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机制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机制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机制探析

[提要]开放式创新模式有利于帮助解决企业创新资源缺乏以及创新风险高的难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创新开放度、知识管理能力和环境动态性等三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推进机制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在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知识来源、加强各个主体之间互动以及降低创新风险等方面,开放式创新理论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机制研究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在对于企业的健康成长,还是在对于推动企业成长和盈利的方面,创新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外部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新已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源泉。掌握创新的公司比同行发展更快,利润也更多。2003年,美国学者切萨布鲁夫提出了开放式创新这一新的模式。该模式认为,在企业专注于开发新技术时,可以选择某一特定的商业模式,并利用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市场渠道,将内部以及外部所有产生的新理念整合在一起,从而将价值创造出来。同时,应该及时建立相应的内部共享机制。也就是说,该模式强调了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性。创新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说明企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创新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创新,即创新模式的选择问题。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只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创新,不仅创新风险高,而且投入大、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创新变得更加开放,不再是一个企业自身能够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相反,企业应该与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顾客,进行广泛而密切的合作。以往的封闭式创新仅仅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而现存的侵蚀性因素打破了其良性循环,要求企业同时利用内部外部所有资源和内部外部两条市场渠道,进行创新和使技术商业化。所以,这种要求不仅使企业重视技术创新,还使其把相应的模式视为企业发展的重点,这种模式通常以战略许可、技术许可以及合资等方式作为支撑。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市场需求不匹配、发展不协调、供给方式不“活跃”、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对此,有学者提出利用开放式创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效率,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整合机制

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这一新的模式可以通过整合内部以及外部知识和技术、吸收和利用大量的外部创新资源,从而成为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通过外部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开放式创新可以使企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知识管理能力则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从而进一步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相对应地,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对于创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创新溢出效应的有效利用、产业融合的加速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离不开创新开放、知识管理能力和环境动态性。本文把这三点作为起点展开论述。

(一)从创新开放度的角度来看。学者Laursen和Salter把创新开放度当作是“不同主体在外部环境中能够用于创新活动的知识资源的数量”,并进一步地把创新开放度划分为创新开放广度和创新开放深度。创新开放广度是指企业与企业合作规模的大小;创新开放深度是指企业与企业合作程度的深浅。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创新开放广度有利于帮助企业打破资源垄断的壁垒,帮助企业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得所需的资源,从而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创新以及今后的发展。与此同时,更加深入的开放广度可以帮助企业开拓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企业的创新思想和观点很大一部分来自外部。企业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市场需求,通过开拓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等外部组织之间的信息渠道,促进创新。除此之外,创新开放的广度还可以增加创新资源的流动速度,促进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有效流通,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除此之外,对于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程度,创新开放深度也有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首先,创新开放的深度如果较强,那么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频率将会愈发地频繁,对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就会越强。通过这个途径,可以使得企业与其他创新型企业相互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次,创新开放深度越强,在交流合作中的保护主义也会相应地减少,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地加强,特别是在获取隐性知识这一方面,会进一步地提高创新效率。最后,开放、高效的沟通机制得益于开放环境下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地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图1)

(二)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的获取、整合和应用来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对于知识管理活动的分类,Dacenport分为获取、创造、组装、应用和再利用。Holsapple和Singh等人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活动的知识链模型,包括获取、选择、创造、内部化和外部化过程。Minsoo等人指出,知识管理是知识从头到尾流动的过程,知识表现为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因此,根据知识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知识管理能力分为三部分来研究,分别是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彭新敏在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中发现,外部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豪杰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能够将企业内外部知识进行融合、重构和创造,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知识整合能够将企业员工所吸收到的知识进行组合,并能够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另外,知识整合有助于企业不同部门的交流、知识共享和流动,从而对现有知识进行组合,找到适应现有环境下企业产品、工艺、服务创新的新方向。知识整合提供了一种知识创造的新思路,形成企业跨部门合作,提升了企业知识利用效率;反之,会导致知识资源的浪费和冗余。“知识应用能力”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资源解决有关于产品、技术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拥有知识管理的能力,也就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活动中充分利用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从而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模式,最终在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赢得胜利。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即使拥有同样优秀的知识资源,企业的绩效也存在很大差异。知识应用包括问题识别(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知识定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知识搜索(知识存放在哪里或谁拥有它)以及知识传递和组织(对于知识资源的收集)。企业能否快速、准确地调动资源,高效地完成上述步骤,是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的流动。它从组织外部和内部获取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传递,并在组织内部进行吸收。知识是一种黏性的隐性创新资源,它的流动受到外部力量的驱动。互动行为的本质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知识管理能力越强意味着人员在知识交换方面的协作活动越多,以及组织内部的协作网络关系越密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2所示。(图2)

(三)从外部环境动态性来看。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现如今,企业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就是环境的动态性,这一特征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要求企业不能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要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通过开发新产品或者新市场,占领高地,迎接新的挑战。如何应对由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与难题,成为当代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把环境动态性这一特征也加入研究当中。(图3)

三、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整合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本文发现现有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功能仅仅局限于封闭的创新环境内,存在创新来源不足、知识管理能力有限、创新环境多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创新开放度、知识管理能力和环境动态性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与客户、政府和公共政策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竞争对手的积极联系,扩大了创新知识的来源;从知识获取、整合到利用,创新成果不仅在企业内部得到实现,还可以通过外部商业化的途径实现新的创新,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创新风险、避免创新资源浪费的目的;从创新绩效的角度看,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使企业通过市场洞察力和客户反馈感知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配置和整合市场相关资源,快速有效地开发新工艺、新产品,改进工艺流程,从而使企业在创新绩效上有更好的表现。因此,根据上文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效率,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开放度。企业如果想要提高创新能力,可以适当扩大开放的广度,同时注重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防止因过度的开放广度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降低。除了适当地扩大开放广度,企业还可以在开放深度上进行积极的尝试,通过借鉴外部的资源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同时,企业应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开放式创新战略而带来的成本增加。第二,通过企业内部以及外部条件,提升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作为研发机构的必要条件,知识管理能力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知识的流动依赖于网络等外部的途径或渠道,尤其是知识的获取和传递,企业应当扩大知识来源的渠道,增加知识流入。企业取得流入的新知识资源后需要内部提供物资、人力等保障,使各类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传递。此外,企业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入高水平的人才,延伸知识吸收的深度。此处,企业可以搭建自己的网络工作平台,促进知识共享;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活动,增强企业内人员的知识管理能力。企业还应当在内部通过调整激励机制来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达到激发企业内部产权意识与知识保护能力的目的。第三,完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内部员工创新意识。同时,为了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预见性,企业需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及时获取外部市场信息,达到加强知识获取、整合和应用能力的目的。第四,企业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向传统行业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致力于企业“硬技术”的培养。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与政府、科研机构、客户、供应商等外部渠道时刻保持联系,进而增强企业知识整合的能力,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第五,在大数据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具价值的资产。企业只有不断将外部获得的知识资源与企业内部原有体系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保障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

作者:谈欣 余长春 索楠楠 徐书凝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军民融合与航空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