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风险管理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风险管理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风险管理论文

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患者情况选取2012年8月~12月实施风险管理前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1年后,于2014年1月~5月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1.1.2护理人员情况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者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7.6±2.3)岁;其中护士10例,护师8例,主管护师2例。

1.2方法

以科室为组成单位,推举护士长为组长,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小组长、小组成员构成三层管理体系,形成对临床护理风险的管理及管控,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及时掌握各类护理信息,召开会议,管理日常工作和总结,提出改进举措,护士长则对总结之后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时上报,采取实际对策;在工作中,将风险教育以及法律意识都纳入到护理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中,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责任的教育,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来我院讲座,促进护理人员对有关案例的讨论,深入了解风险事故,提高风险意识;对我科室近些年来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护理工作者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可以精准判断风险因素,并能够自主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根据本科室日常工作特点以及常见风险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要求人人必须掌握,并能实际操作,遇到风险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有效处理;构建不以责任追究为目的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工作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上报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可的对策,进一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点击查看全文

ICU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

1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1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

护理部研究决定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并且任命ICU科室的护士长为风险管理组的组长,分配给各个组对应的执行任务。依据风险管理制度的程序,对各个小组组长间的职责以及标准进行明确,例如质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仪器维护等职责的负责人,各个组长同管理组长共同完成往年护理风险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进行整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和避免。按惯例对风险管理例行每周一次的检查,每月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一次会议总结,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提升ICU病房护理工作者对于风险因素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护理工作更顺利的开展。

1.2制定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对ICU病房的各个管床护士的护理风险防范的职责加以明确,提升辨别护理风险的能力以及对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能力;各个护理小组的小组长每天都必须对自己组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积极、及时、准确的进行整顿和改正,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管理组的组长必须监测ICU病房危重症患者、对其发病的时间点、重点护理环节等相关联的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在会议上对于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1.3辨别护理风险

对ICU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者的护理风险评估能力进行提高,对可能存在的及已经发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并且针对收集整理的历年ICU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护理质量进行有建设性的反馈,辨识ICU病房护理风险因素,例如患者的病情性质的分类,是急症、重症、危重症以及仪器的监管问题,护理操作的规范化问题,以及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点击查看全文

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论文

1.增强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意识,最大限度规避财务风险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对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有些确实是人为因素难以控制的,例如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有些则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事中进行监督等手段进行避免的。因此,要增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意识,最大限度的规避财务风险。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和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牵头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各项规避风险的制度,对于财务管理部门给予制度和物质上的支持。只有管理者能从根本上树立风险意识,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地位,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

2.制定、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战略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部门制定的财务管理战略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规避财务风险的效率。因此,财务管理部门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应在顺应决策者和企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当前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对企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充分获取并分析企业长期以来的财务数据,寻找发展规律,考察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环境。在充分考虑这几点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具有指导性和战略性的财务管理战略。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制定上,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考察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和参与管理的各个部门及所有人员。对于可能发生财务风险的各个环节制定控制制度,对于可能发生财务风险的重点部门制定监督控制制度,对于重点岗位和人员,制定岗位制度并定期轮换岗,制定全方位、多维度、综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其次,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和财务管理现状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预警信号及时扼制,将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成本和现金流的管理

财务管理部门要财务战略的指引下制定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财务预算制度,并保障预算制度的贯彻实施。“对于不在预算之内和超出预算的支出要分析原因,报告上级,由管理者和财务主管共同签字之后方可进行支出,严把预算关,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的发生。其次,生产要结合市场,降低存货,减少赊销规模,避免坏账发生和税负增加占用现金流。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能者多得,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挖掘了成本的潜在效益,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最后,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也可以聘请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本单位的内控进行评价,结合本单位实际由专业人员制定合理的内控制度,通过内控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打造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

点击查看全文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9篇)

第一篇:手术室风险管理中手术室护理标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使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增设护理标识内容,然后对比2015年9月至12月以及2014年5月至8月间我院手术室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开展护理标识工作后,我院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均比开展前高,同时用药失误率低于开展前,将实施前后的上述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并且较为显著。结论在手术室风险管理工作中增设护理标识内容,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标识;手术室管理;应用价值

0引言

为了减少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本文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标识的价值以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开展护理标识工作后(2015年9月至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共选择800例,其中男性患者600例,女性患者200例,平均年龄为(28.1士.25)岁,平均护理时间为(162士2.3)天。然后对我院开展护理标识工作前(2014年5月一8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共选择700例,男性患者550例,女性患者巧。例,平均年龄为(2.93士.27)岁,平均护理时间为(163士.29)天。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施前后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少005)。

点击查看全文

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实施前1年(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设为对照组,实施后1年(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设为风险管理组;依据患者住院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选取200例患者。对照组200例患者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29~74岁,平均(52.63±7.34)岁;风险管理组200例患者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0~76岁,平均(52.88±7.3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风险管理方法

1.2.1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相关处理条例,重视对于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科室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患者护理记录,严查随意涂改现象。同时每周对科室上周发生护理风险及潜在问题进行总结,探讨预防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1.2.2积极制定护理风险预防方案积极完善日常护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并依据血液科护理工作特点制订护理风险应急预案,主要包括输液反应、输血变态反应、化疗药物外渗、跌倒及医嘱处理错误等内容;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并采用书面考试及口头提问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独立处理护理风险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在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血液输注;严格执行输血前实验室检查,如乙肝五项、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抗体等;完善输血查对制度,密切注意输血反应有无,一旦发现立即执行救治预案。

1.2.3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短期及长期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岗前培训,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及晋升职称前专项培训等;护士长可通过晨会提问、讲座学习及护理查房等方式,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护理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机会。1.2.4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之间有效交流沟通,改善护患关系,预防护患矛盾及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处处为患者着想,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及潜在风险,以求取得完全配合。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