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绿色时代安全性服装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绿色时代安全性服装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绿色时代安全性服装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生态绿色时代对服装设计的要求,对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开展创新研究。通过对服装安全隐患确定,对安全因子、色彩及面料的选择,以及对其服装造型进行设计,从多个角度分析安全性服装的设计策略,反映出在生态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在整个服装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在服装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安全性服装设计与生产必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态绿色时代;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当前服装行业的设计者们针对服装风格进行了不断的突破和创新,对于同一种设计风格也不会过多停留,但生态绿色时代下的安全性服装设计理念却成为近几年来服装行业的主要设计主题,同时也成为备受设计者喜爱的设计方式。在生态绿色时代下,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可以快速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并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1]。安全性服装通常指具备一定防护功能的服装,人们通过穿着安全性服装可以有效消除外界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始终将安全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对服装的质量以及采用的技术手段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安全性服装设计前,首先应当明确绝对安全性服装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对服装局部安全进行设计,才能在人体处于绿色生态环境时将其中不安全因素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低的范畴。在生态绿色时代下,服装设计的安全性作为最为突出的因子,将会影响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2]。安全性服装设计则可看作是将艺术与技术、功能与形式达到平衡且充分融合的设计。因此,本文将基于生态绿色时代,对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进行创新研究。

一、新型安全性服装的安全隐患确定

在对生态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前,应当对应用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安全性服装设计首先应当作到以人为本,以此作为本文确定新型安全性服装的设计原则。服装设计中安全隐患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服装本身固有的安全隐患,一类是外界对人体产生的安全隐患。两种类型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物理、生物、化学三个方面因素造成。表1中包含服装设计中常出现的安全隐患类型及对应实例。根据表1中的不同安全隐患分类可以看出,在对服装进行安全性设计时,安全隐患一方面是选择材料本身固有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服装加工过程中引发的[3]。安全隐患是直接影响服装设计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得出,在生态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应当遵循不同服装用途的相关标准,例如GB/T13640-2008《劳动防护服号型》、GB/T17956-2000《防尘服号型》等。因此,进行安全性服装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加以研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服装的安全程度。

二、安全因子选择

针对不同安全隐患选择对应的安全因子可在服装中有效消除人体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的隐患威胁,并为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首先,对安全因子进行分类,一类为明显安全因子,例如荧光条、反光条等;一类为不明显安全因子,例如耐高温纤维、防火纤维材料等。在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中,通过将不同类型安全因子相互叠加,可以有效避免人体在特定的环境中面临的安全隐患。例如,在交通道路运输中,运输人员服装可配备明显的反光条结构,提醒附近人员,并在第一时间看见穿着带有反光条结构服装的人员,保证交通人员安全;安装全球定位装置的服装可以有效对儿童或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等特殊人群实时监控,防止其走失。同时确定安全因子后,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始终将服装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并保证服装的方便性和实用性。通过将明显安全因子表面积及质量缩减,可实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常穿戴,不仅可以有效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同时还体现服装的实用和美观[4]。应当注意的是,当在服装设计中增加新的安全因子时,可能随之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安全因子的选择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原则上只要保证设计时安全因子的防护作用大于安全隐患的威胁作用即可应用到服装设计上。

三、安全性服装色彩选择

安全性服装色彩会对人体产生从表层感受到内心层面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创造全新的服装色彩环境时,应当更加注重对色彩的冷、暖分别,保证色彩搭配应具备的美感,同时还应当有意识地通过联想的方法,增强服装色彩的视觉效果,充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加强人与服装之间的个性情感寄托。色彩的选择在安全性服装中属于一种特殊的设计,作用在于营造并传递出一种由穿戴服装带来的安全信号。在生态绿色时代下,人们会认为绿色是安全的象征,代表着健康、活力、有生机等。因此,作为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不仅要具备当下流行色彩在服装当中的应用,同时还应当对安全因子的色彩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更好地突显出安全警示的功能和作用。例如,针对交通安全领域,通过将荧光色涂抹在童装的明显部分,通过强反光效果可以对行驶司机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从而保证儿童的交通安全。但由于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时,色彩选择会受到安全标准的限制,所以在染色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偶氮染料造成的安全隐患影响。

四、安全性服装绿色面料选择

在选择面料时应当注重面料生产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条件、分等规定、测试方法、包装标识、验收规则等。技术条件通常是指面料的品类或编号、织物的用纱要求和组织结构、面料生产质量要求及生产加工种类等;分等规定主要是指各类不同等级的面料对应的质量指标及外观瑕疵允许范围等;测试方法主要是对面料进行质量检验的具体方法,包括取样测定、标准条件测试等;包装标识主要包括面料的材质、大小、包内匹长等具体规定;验收规则主要是指验收和复验。针对生态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的面料选择,应当选择同样具备安全性的绿色面料。当前可选择的绿色面料包括转基因棉纤维面料、彩色丝面料、彩色棉面料、彩色毛面料以及天然染料面料等。新型的绿色面料可以充分弥补天然材料在色彩加工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服装面料受到二次污染的概率,更加符合安全性服装的设计需要。大多数绿色面料都是从植物中直接进行提取、加工而成的,在保证面料环保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时尚性。当前绿色面料经过现代工艺的加工,制作出的服装已经可以具备舒适性、创新型和安全性。同时,除了选择面料之外,在制作安全性服装时保证绿色面料无污染和清洁环保还应当,在纺织过程中保证绿色面料不受污染,在构成安全服装时的安全因子材料无污染。例如,在进行太阳能智能测压服装设计时,通过服装上的太阳能板结构对太阳能集中采光,从而将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以此维持电子测压设备对人体血压的正常测量[5]。在对绿色面料进行二次设计时,也应当保证绿色面料的安全性,可在原有绿色面料纺织纤维基础上添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从而维持人体健康的同时,保证人身安全,并提高安全性服装的服用性能。

五、安全性服装造型设计

在对安全性服装造型设计时应当注意,造型空间是人体的第一层环境,设计时应当更加注重人体与空间之间的处理。安全性服装设计与常规服装设计,在结构造型上区别较大,应当采用局部化的设计方法。以医疗行业中创伤骨科患者服装结构的设计为例,针对上臂有创伤的患者,其上衣的设计应当选择四开身一片式设计结构,并将开口设置在袖中线以及肩线等部分上。同时,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多角度运动现象,可将袖笼与侧缝相互连接,并在袖中线和肩线位置上增加自由搭扣组合。这样的造型可以使服装具备更高的服用性能,且保护患者在穿衣过程中不会造成上臂创伤的二次伤害。针对其他不同用途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应当从不同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到以人为本,将服装的整体造型与环境充分融合,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当前生态绿色时代下要求的安全性服装。

六、结语

本文针对生态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进行了创新研究,将安全隐患引入到服装设计思路中,并扩展到服装的安全设计、安全消费、安全保养等。当前安全性服装主要包括具备保健医疗功效、特殊作业功效、智能安全功效等多功能服装。尽管当前大多数的安全性服装依然处于研发阶段,但随着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不断丰富、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新型安全性服装必将成为服装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孙若宸,许黛芳,黎梓璇.智能服装的应用途径和发展问题及其未来趋势展望[J].染整技术,2020,42(03):13-17.

[2]曾紫薇,沈雷,桑盼盼.面向网络时代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研究[J].针织工业,2019,47(03):64-67.

[3]李响.绿色染整工艺在儿童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染整技术,2018,40(01):46-47+80.

[4]马萧,刘萱.绿色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06):2-4.

[5]桑盼盼,沈雷.基于生态理念的儿童智能可穿戴装备设计研究[J].针织工业,2018,67(06):54-58.

作者:许奕春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