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服装设计推动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服装设计推动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影视服装设计推动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摘要】中国影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影、都市剧的大量涌现,使影视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作为影视产业中重要“道具”的影视服装设计,不仅能够塑造鲜明的影视人物形象,渲染影视效果,烘托故事情节,同时也促进了服装产业的发展变革。本文从影视人物服装造型对时尚流行趋势的导向、时尚电影对服装品牌的推广作用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影视服装设计推动服装产业发展的现象。

【关键词】影视服装;时尚电影;流行趋势;服装产业

前言

电影作为传媒产业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它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直观而迅速地切入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电影和都市剧的灵感往往来源于创作者对社会真实生活的感触,因此,作为对这种艺术的接收者,也就是观众而言,很容易从自己所喜爱的影视人物角色中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感染、暗示、说服和模仿是大众心理影响的基本方式[1],而影视服装设计作为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也随着特定人物的角色深入到人们的心里,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日常服装的选择。电影或电视剧中的角色人物形象引导着大众的审美变化,引领着流行趋势的发展,因此,影视服装设计与服装设计、服装产业以及人们对于服装的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影视服装设计对服装流行的影响

在1985年的电影《寻找苏珊》(DesperatelySeekingSusan)中,主人公苏珊被塑造成了一个“吊儿郎当、任性放荡惹是生非的新潮朋克女郎”。影片以众人寻找“苏珊”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深刻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因信息时代到来,生活节奏加快而倍感压力的人们的心理现状。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在幻想与现实中焦虑地活着,苦闷、无处宣泄的欲望使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时,影片中的“苏珊”则是在抽烟、喝酒、跳舞、吃霸王餐……在无拘无束地活着,为荧幕前的观众展现着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态度。笔者认为,在此影片中,“苏珊”被隐喻为冲破枷锁、自由、朋克的代名词,为当代年轻人指出了一条道路。影片播出后,“苏珊”这一人物角色深受当时年轻人的追捧,人们竞相模仿,模仿苏珊的生活态度,也模仿她的穿着打扮。麦当娜饰演的苏珊,身着蕾丝混搭宽松西装、黑色翻边的皮裤,或者外穿机车小皮衣,内搭紧身胸衣,并且搭配着造型夸张的项链手链,蓬松的卷发以及抢眼的红唇。影片的成功上映使苏珊的这种朋克风格直接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时尚潮流,导致当时朋克风盛行。在中国,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影响着服装流行的演变。在电影《花样年华》和《色戒》中,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以及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将东方女性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花样年华》为例,旗袍元素贯穿了整部影片,26款做工精美、花色别致的旗袍随着剧中故事情节的推进,一款款步入观众视野,勾勒出一个女人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旗袍独特的高领、圆襟、十字袖、过膝造型,以及随着场景切换而变换着的不同色彩与图案,不仅完美描绘了苏丽珍作为一个东方女子的古典气质与婉约风韵,也成功演绎了一段在相逢恨晚的花样年华里无望的错恋。2000年,《花样年华》成功上映唤起了人们对旗袍的记忆,很快在内地及香港地区掀起了一股“旗袍热”,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争相模仿,导致许多服装厂商大量开设旗袍加工店,整个中国服装流行迎来了一股怀旧风潮。演员因为有故事情节的加持和人物形象的美化,使他们能够轻易引导时尚潮流[2]。相比时尚杂志的平面宣传模式,服装在电影电视剧中三维立体、全方位的展现,再配以独特的故事情节渲染、角色人物情感的烘托,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触碰到服装设计的灵魂,而剧中角色的穿着更能成为观众对日常服装选择的依据,从而促进消费。

二、中国时尚电影的起步

1905年,由中国艺术家第一次尝试独立拍摄的摄影片《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起步;1958年,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自此之后,青年创作者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极大地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发展。中国影视产业在20世纪飞速发展革新,21世纪已经达到成熟,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影视产业也和时尚风潮进一步结合,产生了和时尚息息相关的“时尚电影”种类。《时尚先生》作为中国内地第一部时尚电影,于2008年5月16日在全国上映,标志着商业时尚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影视种类进入了观众的视野。影片中奢侈品牌的贴片以及所传递出的前沿时尚、精致优雅的生活理念,成为这部电影中最大的亮点,取得了同期上映的国产影片中票房排名第一的佳绩。同时,影片中奢侈品牌的加盟以及品牌与影片所取得共赢的效果,使电影制造商和时尚品牌公司看到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即时尚品牌为电影提供服装或配饰等新型产品,穿着在影视角色身上,借助角色个性魅力以及影片故事情节为产品润色,使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更为深刻地印象,从而促进销售;而电影制片方不仅可以借助品牌的广告植入赚取高昂的“广告费”,降低电影拍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剧中人物的服装或一些道具的经费。

三、时尚电影对服装品牌的推广作用

《时尚先生》影片的成功为影视界和时尚界描绘了一个“共赢”的蓝图,从而使时尚电影产业蓬勃发展。自2008年后,大量的时尚影片涌现在观众的面前,例如2010年4月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版)、2010年11月上映的《爱出色》以及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都是此类电影的代表。在电影《爱出色》中,爱马仕(Hermès)、古驰(Gucci)和范思哲(Versace)等时装品牌的加盟,使影片一跃成为“年度第一时尚影片”。以爱马仕为例,再整场电影中,爱马仕品牌一共出现了6次,其中,出现爱马仕的服装或者爱马仕的品牌商标的镜头转换次数为10次,出现在剧中主要角色人物对白中的次数为2次。爱马仕的丝巾元素同时也成为了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道具,丝巾的颜色、图案以及佩戴方式将剧中人物的时尚气质以及内心情感塑造得更为饱满鲜活。在帮助影片获得较高评价的同时,爱马仕的品牌也借助剧中人物得到了推广,新款服饰、丝巾在中国地区热卖,获得很好的销量。相对于早期的时尚电影而言,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更是将故事情节与时尚品牌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14年,政府加大了反腐禁奢的力度,因此,2014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降约1%,总额降至1150亿元[3]。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关注,扩大销售,更多的奢侈品牌开始投身于借助影视传播的宣传方式。在2014年7月上映的《小时代3:刺金时代》中,剧组结合剧中情节,把镜头直接转入了意大利罗马的芬迪(Fendi)旗舰店。具Fendi首席执行官彼得•贝卡利(PietroBeccari)采访时说:“《小时代3:刺金时代》剧组选中了芬迪品牌服装,在罗马的店铺中拍摄了近三天,因此,中国的观众们一定会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注意到Fendi。”芬迪服装品牌不仅为电影成功塑造了一个奢华醉人的时尚派对,同时也为自身做了很好的宣传。在《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后,意大利罗马的芬迪(Fendi)旗舰店一时成为中国年轻游客的“热门景点”,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产品销售。根据时尚电影的发展可以推断出,时尚产品成为了电影的另一看点,有其自己的关注群体,电影制造商和服装产业的合作运营模式使时尚品牌借机推广了自身的服装产品,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因此,时尚品牌借助电影、都市剧的宣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促进着服装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塑造了大量的明星、大量深入人心的影视角色,同时也促进了服装设计产业的发展。电影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动态的传播方式扩展了商品消费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在观众心中形成了更具价值的表现形式。探索二者实现“共赢”的策略,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也可以让服装品牌和影视产业彼此交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张秋平.表演艺术中的时尚[J].剧影月报,2007(5):57.

[2]陈双双,郑广泽,孟秀丽.基于影视服装的服装流行文化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7(3):35-37.

[3]《海外视野丨小时代里有大买卖》,腾讯财经,2015,

作者:秦小童 单位:燕京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