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个性化教学探讨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创新型国家的教育战略举措。其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极大撼动原有的培养模式。针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知识共同培养的模式,通过教学过程中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抓手,并与服装设计教学中提倡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相互融通,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服装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通过个性化的课程改革举措,为培养学生全方面能力综合发展,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依据。

【关键词】双创;服装设计基础;个性化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设计感及独特性需求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国内服装企业由过去传统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小作坊逐步发展成集面料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作、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而《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服装设计基础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从事服装设计相关工作的基础技能。各个学校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模式的同时,学生缺乏市场意识和原创精神是不得不正视的教育问题。因此《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高等学校顺应时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1课程现状分析

1.1课程设置改革现状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高职院校更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设置具体教学内容。但受教学方法灵活性不高、教学场所单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闭门造车,要么款式设计老套,缺乏原创精神;要么过于注重个人想法的表达,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创新型国家教育战略举措。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扶持下,《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已初具雏形。如以项目化形式设置教学任务,每节课按企业某个实际需求设置相关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企业实际任务达到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强化了市场需求在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目前市场所需、企业所求,对于学生适应未来职场要求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虽然适应了市场大众化的需求导向,但相对有限的实践课时对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较为有限。

1.2教学团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现状

教师是学校教授学生的主力,教师创新创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出来的高学历人才,理论知识扎实的同时,很多教师并未真正长时间深入市场一线从事相关设计工作,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实战能力,而外聘教师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缺乏服装的文化知识和传授能力。同时长期市场化的工作模式,对于创新型能力的培养也较为有限。因此,针对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改革,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自愿利用假期及休息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技术理念更新情况。但这种阶段式的短期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实践能力并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更新,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深度实施以及教师双创背景下素质能力的提升还是不够的。

1.3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具有“艺术、工程、文化”三个方面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实践环节不仅仅局限于效果图的绘制,流行和市场的把握、设计思想与工艺结构的表达均是双创背景下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目前高职《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基本均设有相关实训课程,如课堂实训或集中性实训环节等,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但课程实训的重点多在学生设计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设计是否切合市场需求,设计作品能否实现等问题往往不被教师及学生重视。所以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普遍缺乏市场意识,不会针对品牌定位与市场行情进行产品的开发,忘却了服装的具体功能和商品性。出现“画的好,做不出来”或“有创新,没市场”的窘境。

2个性化课程改革举措

2.1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大多附有相关实训课程。院校应充分利用与高校合作的服装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企业实训,感受市场氛围,提升实践能力。还可开辟“企业家课堂”活动,请成功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走上讲台,向学生介绍专业经验,分享创业的心得。这种学习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服装设计基础公司工作模式,并通过和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行学习,开拓视野。改善服装设计基础行业更新换代快,科技变化飞速,在校学习《服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现代服装企业所需实际要求不对应的现状。为学生作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将来自主创业打下铺垫。另一方面还可打破学生思想上对创业的神秘感,打消学生心理上对创业的畏惧,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2.2互联网+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微课程、信息化课程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对高校相对于较宽泛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而信息化课程记录45分钟课堂教学,更是对微课学习的强化与补充。学生利用互联网“服装设计基础”微课和信息化课程的学习可以快速有效的接触不同高校不同教师对于《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讲解,思维更加开放,学习更具针对性。弥补了《服装设计基础》实践学习地区化时尚差易化以及教师本土化的弊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高学生设计创新水平,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3团队项目化学习推进学生创业合作能力

创新创业离不开团队协同合作的力量,而这恰恰是目前《服装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最易被忽视的一点。团队项目化学习是指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要求、教师的指导,安排学生团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内容。这其中教师的合作及学生的合作同样重要。教师的合作体现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并不是学生单一设计、绘画能力的培养,它与服装结构、市场营销等课程密切相连。这就需要由两到三个专业教师同时指导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性、整体性。而学生之间的合作则体现在企业项目化的教学内容,主要由设计和生产两部分完成。就设计而言,需要前期调研,并结合流行趋势和品牌特点确定主题,进行新品开发。而这个过程需要企划、设计、制版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不是仅靠个人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有不同特长的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这种合作式学习是对学生日后创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有力手段。

2.4结合学生职业规划推进创新创业能力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本身涉及内容较广,包含设计、企划、工艺等多方面内容,且与现代互联网+的经济形态结合密切。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满足日后创业所需。教师在具体的课程能力培养中,要将本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现代服装产业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改造等内容进行密切结合。根据不同学生能力侧重及职业规划,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为主线辐射其它相关技能的模式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学生“一技在手、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3结语

双创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双向培养,《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应结合服装设计专业性质及学科特色,从校企合作、互联网资源整合、教师团队结合以及学生自身职业规划等角度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通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以点带面,从而进一步促进服装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学琴.对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78-81.

[2]余世文.大数据视域下的民办高校设置“互联网金融”本科专业的探索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1):81-85.

[3]王东.微课应用的现状与对策[J].云南教育,2018(3):36-38.[4]陈伟.试述对微课的认识[J].教育现代化,2017(12):136-137.

[5]谭轶群.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3):90-92.

[6]高维亮.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8(3):173-175.

[7]孙伟.河南农业大学“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3):37-40

作者:李卉 严加平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