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苗族服饰原创服装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苗族服饰原创服装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苗族服饰原创服装设计论文

一、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民族化服装是民族文化艺术的显现,是在各种事物激励下最真实的自我反映,它蕴含着多种美的元素,不仅仅只表达一种穿着文化,还包含了人文艺术。所以在这次设计中,不单单要表达出现代服装设计的特点,还要表现出民族化原有的本土气息,凸显苗族服装风格的精神境界。在设计上,创作者通过研究现代服装设计中层次设计的创作技法,同时在过程中坚持民族服饰艺术的研究,为打造更完美的时尚作品而努力;在服装样式上也突破了传统服装的结构,在原有的形态结构上参考了多种苗服特征,体现了视觉层次的变化,有效地呈现了服装设计整体的时尚感。

二、创作构思与创作分析

1.创作构思

苗族服饰延续和保持着我国民间传统的纺织、绣技、挑花、染织等传统工艺技法,使其在表现上光彩夺目、繁花似锦。此外,苗族服装因为历史进程和宗教文化以及外界文化的影响,在古老苗族服装款式基础上又形成了多个支系的特色,如服装造型、服装图文等,具有鲜明的苗族文化气息和艺术特征。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海南型五大类和若干款式。各类苗族服饰因地域、劳作环境、外界影响的不同也略有差异。文章主要以黔东南苗族的服饰为参考进行分析。黔东南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县和邻近该州的都匀、三都、荔波以及广西的融水、三江等县,其服饰特点主要体现在男子的传统服装为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均着长裤,扎腰带,用长巾缠头。由于地区差异性较大,妇女服饰比较复杂,但在服装款式、服饰工艺、银饰、发式等方面也有共同之处。从服装款式上看,清水江流域多为交领、右衽、筒袖半体衣;都柳江流域多为大领、对襟、敞胸短衣,内挂菱形胸衬;雷山、丹寨、榕江等县部分地区为大襟衣。下装多穿百褶裙,裙子长短各地有异,长裙及踝,中裙至胫,短裙不过膝,最短者仅有15厘米。系围帕,裹绑腿,仅个别地区穿裤。服装分盛装、常装两种,款式相同,盛装雍容华贵,精致艳丽,常装素雅,经济实用。衣料多以自织自染的青色、咖啡色棉布为主。服饰工艺以刺绣、挑花、蜡染、纺织运用比较广泛,技艺讲究,图案以动植物花纹和几何花纹为主。笔者重点依据黔东南地区的服饰特点,汲取其他苗族不同支系服饰的精髓,并结合时装的诸多流行特征,大胆突破既有形式,重现民族服装设计的新特征。

2.苗族原创作品分析

(1)苗族原创设计系列一《悦目苗风》设计分析

第一系列来源于公统型盛装。盛装多以紫缎为料,半短袖对襟衣,衣背、衣肩钉银圆泡、银片装饰,腰束织锦腰带,着及膝盖的短裙,裙外系前后围腰,前围腰以马尾绣、彩色丝絮贴花绣装饰,图案为水车纹、牛角纹、太阳纹等,古朴典雅,套布脚筒或绑腿,脚穿刺绣花鞋。本次设计的系列服装在造型上多采用较为立体、夸张的形态,具有视觉冲击力。简约风格的裁剪,如弧度优美、线条流畅的臀部造型和夸张、立体又不失线条感的胯部造型,不但可以塑造身形,更区别于未来感设计风格原有的特色,凸显一种超脱于原本色彩的感觉。在结构上多采用对称的方式,而在局部色彩上融入不对称的方法,在各方面整体统一的情况下又不失跳跃感、起伏感和节奏感。除了镂空面料,还运用了玻璃纱和蕾丝作为辅助材料,给服装一定的柔软、起伏、飘逸的线条感,展现柔和、明快的气息。服装整体呈现出比较有力的线条,也能体现出刚中含柔的趣味。这次设计在选材上主要运用呢料、棉麻料,因为这些材料对色彩的要求比较高,符合作品需要的色彩对比效果和明亮度。但是在材质的厚薄程度上有所变化,主要是由于工艺制作中需要的挺括、硬实的效果;又因为服装需要展现一种具有束缚效果的感觉,所以选择一些弹性和收缩性较差的材料。

(2)苗族原创设计系列二《彩衣炫影》设计分析

第二系列来源于百鸟衣支系。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传统艺术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其中吉祥纹样是苗族传统纹样中最美的纹样之一。苗族传统吉祥纹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适当地将其运用于设计能够呈现出东方文化的装饰风格,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将苗族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的中式设计风格中,实现服装设计的“旧元素,新组合”。吉祥纹样的多样化为当代服装提供了色彩纷呈的表现方式,是中式空间的重要装饰素材。现代服装中吉祥纹样的造型不仅让人直接欣赏到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对外人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在服装中运用传统吉祥纹样的实质在于将它再创造并赋予现代的新想法。《彩衣炫影》中的吉祥图案纹样是苗族典型的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它成双成对地反转对称骨骼样式,既有动态循环美,也有静态的永恒美,反映了人们对团圆、美满的渴望。虽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吉祥纹样样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传递的美感与能量是相同的,不仅仅是一个装饰性的符号,更具有丰富的艺术气息。因此,研究其形态美和文化内涵,挖掘其蕴含的艺术图像构成形式以及艺术载体,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也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吉祥元素,提升现代服装设计的韵味,这对于促进设计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彩衣炫影》系列服装注重细节与整体的协调性,在工艺制作方面采用了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手法,使服装达到合体,让廓形达到预期的效果;强调呢料、棉麻料与面料叠加的效果和整体面料的过渡对比,以及呢料、棉麻料的贴合程度;采用多种皮革拼接的方式,以条状或者角状表现系列服装中原有的捆绑束缚感,甚至用皮条束缚胳膊来达到应有的效果,以此呼应系列服装中这一特征。它是通过抽褶、皱褶、缩缝、绗缝、编织等工艺手法,改变面料原有的形态特征,在不破坏面料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用二维的材料构建三维空间,给人以有别于原型的艺术感受。面料造型艺术常用的技法有装饰褶裥、折叠、抽纵、扎结、扎皱、堆饰(浮雕)、扎花等。在对比中求平衡,在均衡中有对比。对于所有吉祥纹样来说,对比和均衡都是需要考虑的,尽管有的吉祥纹样均衡较突出、对比不显著,或对比较突出、均衡不显著。但是对比与均衡只有有机统一后,才能构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的吉祥纹样。

(3)苗族原创设计系列三《涅磐》设计分析

第三系列来源于大唐型盛装,俗称“超短裙”苗盛装,被民族学者称为锦鸡式服饰。在强调保留区域性文化特色,尊重发展地域、民间、传统文化,形成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格局的今天,服装设计正向更具文化性、审美性、实用加观赏性的方向发展。在拟定面料再造设计方案的时候,笔者尝试把点、染、擦等运笔用墨的手法运用于设计,结合扎染法与不同材质材料混合搭配,使面料产生或纤细、或柔美、或粗犷的不同风格。作为服装面料艺术再造的物质基础,服装材料的特征直接影响着服装面料再造的艺术效果。这次设计特地选用纯白的棉质面料,以天然、纯粹的质感来体现层次效果及不同手法在服装面料再造中的运用。

三、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的设计原则

从对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特色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的设计要依托特定的文化历史、自然条件、人情风俗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人文设计需要遵循几个重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苗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设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从整体考虑。苗族传统服饰装饰设计需要将造型、理念、实施与服饰风格、整体造型、环境设计等方面协调、统一,塑造出天人合一的人文设计作品,这也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2.坚持民族性

纵观历史,苗族民族文化往往传达着一种独特的东方神韵,在服饰设计上有礼有节,是一种文化意蕴的传承,苗族传统服饰装饰设计也体现了民族文化。这表明苗族服饰文化元素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值得重视,这种意蕴的传承也尤为必要。因为对这种意蕴的传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结语本系列设计以突出个性、表现自我为主要思想,通过民族服装设计和精致妆容来表达。现在每个人都在追求个性,而象征着挣脱束缚、渴望自由的服装便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作者:徐加娟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