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和谐实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和谐实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和谐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服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谐实现背景及实现要素,从身型、领型和袖型三个方面分析服装造型效果与服装不同结构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入立体设计思想、优化比例与分割效果、灵活应用统一协调原理以及加强设计创新等相关对策,旨在有效达成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目的,提高我国服装设计水平、制造水平,促进服装产业发展。

关键词:服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立体设计思想;造型效果

本文基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与消费者服装个性化需求的联系,探究不同类型消费者服装审美水平的差异,旨在提高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性,从而有效增强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销售竞争力,使我国服装行业形成品牌效应,带动经济增长,反向拉动服装产业经济产出。

一、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2012-2019年,我国服装零售额分别为9778.0亿元、11414.0亿元、12563.0亿元、13484.0亿元、14433.0亿元、14557.0亿元、13707.0亿元和13849.0亿元,由此可知,2018-2019年我国服装零售额增长速率呈现下降趋势,这种现象既与全球化物流行业发展和全球化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与我国人民日益提升的服装审美水平息息相关。我国现有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存在本土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对国外服装设计思想借鉴较多,致使消费者将对服装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的需求转向国外,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服装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优化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基础,并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融合至关重要。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既可带动服装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刺激下游销售渠道产业的经济产出。

二、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要素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等文件的出台,均对服装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以下对实现要素进行介绍:第一,设计思维。为促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发展活力的提升,在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具备优秀的自主设计能力,能够根据目前我国服装市场发展现状,精准预测国民的服装喜好趋势。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积极调动设计思维,融合相关先进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创造既具实用性又具审美性的现代化、个性化服装产品。第二,服装造型种类。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应以现有服装造型种类为基础。目前,按照轮廓形状可将服装造型分为H型、A型、O型、V型和X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掌握不同轮廓外形服装的设计重点和结构比例,继而使服装产品能够产生良好的审美效应,满足不同场所的着装需求。另外,按照具体功能,服装造型可分为日常服装、职业服装、运动服装、社交服装、舞台服装等。要想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的应用环境使服装设计产品兼具功能性和美观性。

三、服装造型效果与服装不同结构的关系

(一)身型

服装造型效果与服装身型结构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将服装身型区分为修身型和直身型。身型结构模式的建立又与不同身型的具体比例息息相关,修身型服装整体效果应以刻画人体曲线为重点。以X身型为例,在服装身型设计中,设计师应根据人体结构比例对人台型、人台与柱面的关系进行合理划定,并基于整体平衡点和结构点进行数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服装结构中立体与平面的关系,以便合理反映人体的体型和款式造型。直身型服装设计主要包括X身型服装设计和宽松型服装设计。考虑到直身型服装具有较高的舒适性,为进一步突出其审美效果,需要在服装整体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胸围的放松量与服装整体造型的关系以及胸围和窿身的渐变关系。

(二)领型

衣领在突出服装整体设计效果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深入分析服装造型效果与服装衣领结构的关系。目前,服装衣领造型主要包括立体造型和翻领造型,为呈现更好的审美效果和实际应用效果,设计师在设计领型时需要结合季节特征、体型特征、脸型特征和流行趋势。例如,人们对冬季衣服的保暖性需求更高,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前流行趋势和人们对服装的应用需求,增加立领型服装的设计比例。衣领在服装整体中具有较高的视觉凝聚性,在衣领造型的设计与构思中,设计师需要掌握衣领的结构原理和变化规律。例如,立领是所有领型的基础型,这种领型结构对人体的实际颈围要求较高,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掌握人体脖颈特点,合理调整直条领的上口、下口幅度及线条,呈现不同的审美效果;而就翻领而言,这种领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在服装设计中的占有比例也较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根据服装整体造型特征对翻领的布料、大小进行合理规划。值得一提的是,翻领设计空间较大,领型变化较为丰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融合多种设计元素,丰富视觉效果,充分满足不同人群对服装的应用需求和审美需求。

(三)袖型

在服装造型设计中,袖型结构与造型整体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服装袖型也决定了服装的功能性。目前,在袖型结构设计中主要采用立体裁剪方法和平面裁剪方法。为呈现更佳设计效果,应考虑人体手臂结构特点,分析手臂摆动角度以及肘部以下整体前倾角度和前臂至手掌的内旋状态,在设计前根据人体手臂阴影面积、肢体关系合理确定肩峰点、后腋点、前腋点。为满足功能性需求,在袖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袖子在穿着时的前势、腕势和后势,并根据袖头造型饱满效果、袖子的贴身性和其与衣身产生的角度,确定袖体比例,使袖体结构在整体服装造型中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另外,为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手臂结构,将手臂功能划分为四大区域,分别为贴体区、活动区、技能作用区和设计区,在不同区域中进行针对性设计。衣袖结构设计要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袖笼、袖山、袖肥和袖筒。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不同服装的整体造型特点以及想要设计的袖型,包括月牙袖、盖袖、泡泡袖、喇叭袖、花苞袖、灯笼袖等,确定袖体结构和袖体比例[1]。

四、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对策

(一)融入立体设计思想

要想切实提高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应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融入立体设计思想,根据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内容形成立体服装结构图,使设计师能够从立体的角度观察服装整体效果和服装整体风格表现[2]。例如,在女装设计中,设计师应区分修身型女装、直身型女装等女装造型特点和整体风格差异性,按照人体比例学,确定不同女装类型的身型、袖型和领型结构,并从整体上分析身型、袖型与脸型的和谐效果和联合性,选用合适的裁剪方式和结构布局,使服装整体能够满足所针对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和应用需求。另外,在立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对立体服装样板的效果和风格进行初步审视,在此基础上按照美学要求进行细化的规格设计和工艺处理,既要优化服装的结构造型关系,又要使服装具有较好的整体性[3]。

(二)优化比例与分割效果

要想达成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目的,应在设计过程中优化比例与分割效果。比例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既要掌握服装的整体比例,又要考虑到服装结构的比例,处理好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除此之外,还需考虑人体本身结构比例与服装结构比例的契合性,以便消费者在穿着该设计服装时能够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和舒适度体验。在服装设计中,分割是指设计手法和美学原理在结构设计中延续的具体化,设计人员需要按照服装结构特点对整体进行断开处理,使整合后的服装更具协调性,能够有效突出人体曲线。目前,在服装设计中,分割设计手法主要用于局部设计,而服装整体是由多个局部构成的,从美学原理出发合理优化局部设计手法,灵活采用分割设计理念可以形成更好的设计效果。设计师应充分协调服装比例和分割的关系,使服装体现出精细的做工和良好的视觉效果[4]。

(三)灵活运用统一协调原理

统一协调是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和谐实现目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对服装颜色比例、颜色过渡效果以及衣服局部结构进行全面考虑,根据服装的造型特点和服装的实际应用需求,采用合适的工艺设计方法,掌握服装造型的类别以及服装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站在消费者角度对穿戴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细化服装结构设计和造型设计内容。目前,我国服装设计领域主要存在看重服装结构设计,忽视整体造型设计和不能熟练运用曲线设计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部分服装存在和谐度不足和协调性较低的问题。为优化设计效果,设计师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应全面锻炼个人的三维空间立体设计能力,分析不同原材料在服装整体上的表现,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上考虑服装的整体造型效果以及服装造型与结构的和谐性,以使服装设计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应用需求和审美需求。另外,为使设计产品呈现更高的统一和协调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将服装转变为设计符号,赋予服装造型符号属性,并从中分析服装造型符号的变化规律,以此使服装造型的层次变化、细部结构得以充分突出,支持服装设计师优化层次变化效果、改变服装款式以及调整结构比例,充分突出服装的设计重点[5]。值得一提的是,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统一协调原理时,还应考虑到服装整体造型和结构造型与人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和谐性,融入人体比例特征,针对消费人群的肢体结构比例精细刻画设计比例,优化整体造型效果。

(四)加强技术创新

为增强我国服装制造业发展活力,应积极提高服装设计效果和服装设计水平,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相关现代化科技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例如,自动化技术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服装生产效率,保证了服装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和质量。从这一角度出发,为优化服装设计效果,可在设计过程中积极融合现代化技术,如3D打印技术等。设计人员可根据设计需求,在计算机上输入服装的造型数据和结构数据,建立服装设计数据模型,连接3D打印机,快速导出设计样本,以提高设计效率,支持设计师直观感受服装的整体表现力。另外,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还要积极融合创新型设计理念,打破传统服装设计框架,结合本土化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融合新颖设计元素,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和应用需求,提高服装的符号价值。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和谐实现服装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为充分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服装的审美需求和实际应用需求,应在服装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中合理融入立体设计思想、充分优化比例与分割效果、灵活应用协调统一原理、加强技术创新,进而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带动服装行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凯辰,黄腾.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表现[J].西部皮革,2019,41(23):36.

[2]周悦.褶饰在袖型结构设计中的表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83-86.

[3]喻琳艳,郑圣虹.折纸艺术运用在服装造型中的设计表现和结构工艺技法[J].纺织学报,2019,40(10):158-163.

[4]王永刚.分割重构法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9):9-11.

[5]李晓.错视效应在当代女性服装造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9.

作者:喻英 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