土聚落的空心化和老龄化现状让人唏嘘,广泛存在的缺乏归属感和在地性的更新也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对粤系风土建筑保护更新的进一步探索迫在眉睫。那么这些传统村落将何去何从,是拆除抹去,是顽强地坚持现状,是作为景点开发旅游,还是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3.1运作层面的应对策略
3.1.1政府主导的以文保单位为主体的修缮保护。如以陈氏书院为代表的大量文保单位都采取了这种模式。陈家祠(陈氏书院)素有“百粤冠祠”之誉。该祠自1958年1月起归属广州市文化局管理与维修,随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6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主要通过广州市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的拨款进行维修和保护。这类风土建筑大多作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对外开放。3.1.2企业主导的传统聚落旅游开发。这类以番禺沙湾古镇和岭南印象园的开发为代表。沙湾是一个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由广州市沙湾镇政府全资成立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7月,成立了沙湾镇旅游开发工作办公室,与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署办公,专门负责沙湾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设工作。岭南印象园总占地面积300亩,位于小谷围岛南原练溪村区域内,是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体验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广州市三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及经营管理[6]。3.1.3以村民宗族为主导的自发性维修。这类实践可以以永泰县的嵩口古镇为例,古镇内各村村民自发成立理事会,“不招标、不外请、不外买”,号召村内村民和工匠施工,修葺自己的祖屋,修建所需材料多向本村村民收购,整个修缮工作在村内就能解决,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保住了原真的风土物质基础。并通过参评各类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宣传宗族历史、举办节庆活动,增加年轻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如永泰爱荆庄成立了“青年会”,专门鼓励有为青年回乡创业。青年人的回归,可以带来新的活力,带动整体“原乡人”的力量,保住了原住民,也即保住了原真的生活方式。综合来看,重要的是“充分依靠政府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充分尊重文化主体”,只有综合各方力量,才有可能将风土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做好。
3.2设计层面的应对策略
在设计和操作层面,笔者结合所见到的各类实践,归纳出一些经验:物质上对大的地志地脉保持延续,对重要的节点进行提升,对老建筑进行合理化利用;非物质上,保有当地居民及传统生活方式,延续历史记忆,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保护与更新的总体原则上,同济大学常青老师提出了“延续地志、保持地脉、提升地标、重塑风土”四点。地志是指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在历史上各个时段所积淀的总和。“保持地脉”意味着在保护与再生设计中,尊重并顺应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风土环境特征,及其背后的种种理性和情感因素。所谓“提升地标”,是指在修复的基础上,恢复和提升地标的文化价值和场景构成作用[7]。保护更新延续了金泽古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错叠景观;保图2祠堂的乱用错用(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3金泽古镇节场巡行线路(图片来源:常青研究室)持了其狭长的南北向地脉和完整的水系;对其地标“一庙七桥”,尤其是颐浩禅寺进行复原,并依照传统规划寺内外巡行路线及重要表演节点,以此重现颐浩节场,再生民俗景观(图3)。(2)对老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对于那些以当地居民居住为主体的原生传统村落,祠堂仍然是村民最好的精神寄托和活动空间:忙时举行祭祀或婚丧等各类民俗活动或族内议事,闲时为村民提供棋牌、交流的空间。对于这类建筑应最大程度保留其“被认可”的功能,在保证“坚固、实用、美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最小程度干预,更便于原住村民的使用,延续祠堂保持百年的风土活力。而对于那些已经开发旅游的传统村落,在满足旅客游玩性的同时,要兼顾当地的文脉和地脉,可以依托当地历史、地理、人文特色给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名人主题或民俗特色主题的纪念、展览性空间[4]。如番禺沙湾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实践中,将聚落内众多祠堂加以利用使其重新焕发出生命力。留耕堂是沙湾何氏的大宗祠,也是番禺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理所应当被设置为沙湾宗祠文化的展览馆;而三稔厅从建成起便是何氏几代广东音乐家和爱好者的聚会之所,产生过著名作曲家演奏家何博众、何柳堂、何少霞等重要人物,是广东音乐重要的发源地,因此被辟为广东音乐纪念馆;并结合文峰塔打造了古镇书斋及蒙学活动空间,在此举行“开笔礼”等(图4)。此外,还应保存风土环境中的匠作系统和营造工巧,并注意在维护修复设计中延续使用这些建筑技艺。(3)除了对物质空间实体的保存,延续历史记忆也非常重要。探讨一些典型的仪式、场景在传统聚落中保存和再生的可能很有必要,激活潜在的风土民俗和历史场景应该被作为聚落再生的核心内容。赖德霖老师提出建构记忆地图的重要性,这些记忆地图中的节点(八景、十景等)不仅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风土聚落往往也因为这个称号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使得它们能更好地进行保存。如花东镇港头村原有八景:三水朝北、冬谷朝歌、睡狮听鼓、犀牛望月、社坛独钓、松满归鹤、双坑隔社、南塘古寺。但由于日寇破坏,填坑造田等原因,特别是“文革”期间在“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之下,很多文物景点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大部分特色景点基本不存;新时代下,这些重要节点的构建也同样重要,这些景观节点的重新建构可以复活记忆地图,以文化的力量对传统村落物质形态上的缺憾进行补足。(4)保有当地居民及生活方式。要保存一个传统聚落的活力,除了要保存其物质形态即传统民居之外,还应重视其文化形态即生活在其中的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所带来的当地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乡音乡俗是构成完整传统聚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要对传统聚落进行保护,当地居民的在地比非常重要,通过同济大学阮仪三老师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历史街区的人口保有率只有维持在60%左右,才能基本保证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活结构和方式不被破坏,同时原有居民的保有率又可以满足现行国家居住标准和现代生活标准[8],因此保有当地民居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保有当地居民居住在本地而不外迁呢?一个是本地自信,让当地的居民意识到自己世代所居住的聚落的文化价值,激发他们内心的本地自信和对家园的热爱;一个是提高生活条件,在原有的传统民居中改善室内环境,加设适应当代的硬件设施,如空调、厨房、卫生间等,方便生活所需。
4结语
粤系作为岭南地区最重要的民系之一,为古代中原汉人南迁至此,与当地百越族融合演变而来;其文化内涵深远,历史发展悠长,保存了大量古汉语和古文化基因,并投射到粤系的风土建筑之上。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内容,作为优秀的历史遗存,都应该得到仔细的保护与严谨的更新。这些保护与更新应建立在“原真性”的原则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和而不同,与古为新”的岭南新风土建筑。以上的论述,不管是策划运作层面的策略总结,还是设计和操作层面的经验归纳,都是笔者关于保护与更新理论和实践的粗浅观点,难免以管窥豹,而更加成熟全面的应对策略,亟待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相关各专业同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徐粤 单位: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