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苗族建筑元素的构成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贵州高原山高坡陡的环境下,如果还继续沿用底层全架空的干阑房,势必要占田地,苗族人民为了解决这一居住在山坡山的难题,采取了在斜坡上开挖部分的土石方、垫平房屋后部基地,然后用穿斗式木构架在前部作调整,形成了半楼半地的“吊脚楼”;这种形式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占地等许多方面,都优于其它建筑,因此,得以沿用至今。
独特的“半边楼”
苗族干阑民居俗称吊脚楼,当地人称之为“楼房、半边楼”,盛行于贵州的黔东南和黔南地区。其建筑形式有两种:一为建筑在平地的吊脚楼;一种是在斜坡上的吊脚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半边楼”,是苗族干阑的典型,即半干阑。“半边楼”又以黔东南雷山县最为代表性,建造的水平比较高,发展也比较快,且分布非常集中,是其它地区所不及的。在贵州的大山里,山地斜坡比较多,最适合建筑吊脚楼,因为费工少,而且效率也比较高。所谓“半边楼”,就是将房屋的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于坡崖上,有的部分也可以以石头垫起,高差1到2步。建筑多为一字形,以3间和3间带岩角为多。苗族所谓的“岩角”就是大致约半个开间大小,设于端部,近似于偏厦,上部屋顶接正面屋坡转至山面,因以得名。半边楼一般架立于陡坡之上,前坎后崖,房屋侧面设置道路。底层都设于半楼部分,有单独的侧门与外界联系,同样内部也有一角附崖设置蹬道与居住层连接。居住层中间为堂屋和退堂,前边为卧室,后面为火塘、厨房。这种半边楼不像全干阑建筑,将生活完全架离地面,而是将生活层中很重要的一半,如火塘,厨房和储藏间安置在夯土上,而卧室一般都放置在架高的木板上,使整个卧室不论在采光和通风上,都比其它的干阑建筑更有优势。阁楼层为贮藏及谷仓,大多不设间隔,有的为半开敞,有的为全开敞,就算四周封闭,前后也开着窗,这样就使整个阁楼空气很流通,风干和贮藏粮食也就更为合理。可以说,半边楼是全干阑在山地创造发展的独特形式,较之全干阑住宅有更多的优势(图1)。
坡屋顶
屋顶是苗族民居的一大特点。苗居比较喜欢采用歇山式或悬山式的屋顶,坡屋不大,但出檐较深,屋面屋脊有举折、生起向心、落腰等做法,曲线十分流畅,而且彼此相互呼应,使屋顶成为建筑造型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尤其是苗居的歇山式屋顶,具有浓烈的当地特色,形式多样,不拘程式,有的古朴无华,有的优雅别致。这种屋顶样式,被当地人民视为高贵吉利的象征,与“三间二磨角五柱丈八八式”相结合,成为了苗族最高级的居住形式。因此,尽管在许多房屋中,即使条件不允许,人们也尽量某个山面作歇山,另一面则作成悬山,成为一种混合式的屋顶。或者正面前部两屋角起翘作半歇山,另一山面作半悬山。因此非常具有当地特色。同样,在房屋的屋脊,也非常具有特色。屋脊大多是以小青瓦垒脊,两端加厚微翘,中花多以瓦垒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中花及两侧饰以灰泥塑雀鸟,或者涂以白色,点缀在屋面,逼真动人。苗族这种屋面饰鸟的做法,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装饰手法在苗族得以保存,作为建筑历史的遗证,难能宝贵,它其中的美学机制,耐人寻味(图2)。
穿斗式构架
苗族传统干阑式民居均为穿斗木构架(图3)体系,这也是南方民居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苗居的构架独立性很强,因为穿斗式有较多密集的榫卯拉结合和柱枋穿插的做法,立柱也比较多。这种构造特点是以柱和短柱(当地称之为“瓜”)承檩,檩上承椽,柱子直接落地,瓜则承于双步穿上,各层穿枋既有拉结的作用,又有承重作用。每排的构架在纵向由檩和拉枋连接,柱脚以纵横方向的地脚枋联系,上下左右联为整体,组成房屋的骨架。在黔东南的“半边楼”穿斗架唯一不同的就是,前半部分的柱子落脚长,后半部分落脚短。苗居的构造基本形式通常为5柱4瓜或5柱4瓜带夹柱。夹柱即是前瓜伸长落地的柱子,伸长不落地而支撑与露面穿枋上的则称长瓜或者跑马瓜。长瓜的应用很灵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夹柱的主要作用就是形成退堂的空间。在苗族民居中,中柱崇拜是建房中最重要的事情。苗族半边楼的中柱,具有神圣吉祥的含义,从选择中柱,到砍伐、制作,都有各种习俗规定。黔东南地区的苗寨,人们尤其崇拜枫香,号称“祖母树”,枫树结子,有人丁兴旺的象征。因此用枫树做中柱最为吉利。在苗族中,人们崇尚“八”的数字,有“床不离五,房不离八”的规矩。尤其中柱以高“丈八八”为大吉大利之意。一些所谓的求平安的灵物如“栽竹花”、“砍板凳”、“保家坛”等皆绑于大梁上或中柱上。外挑吊柱下的垂瓜也是苗居装饰的特点,垂瓜形式丰富多样,象征着多福多贵,雕刻手法也较为简单明快,在立面上也具有了层次感,成为苗居的装饰较为精彩的部分。
退堂与美人靠
退堂,是由堂屋退进一步或两步,并与挑廊的一部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半户外空间。它既是一个堂屋的缓冲地带,又是一个向曲廊过渡的区域。室内室外相互融合,也是苗居的一大特点之一。退堂靠边常设置美人靠,并简单加以装饰,有的在前部增加披檐,就此扩大空间,变成一个方正的空间,夏天在此纳凉,冬天在此晒太阳,尤为舒适。退堂因此成为苗族人民生活中最有生活情趣的地方,他们在此休息、晾衣、交谈、干活等,特别是苗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欢在这里吹芦笙、对歌、谈情、刺绣,别有一番民族风味在里面。在苗居装饰中,退堂是全宅装饰的集中部位,边侧设美人靠为最显著的特点,苗族称之为“安息”,为苗族姑娘们梳妆打扮的地方。美人靠挡板和脚撑雕镂简单几何纹饰,制作也较为精细,再加上垂柱的吊瓜形式多样,使整个退堂显得朴素且不失活跃。每逢举行活动,姑娘们身穿色彩艳丽的苗族盛装,佩戴闪闪发亮的银饰,使得建筑生动感人。华丽与素朴相映成趣,建筑与人互为衬托,人因建筑而增色不少,建筑因人而添色许多。退堂上部有的还设置天花,使得空间更为完整。此外,檐板挑枋也常雕刻纹饰,如刻齿纹、蝉肚纹等;门窗的装饰纹样也较多,大多作镂花几何纹样棂格,窗户后面用糊贴白纸,衬托出花格十分醒目,简洁大方,少而精致(图4)。
寨门与入口
苗族的村寨,都建有精巧玲珑的寨门,有的还不止一个,如雷山县郎德寨就有上寨门、中寨门、后寨门之分。寨门是一个苗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苗家人迎送宾客的地方,它与吊脚民居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山寨的特色。山寨门主要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重檐悬山青瓦顶或单檐悬山青瓦顶。在寨门旁,常种植风景树,树下左右设置“美人靠”,供人们休息聊天用。寨门一般面宽3~4m,进深2~3m,高5m左右,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入口是一宅的门户,苗居常有3种处理方式。第1种是庭院式躲在院口单独设置院门,这是过去苗族比较富裕的人家在吊脚楼外面修建的围墙院门,其形式比山寨门小,但机构相同,地板铺上木板,高2m,面宽1m。但这种院门比较少见,仅在雷山开觉寨有一处,已有损坏。第2种是在外廊端头接见披屋式大门,进行了简单的雕饰处理。第3种是在山面设置入口,沿外挑曲廊转至正面退堂处大门,形成一种独特的入宅方式,入口的处理使得整个建筑格外生动活泼,与整个民居共同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5)。
水上粮仓
粮仓,苗语称为“扎刚西”,是苗族人民以往为了储藏粮食,主要是可以防鼠、防虫蛀和火灾,同时保持粮食的干湿度,他们在居住附近的高坡、水塘、河边修建的封闭比较严实的小吊脚楼,一般这种吊脚楼只有6~7m2,设有小门,并有一平台。人们进仓取粮,只要搭上楼梯就可以了。苗族人民对修建粮仓特别重视,除了防虫害、防潮之外,在用材上十分考究,一般都用厚杉木来做木板。在距黔东南雷山县的大塘乡苗寨,那里的“水上粮仓”(图6)最为著名。这些古朴的粮仓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就建立在这个村寨的中央的低洼处,排列整齐,十分牢固,水塘中约有30~40cm深的水,使粮仓与陆地隔断,这样就比较安全。这里的水上粮仓一般都用青石块垫基脚,6根木柱置于石墩上。粮仓大约高3~4m,在离地面1.5m处,有横枋将6根柱子连起来,再铺上木板,而屋顶大多用杉树皮或者青瓦覆盖。除了水上粮仓,苗族地区还有“坡上粮仓”,一般也都集中在坎坡的路边,这种粮仓一般上面囤积粮食,下面就可以堆积一些肥料及劳作的工具等。(本文作者:李祁、张伟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