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太极服装设计中视觉传达系统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太极服装设计中视觉传达系统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太极服装设计中视觉传达系统研究

〔摘要〕视觉传达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最为直接的方式,它与许多学科相互交融,太极服装自然不离其中。文章从太极服装的色彩、面料、图形、款式等视觉传达系统出发,分析其视觉系统中所蕴藏的太极文化,从而总结出太极文化内涵与太极服装视觉系统相融合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太极文化;太极服装;视觉传达;视觉传达系统

1、视觉传达与太极服装的关系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服装作为太极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是视觉传达太极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它应兼具符号性与艺术性,但现阶段的太极服装概念还只停留在太极相关运动时的穿着展示。人们对于太极服装的印象不应仅局限于太极运动等一系列侧重运动功能性的服装,专家对于太极服装的设计研究也不应仅关注服装形式美感上的简单分析。太极服装理应是包容性的,不仅包含太极拳服装等具备运动功能的服装,还应该囊括具有太极文化理念传达的服装。所以,太极服装的视觉感官需要既体现出太极运动者的面貌,又凸显出太极文化人群的精神,让太极文化无声中润泽世界。当今社会中人们交流需要相通的语言,然而按照全球文化融合的速度,如今的语言文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因此另一种交流模式产生了,那就是“识别、理解、沟通”这种视觉交流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迎合了社会的发展。如今,对于“视觉”上的东西,人们通常更易于给予关注,视觉上的沟通从而达成心里共识①。因此,太极服装的色彩、面料、图形、款式等视觉传达系统都值得深入研讨。

2、“阴阳和合”太极服装的色彩构成视觉系统

人们对服装的最初印象感知是从视觉色彩开始的,而对于色彩的神秘感觉,恰恰是太极服装文化传播的重要视觉传播途径之一。儒家和道家是太极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历代君王均偏爱采用“外儒内道”的太极思想作为治国的精髓准则。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需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积极进取的阳刚之气,故而为阳。老子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曾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故而为阴。《说文解字》中“阳”字的解释为“高明也”,从字面意义理解,最高的为天,最明亮的是太阳,阳代表光明的、刚强的、热烈的、外放的,因此为白色。“阴”则代表阴暗的、柔和的、内在的、安静的,因而为黑色。《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古人所指玄色就是黑色,黑为一切彩色的止熄,道家择黑色为崇高的色彩崇拜,为“道”的象征②。就太极“阴阳”哲学思想而言,黑白二色阴阳和合,最能代表太极文化。另外,众多太极相关图形也为黑白二色,故而太极服装的主流积淀色彩理应为黑白二色。然而,在现代太极服装中,色彩已经变得更丰富艳丽。太极运动作为国际竞赛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其演出服更是强调反差,大量采用玫红、深紫、翠绿、宝蓝等色彩。从表象上看,虽融入现代色彩元素给人面目一新的视觉新感应,但是这些太极服装对色彩内涵的探究不足,并未将太极文化底蕴完美地融入其中。

3、“含蓄意境”的太极服装面料风格视觉系统

太极服装对于衣料也大有讲究,传统的太极服装本着“遵循自然,含蓄意境”的思想内涵,采用纯天然面料,使得着衣者动则行云流水,静时伫立如仙。太极文化审美更偏重个体的感性体验,并追寻“境生于象外”的玄妙意境,以“有无相生”的睿智豁达影响着太极服装的艺术形象,在面料风格设计表现上更突出率性施展、气韵生动,强调灵性感悟和意蕴。因此,太极服装面料应以飘逸柔软,质地细腻为主要风格特征。本着太极高深的意境,面料色泽也需呈现柔亮的哑光色,才能使得太极文化人群超凡脱俗。常见的太极服装面料种类繁多,常见的天然面料中以棉麻为主,较华丽的面料为丝绸、贡缎等。如今新型面料层出不穷,大量的面料被太极服制作厂商挖掘出来,如舒适透气的羽纶棉、飘逸轻薄的丝棉丝麻等混纺面料、便利打理的高弹麻面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供消费者挑选的面料也将与日俱增。

4、“隐喻润泽”的太极服装图形视觉系统

图形不仅是指在平面上表现出来的图形,还囊括器物或其他物体形状及其表面上的纹样、装饰和民间艺术的方方面面等。图形语言形象简洁,它不同于语言和文字的抽象,需要首先通过眼或耳,再传到大脑进行分析、判断、想象,作一系列理性行为。它直观地通过眼睛直接进入大脑进行判断,无须分析和转化,属于感性行为。人类的视觉感知方式是相同的,其视觉感知效果不会因地域或语言差别而改变,因此图形语言能够跨越时空、地域、文化等障碍,具备强劲的传载信息功能,具备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内容表达精准的优势。综上所述,图形语言具备视觉形式丰富、涵盖多途径应用的特点,在当今太极服装设计的视觉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太极服装中的图形设计基本为中国传统图形。中国传统图形是几千年来根据不同朝代人们生活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始自原始彩陶,历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汇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它们彰显着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面貌和特色,是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文化种类的重要特征④。太极服装中较为常见的中国传统图形大致有两类。其一,精神向往类;这种图形通常以浪漫具象的外观隐喻太极服着装者对精神世界的美好追求与向往,如“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佳名唤作百花王”(牡丹)、“岁寒三友”(梅松竹)、“四君子”(梅兰竹菊)等等,是现阶段太极服装图形中应用最多的一类。其二,文化寓意类;这类图形介于抽象和具象的相互转换之间,寄意延展祥和康健、欣欣向荣的社会文化概念,如“龙凤呈祥”“十二章纹”“四神四象”“阴阳太极图”“太极八卦”等。这类图形不仅能最直接地体现太极文化内涵,而且也是目前太极服装图案设计中最值的发掘的一类。

5、“虚实相生”的太极服装廓形款式视觉系统

虚实关系属于太极文化艺术美的重要范畴,与太极的阴阳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阳”代表凸出的、外显的等意,而“阴”则代表凹进的、隐藏的等意④。“虚实”主要关系表现在“虚实相生”中,“虚实相生”为太极服装艺术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这种美讲究意与言与神之间的融合、韵与形之间的融汇,将着装者的太极文化气韵与精神追求包含在其服装意境之中。太极服装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服装与人体部位无须保持高度贴合。与此相应,古代缝工在太极服装制作过程中凭借直觉这种模糊概念表现出来的“适体”中呈现了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并非精确的“理性美”,平面裁剪的方法较为适用于这种美学追求,因此,通常在太极服装裁剪中应用最多。太极服装平面裁剪廓形中的首要接触支点为肩部,它承受着整个上装,使得人体与面料之间空间较大,并使内外空间连通,较为宽松,在宽袍束袖、御带临风中传达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物我相融的含混之境。因此,太极服装廓形飘逸,长袖长裤,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着衣者伫立之时具有“虚”的张扬,在视觉表现艺术里不着迹象。临风而动之时,宽衣袖顺势而行,看似朦胧美中又呈现出一种宛似自然界律动的强劲骨感,这便是具备太极文化底蕴的“实”,临界之间,动静相宜,虚实相生,亦阴亦阳,超逸灵动。太极服装视觉传达系统中的文化展出一种精致生活,一种对物质本身的尊重理解和敬畏。因此,太极服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系统与太极文化的结合尤为重要,通过有限的意象来喻示无限的意韵,这是对太极服装视觉美学的升华,更是赋予其更深远的含义。

注释:

①胡晨.视觉传达在T恤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4.

②舒坤尧.管窥道儒释对中国古代色彩文化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4(18):117-118.

③熊德天.浅谈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重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03):36-37.

④罗铭.对“阴阳”思想与现代设计艺术关系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11):27-29.

作者:周少嫄 蔡凌霄 单位:东华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