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服装设计专业二维造型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服装设计专业二维造型课程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服装设计专业二维造型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二维造型课程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其它大类基础课程一样,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设计技能和职业规划能力。本文通过从二维造型课程的传统模式进行深入认识研究,针对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二维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拓展。

关键词:二维造型;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一服装设计专业的特点

服装行业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支撑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高达250余所,艺术类院校报考的学生热情依然高涨,始终高居不下。教育部正式发文从2020年起,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不再组织校考,统一使用省级统考成绩。那么会不会出现优秀的设计院校生源更强,弱一些的院校生源更弱的局面呢?如此看来,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加工大国,但却不是设计大国。我国有着全球众多的服饰贸易订单,有着数以万计的服装加工工厂和制作工人去消化这些订单,然而大多数订单却是被动加工,自主设计很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迫切需要独立创新的设计来改变服装行业的现状,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就会出现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窘状。

二二维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二维造型主要是“维度”的概念,相对于“一维”的长度,“二维”多了一个宽度的概念,也就是长度和宽度形成的一种面形,这种面形主要是“平面”。二维造型在服装设计中以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为主,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服饰图案绘制,或是服装面辅料的设计创作,都不离开点、线、面这三大元素的排列组合[1]。

(一)点的应用

点是构成元素中最小的单位。与几何学中的点只有位置不同,二维中的点既有着几何形态的三角、方、圆的规矩,又有着自然形态的千变万化。二维中的点是有大小、有位置、有形状、有面积、有厚度的。它在服装中的运用是最常见的,如纽扣、领结、口袋、服装配饰、面料印花图案等等。

(二)线的应用

线是点移动所产生的轨迹,有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给人一种简单、稳定的感觉,而曲线则多了几份柔美和随意。在几何学中线只有位置和长度。而二维中的线既有位置、长度,又具有宽度和厚度。在服装设计中线可以是造型上的线(如结构线、分割线、装饰线等);可以是工艺表现的线(缝合线、褶裥、嵌线等);可以是服饰品表现的线(腰带、围巾、挂饰等);还可以是辅料表现的线(拉链、绳带等)。

(三)面的应用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在服装中,面常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直线形的面,圆形、椭圆形等曲线形的面和自由曲线构成的随意形的面而存在。服装中的面既具有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又具有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在实际运用中常常通过改变面的形状、面的大小、面的虚实、面的表现形式(如服装裁片、服装图案、服饰品、工艺手法等)来进行设计[2]。

三传统二维造型课程的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二维造型课程的特点

传统的二维造型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强调手绘这项技能。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模式注重笔头功夫,培养的学生手绘功底扎实、造型准确、设计技巧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已经远远超出原有模式,文化形态下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意成为了主流。对此,目前传统的二维造型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市场的需求,改革刻不容缓。

(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服装设计专业的二维造型教学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阶段。教师往往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将本课程上成了技法课而非认识课。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手绘经验的积累,但往往限制了学生设计思维方式的培养,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造型审美能力,设计的作品往往呆板无新意。实践中受到这种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忽略了对事物的思考观察,一味地去抄袭和借鉴现有的作品,缺乏造型的研究,缺乏创新思路,缺乏整合设计作品的能力,这就注定了学生只会动手不会动脑的结果。

四二维造型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拓展

二维造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打开艺术和设计之间的一把钥匙。无论是后期服装廓形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设计、图案设计还是展示设计,都离不开二维造型的基本元素。因此,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成为了打开设计之门的关键,而学生的热爱程度、接受程度、学习扩展程度则是重中之重。下面本人就本门课程来谈谈新的想法和思路[3]。

(一)二维造型课程改革思路

二维造型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而大一新生生活阅历浅,对于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训练提升是这门课程的关键。在切入课程知识点时,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以时下的新话题、新科技、新时尚元素为出发点,确定好主题元素,通过尝试新材料、新手法来完成设计[4]。

(二)服装设计专业二维造型课程的拓展实践

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拓展训练尤为重要。在前期的二维造型课程中,已经就线条、色彩、纹理、材料等都进行了训练。本次拓展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第一,结合地域文化来进行设计训练。我校地处广西桂林,以“桂林元素”作为灵感来源进行二维造型课程的综合训练再合适不过。“桂林元素”可提取的范围很广,不仅仅只有我们熟知的山水文化,而且还有美食、建筑、民俗文化等。学生在选取桂林元素时,首先需要对所选元素的形态进行点线面的分解转换,在转换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构成形式进行重新组合[5]。其次,需要对所选元素进一步地精简,具备单纯化或者意象化的特点来进行创作,以获得超出自然的效果。再次,可以通过联想对所选元素进行变形创作。毕竟联想作为创作源头在本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二,学习本课程的为大一新生,他们刚踏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既新鲜又陌生,既兴奋又紧张,对于大学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本次课程以“我的大学印记”主题作为切入点,选取一件白色T恤作为载体来进行拓展尝试。最终以主题秀的形式在服装T台上进行展示。这个主题的确定能够唤起同学们的共鸣,学生兴趣浓、动力强,就能更好地将二维造型课程知识点用于实践中。“我的大学印记”可选择的设计元素很广泛,学生在设计时不受制约,能够更好地锻炼创作联想能力。主题秀的设计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学生的参与度高,在快乐中学习,最终拓展效果良好。

五结语

二维造型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系统化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若能通过一些自然事物、大师作品、现有图形等来引导学生寻找认识服装造型的方法,并通过结合多种材料和色彩的搭配组合方式,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扩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方式,达到为后期服装设计专业课打基础的教学目的[6]。由此可见,未来教学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硕.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思路[J].高教学刊,2017(12):96-98.

[2]周慧赢.高校美术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89.

[3]陈倩倩.浅谈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电脑迷,2018(12):85.

[4]郭静.浅析构成艺术课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9):106-107.

作者:苏烨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