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国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以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为例,分析英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优势以及对我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借鉴,探寻我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学科发展。
[关键词]英国;服装设计;课程设置;评分体系
英国教育在世界享有盛誉,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吸引了各国的莘莘学子们。笔者曾在其世界百强大学之一的南安普顿大学攻读服装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伦敦从事了两年专业工作,亲身体验了其严谨的学风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他们在教学安排、评分标准及作业完成度等方面采用开放式、引导式教学模式。每一课程阶段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全面、立体的教学体系,受益颇多。通过对比发现,这与国内服装设计只看中结果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区别。基于此,笔者以南安普顿大学为例,对英国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借鉴。
1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英国的研究生课程为期一年。南安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9~12月为初级阶段。完成一个为伦敦本土设计师品牌开发系列新品的项目,包括市场调研、灵感收集、设计推演、设计稿绘制、成衣制作。第二段:次年1~4月为中级阶段。以自己兴趣为出发点,确定灵感来源的独立项目,包含灵感调研、整合调研资料、系列作品设计、效果图绘制。第三段:5~9月是最终的毕业设计阶段。包含调研、设计师案例分析、灵感进化、3D实验、效果图绘制、样衣制作、成衣制作。上面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同时,看似独立的三个阶段实则相互交融,构成前后呼应密切相关的教学进程。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市场为切入点,学会在某个品牌定位下进行设计,保持自我并忠于品牌,规范设计思路。用开放式的理念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和风格,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启发创造思维,提升实践技能。基于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最终呈现出既结合市场需求又充满个人色彩的毕业设计作品。在这一年中,除完成三个阶段的设计项目之外,还要学习两门理论课并完成两篇8000字和15000字的学术论文。其中一门课是关于调研技巧的方法指导课,一门课是专业相关的理论选修课。二者分别开设于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服务于相对应的设计项目并且在逻辑上逐级递进。譬如,为伦敦本土设计师品牌开发系列新品的过程涉及到市场调研、品牌调研、灵感调研,而调研技巧课正好为撰写调研报告提供支持。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氛围,让抽象的灵感进化有据可循,也为调研所得转化成设计作品提供实践支持。而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断层。设计课程单讲设计,包含服装色彩、服装材料学、男装设计、女装设计、服饰设计等;结构工艺课讲授结构制版和成衣制作方面的知识并配合相应的实践操作,包含外套、西装等服装基本款的打版和制作。但每一门课程之间没有联系。这就导致学生即便学习了所有课程依然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完整地转化为成衣。为设计而设计,为制作而制作,虽设计优美,工艺精细,却难以将二者有机结合而制作出一件完美的成衣。又比如,学生在制作衬衫的过程中很想使之呈现出更丰富的结构,但结构课却只讲授基本款衬衫的制版,而没有安排能让他们更加大胆发挥的有关项目。这些问题都是课程安排的不连贯所致[1]。
2评分标准详细系统以便综合监测
学生操作的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两份反馈单。一份是导师意见表,一至两星期一次。这是教师的指导小结,从值得发扬的优势、有待提高的弱项、需获得或强化的技能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另一份是结课成绩,包含知识理解力、认知思考技能、创意转化技能三个方面。评分标准分为四级:100~70分为“卓越”,69~60分“优秀”,59~50分“合格”,49~0分“不合格”。每一方面有一个评分,以三方面的平均分作为总评成绩。只有在全部项目的最终评分都超过50%的情况下,才可以被授予学位。这一评分体系体现了英国服装教育重在过程的特点,使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并及时改正不足,明确地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在这个过程,导师可以随时跟进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引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由此,这套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标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多元发展,使理论支撑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评分标准相对简单。以设计课程为例,通常来说,总成绩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方面构成,而二者的考核内容都是一组或一个系列时装画设计稿。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识不清,或是为了取得高分只训练单一的考试内容而忽略专业的全面发展[2]。
3注重作品的设计过程
以毕业设计项目为例,为期10周,内容是从一个自己确立的灵感出发,最终完成一个系列成衣的制作。需要包含调研、设计师案例分析、灵感进化、3D实验、效果图绘制、样衣制作、成衣制作。第一次上课,导师会发给学生一份任务书,上面列出作业要求和每个环节的截止日期。随后的每周,导师会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一对一辅导,主要是监督进度和把握设计思路。前两周为调研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建筑、自然界等来源收集灵感素材,然后完成一本调研手册,把调研中形成的的照片、手绘、文字、面料、立体实物等通过拼贴、并置、速写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们记录着你的思考和你眼里的世界,是设计稿形成之初的思想轨迹,也是一个理清思路回归自我的过程,这对于激发灵感确定主题以及在设计的过程中开启新的方向等均有很大帮助。接下来的四个星期是设计阶段,需要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拓展和深入并最终形成服装设计稿。这是服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使抽象的灵感演变为具象的服装设计作品的重要步骤。正如约翰•加里阿诺所说:“在一个系列中讲故事是十分美妙的事情。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除了那些奇思妙想之外,它终归是与服装有关的事情”[3]。这个环节的作业是一本灵感推演手绘本和两百张设计稿。学生可以运用3D实验的方法,在人台上进行立体造型,在纸上的人体模板通过拼贴和并置尝试面料、颜色、款式的不同组合方式,或根据一些图片的机理、色彩、廓形的提示直接手绘设计草图。它们记录着设计作品从概念到设计图的全过程。每一处概念的细微变化以及它产生的原因都有据可查。最后四周是成衣制作阶段。先根据设计稿用坯布制作样衣,用立体裁剪和平面纸样的方式相结合,在制作和试穿的过程中改进结构上的不足,使之从抽象的设计图抽离出来,还原服装的本质,变成兼具实用、舒适、美观的衣服。然后根据最终纸样,用真实面料制作成衣。以上是英国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完整过程。我们国内这方面做得还很不足。设计作业普遍是数量多但形式单一的效果图,并没有从灵感来源到设计稿形成的完整推演和进化。这是设计过程的严重缺失,难免会造成学生思路不够清晰完整,对设计脉络整体把握不足,容易断章取义,从而导致设计作品不扎实的问题[4]。随着侯赛因•卡拉扬、约翰•加里阿诺、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等英国本土服装设计大师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国际时装舞台,英国的服装教育更加受到国际关注。分析研究其优势和经验,对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以及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文琛,郑高杰.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7,(5):58-64.
[2]杨笑冰.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76-77.
[3]西蒙•希弗瑞特.时装设计元素:调研与设计[M].袁燕,肖红,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4]闫红芹,储长流.借鉴美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纺纱质量控制》课程的探讨——以美国UB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7,(1):70-72.
作者:朱淑畅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