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元素服装设计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扎哈•哈迪德作为当今世界建筑领域中前卫、激进的建筑大师,开创了新的建筑语言形式,形成了非传统的建筑模式,有机结构、曲面形态、流体造型等造型表现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丰富了服装设计的艺术语言,使服装拥有更丰富的、不同寻常的视觉魅力
扎哈•哈迪德作为当今建筑界标杆级的建筑大师,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模式,其建筑倾向于去中心化,以一种看似随机的、反形式感的手法演绎建筑文本,好像处处充满偶然但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呈现。她的作品奇幻多变、充满未来主义风格,大量使用锐角三角形和各种长弧度的曲线,她解释自己是反对绝对直角的,利用对角线两边不断变化的角度进行空间革新,使建筑变得柔软、流动。扎哈超前的设计思维和不断追求变化的精神态度所塑造出来的每一栋建筑都有其巧妙之处,笔者提取其建筑的形式特征和独特的建筑语言形式,对服装结构、色彩、面料等方面进行重组和再设计,使服装拥有丰富的、不同寻常的视觉魅力。
一、扎哈建筑流动性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
扎哈设计的建筑自由、有机、动态,以独特的视角和视距,表现了建筑最具动感和速度感的瞬间姿态,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流动的错觉。上海凌空SOHO展现的姿态仿佛是人们在城市上空急速飞过的飞行物中看到的瞬间景象,特殊的视角、强烈的变形所带来的运动感,使本该凝固的建筑拥有了流动的姿态。将这种极具视觉效果的造型特点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使服装有了新的视觉感受。图2是在塑造人体着装状态的过程中,在人体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夸张服装空间形态的设计,将流动的造型形态用颜色渐变的面料层层堆砌在服装的袖子上,极大地夸张了袖子的造型。这种使用填充、支撑、变形等立体造型的设计手法增强了服装的空间感与视觉冲击力。有别于局部造型的精致,如果将这种造型语言运用于服装整体廓形,能够增强服装的体积感,为观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
二、扎哈建筑曲线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
扎哈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这句话也充分体现在她的建筑设计上。她认为现代数学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越来越复杂的几何造型成为可能,曲线是未来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她所设计的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整个建筑几乎全部是曲线造型,屋顶是起伏变化的,与立面不再是分开的两套系统,一张连续不断的曲面表皮似乎经由立面一直延展到了地面,各个空间浑然一体。该种形态可以用于服装的结构线设计:在连衣裙下方裙摆的平面造型结构线上进行立面的穿插回旋设计,使服装具有了弧线的扭曲感和穿插感,用曲面营造了服装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协调关系。北京的银河SOHO(图3)是扎哈设计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的商业性建筑,其设计理念是基于北京城的宏大尺度,通过分散式流线形体进行分离和凝聚,将四座“卵型”建筑塔楼和中央下沉广场相互交织在一起,借鉴了梯田的形态,层层相叠的曲线时而舒缓,时而相互挤压,使建筑充满了动态张力。这种螺旋形曲线分布特征可以在图4的设计中体现,螺旋线的曲性设计从胸前到肩部再到袖子的连贯性,使袖子与衣身形成了一个整体,穿插在服装整体结构中,呈现了河流一般的立体流动感,增添了服装的空间感,也使服装平添了一些趣味性。
三、扎哈建筑锐角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
扎哈受家庭、童年生活、学时经历的影响,认为建筑应该是感性的,没有固定的概念,应突破现有的规矩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因此,她的建筑设计一反“方盒子”的形态,具有零碎的空间和杂乱的形态,与传统意义上的秩序、规律格格不入。她的第一栋落地的建筑设计——维特拉消防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设计理念。每一面墙都不垂直于地面,彼此均呈锐角相交,而且各部分空间相互倾斜,屋顶外檐向内倾倒,视线所及之处,感觉建筑有即将崩塌的趋势。但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不平衡性,使建筑与地面形成了若即若离的关系,赋予了建筑超现实的神奇效果。通常,这种设计理念运用在服装上会完全打破服装传统的结构分割,甚至有些服装除设计师本人之外找不到正确的穿着方式。如,上衣、外套还是连衣裙,整件衣服的结构全部打散,多次叠加设计,从肩部到腰部、下摆都呈现出了一种不对称的形式。单看处处零散,但整体有一种别样的优雅、柔和,这和扎哈的建筑设计的精神内涵如出一辙。
四、扎哈建筑的装饰肌理感
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肌理作为一种构成方式和表达技法,在设计中应用广泛,它兼具实用性和象征性。肌理构成以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组成了严谨而富有韵律的画面,在满足人们内心情感需要的基础上丰富了艺术效果和气氛,营造了抽象之美、理性之美和秩序之美。扎哈的建筑给人的视觉感受总是多变的,纵横交错的,大多是线条状相互交织在一起,如澳门的新濠天地酒店,像是被一张看似杂乱但富有动感的大网包住一样。但也不缺乏有秩序感的建筑肌理,如广州大剧院,在灯光的烘托下,有序排列的三角结构在透明玻璃的衬托下熠熠生辉,给人强烈的秩序之美。将这种建筑的刚硬肌理用于服装设计,通常会反映在面料再设计上。通过针对面料的二次设计,利用如编织、褶皱、手绘喷绘、钉珠刺绣等手法,使面料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再通过镂空的方式进行有规律的破碎处理,从而形成有韵律感的肌理效果,使服装的视觉可能性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扎哈建筑的肌理不全是纵横交错的,也不缺乏独立的小个体错落有致地排列。如,韩国东大门设计广场的内部墙体肌理就是由一个个长方体排列镶嵌其中,使本来光滑的墙体有了不一样的视觉呈现,这种肌理效果运用在服装中也使服装增添了许多趣味性。使本来颜色、款式单一的服装立刻有了惊艳的变化。这种不同设计领域的肌理碰撞不仅能使设计师获得灵感,而且能使大众获得审美享受。结语服装设计经历了长久的发展走到今日,陷入寻找过去的轮回。笔者希望服装设计可以和其他设计领域的超前理念进行灵感碰撞,将更具有未来感的设计元素运用于服装设计,更多地思考未来的服装以怎样的姿态呈现在人体之上。
参考文献:
[1]楚轲.建筑大师语录.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2]徐守珩.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刘璟.动态形式背后的理性思维——浅析扎哈•哈迪德的非线性建筑语言及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建筑与文化,2016(1).
[4]代铮.浅析扎哈•哈里德的建筑设计作品特点和对“线”的运用.文化艺术,2011(3).
[5]李静薇,刘松茯.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上)(下).城市建筑,2009(9).
[6]高巍.服装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建筑造型语言.商业文化,2012(6).
[7]林晓华,甘应进,庄长达.立体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山东纺织经济,2015(7).
作者:刘琪 杨晓旗 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