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提要]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ppp融资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有效降低项目成本,但是存在较大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将PPP融资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阐述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介绍PPP融资模式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风险,然后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担与风险应对等三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以期为PPP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PPP融资;风险管理
一、PPP融资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PPP模式是指公私合营伙伴模式,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为了开展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基础设施建设。PPP融资模式的出现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可以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有助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效率的提升。PPP融资项目具有资金规模大、参与方多及周期长等特征,使得PPP融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常见的PPP融资风险包括以下几种:(1)政治风险,主要是指在政治条件出现变化时,基础设施项目出现的风险,由于PPP融资模式是公私合营模式,所以政治条件对该项目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大,很容易出现政治风险;(2)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在金融市场出现变化时,基础设施项目出现的风险,包括利率变化风险、汇率变化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等;(3)环境风险,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提高了政府部门对环保的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法》的相关内容,而项目管理人员为了满足环保相关要求,需要增加资产投入或者被迫停产,从而导致环保风险的出现;(4)生产风险,在基础设施项目生产以及投入运营时期,可能会受到技术水平、生产材料及劳动力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生产风险,生产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资源风险等,是PPP融资模式下常见的风险。因此,在开展PPP融资项目时,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完工。一般来说,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动态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提供支持,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这三个维度。
二、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分析
(一)PPP融资风险的识别。
在进行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时,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明确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规避措施。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很多种,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项目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识别方法。从表1可知,PPP融资风险识别方法各有优缺点,项目管理在进行PPP融资识别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特点,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风险识别方法,提高PPP融资风险识别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二)PPP融资风险的评价。
在完成PPP融资风险识别工作之后,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不同风险因素所占据的比例,为风险分担与控制提供参考资料。常用的PPP融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这两种,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将两种评价方法配合应用,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为例,分析PPP融资风险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在明确风险评价指标之后,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层次分析法进行层级结构的构建。通常来说,层次分析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A)、准则层(B)与方案层(C)。基于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明确上下层各个元素间的隶属关系,应用1~9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对矩阵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并对权重的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提高判断矩阵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根据构建的判断矩阵,构建影响评价的因素集。需要注意的是,构建的评价因素集为单因素评价集,通过对各个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构建单因素评价矩阵,从而明确单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单因素权重和单因素评价矩阵进行结合分析,获得最终的综合评价矩阵,得出PPP融资风险的等级。
(三)PPP融资风险应对措施。
在完成PPP融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工作后,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PPP融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手段,提高PPP融资风险控制效果,实现PPP融资风险的高效管理。本文将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总结了如下PPP融资风险的管理措施:1、风险预防。主要是指在PPP融资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分析项目可能会产生的PPP融资风险,采用相应的措施,降低PPP融资风险出现的概率,以此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2、风险规避。这是常用的PPP融资风险管理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风险识别与评价之后。项目管理人员通过识别和评价,根据项目的实际状况,明确项目对PPP融资风险的承受能力,从而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适当地调整,避免PPP融资风险的出现,或者降低PPP融资风险造成的损失。比如,为了避免PPP融资项目中出现技术风险,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项目建设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与流程,合理规避技术风险。3、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将PPP融资风险转移到其他区域。目前常用的风险转移方法是购买保险公司的保险。在PPP基础设施项目开展之前,项目企业可以和保险公司签署相应的合同,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将基础设施项目中存在的融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与此同时,项目公司还可以通过签署经济合同的方式,将PPP融资风险转移给项目第三方。在实际的PPP融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并不是所有风险都可以通过转移方式降低损失,所以风险转移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风险分担。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多种PPP融资风险及风险因素,项目公司可以通过协议与合同的签署,将PPP融资风险分担给各个参与方。风险分担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还能够减少风险管理成本,实现PPP模式的共赢目标。项目公司需要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和风险造成的损失,按照公平原则、有效控制原则以及成本最低原则,选择最佳的合同主体,并在合同条款以及合同结构中明确指出风险分担的具体事项与风险分担获取的效益,尽量保障义务和权利对等,从而使合同双方可以按照合同内容履行自身的义务,完成风险分担。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风险分担参与方时,项目公司需要考虑参与方的承受能力,避免建设过程中,参与方的风险承担能力达到上限时,出现潜在风险,从而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不利影响。5、风险承担。风险承担又被称作风险自留,主要是指项目公司主动承担PPP融资风险带来的损失。主要分为有计划和无计划两种,有计划风险承担是因为某些风险无法通过规避或者转移等措施处理,不得不由项目公司承担,或者外部风险处理方式的成本高于项目公司承担的成本;无计划风险承担是因为项目公司没有识别出该风险,或者投保时的保额小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常用的风险承担措施有:(1)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在成本中纳入风险损失的金额;(2)构建风险承担基金;(3)成立专业自保公司,用于承担PPP融资风险;(4)通过银行贷款或者集团借款的方式获取资金,用于承担PPP融资风险。
三、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公司在建设PPP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保障项目的顺利完工。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项目公司需要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合理利用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担与风险承担手段,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出PPP融资模式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硕.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风险分担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陈静.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3]张贵华,牛发阳,王建波,孙猛.基于PCA-SVM的廉租房PPP融资风险预测[J].建筑技术,2016.47(10).
作者: 张缝奇 单位: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