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的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的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下的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全面开启了社会信息化新生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性服务体验,并成为金融行业爆发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其低廉的成本、便捷的操作,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主流,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本汇集,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问题。但是事物总有其两面性,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亦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类型构成及发生原因的分析总结,着重就其有效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发展;金融风险;互联网;管理策略

在当下互联网应用愈加普及的时代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触互联网,并由此实现了创新发展,金融行业赫然在列。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发展新生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青睐,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但其本身仍旧具有互联网的一般属性,使得企业金融风险面临越发复杂,对相关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时至今日,关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类型构成

国家宏观统筹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下,各行各业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包括金融领域,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应用加持下,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带动着创新创业的全新势头。总理曾经指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事实上亦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多元化增长的趋势,对相关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对其认知与总结,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具体而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类型构成大致包括信用风险、流动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技术类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在P2P网贷中的表现尤其突出,信贷公司倒闭和跑路的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互联网环境下,金融存续业务的多样化,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如余额宝等,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但亦会面临资金被用户突然抽回的风险,导致企业资金流动性大大降低。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及法律风险作为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的特殊构成,是伴随着互联网应用而发生的,是未来管理工作的重点板块。

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发生原因

风险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潜存在金融体系内部。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互联网的本质,作为服务层次的技术革新,具有互联网的一般特性,包括开放性、虚拟性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金融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人们怀疑和反对的声音有所增强。互联网环境生态下,金融交易对象变得神秘和隐蔽,容易造成信息输出错误和企业信息泄露,均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关于网络泄密的犯罪时有发生,危害了消费者权益,给其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这些都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点所触发的。同时,我国当前阶段的金融体系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基于互联网平台,使之内部架构分工愈加细化,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关联度。一旦企业某个部门风险问题爆发,极可能向其他部门传播和蔓延,导致金融体系更显薄弱,衍生出了系列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降低了企业在积累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甚至可能威胁其生存。另外,互联网应用驱动下,加之宏观社会经济发展,金融领域亦是在不断变化。但就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发展业态,相关方面的法律配套尚未健全,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步伐,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不足,滋生了种种网络金融乱象。

三、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一)完善内控机制如上分析,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趋于多样,直接关联到其可持续发展。但是宏观信息化生态下,企业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势必不能脱离开社会主流,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规避是关键,应当树立高度的战略管理意识,将之纳入内控机制体系当中,尽量做到提前预警和有效控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企业应当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自身行业属性,全面总结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有的放矢地加强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检查和风险补偿等工作管理,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结构,明确各部门及相关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从而确保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支持的效益增长。同时,企业还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完善对互联网金融内部的风险监测,依托庞大的数据分析支持,及时发现和预警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着的各类金融风险,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权重分配,依次决定治理资源投入,对违背企业控制和管理意志的行为建立有效的应急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辅助领导层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类金融风险,保证企业程序顺利展开。如此,唯有在坚强的内控机制后盾保障下,才可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迈进,是企业面对激烈行业市场竞争的关键一环。

(二)加强智力支持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某种维度视角上关联到每位员工的利益。因此,企业应当树立高度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并加大相关宣传工作,有效调动各部门及相关岗位的参与能动性,加强内部连接,从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双赢的目标。同时,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行为,面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其专业化水平建设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项工作展开的实效性。为此,企业应当把人才建设作为战略首位,明确金融风险管理岗位职责,细化能力素质要求,并依托完善的绩效考核反馈,及时发现员工的薄弱所在,针对性地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活动,加强智力输出支持。具体而言,企业所需求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专业的金融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风险评价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又要拥有一定的网络安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素养,以更好地支持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对此,企业可广泛邀请行业领域大家参与,及时更新岗位员工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结构,共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协同探究更为完善的运行模式,提升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同时,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人才定向培养。

(三)关注科技研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与应用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并成为防范部分风险的关键。为此,企业在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亦需高度关注技术层面的安全保障,结合应用软件特单,针对性地加强对黑客侵入、病毒传播等防范技术的开发力度,提高对数据安全的投入。在此过程中,企业还可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优势,聘请其对即有的数据运行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定制合适的防护软件,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基于此,对员工展开相关方面的安全培训,充实他们的学识构成,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其网络安全意识,从各个微观细节入手,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金融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国家层面上,以总理指示精神为指引,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互联网技术统一标准,并加快与国际计算机技术标准的接轨,将互联网金融风险降至最低,为企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使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依托系列政策导向与支持,鼓励科研领域的自主创新,在软硬件方面同时切入,尤其提升防火墙、数据加密、防病毒扩散等关键技术水平,减少对国外引进技术的依赖性,降低企业应用成本,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

(四)健全法制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规范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互联网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采取打击非法、保护合法和积极稳妥、有序化解的工作原则。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视角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把控职能,结合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态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对现存的电子金融安全和风险问题进行立法,明确互联网交易的权利义务,规范社会行为,有力打击各类金融犯罪,维护好经济市场环境,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企业金融风险。同时,配备完善的企业入场规则、企业业务标准、网络交易等制度规范,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指出的是,互联网环境下,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出了全面爆发时期,相关立法建设应当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维护公民利益。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加强执法建设尤为关键,切实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根据互联网的属性特点,延展工作范畴,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职能,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组织形式、准入资格、经营模式、风险防范等视角切入,动态跟踪行业潮流,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金融风险愈加复杂,包括信用风险、流动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技术类风险等,相关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具体的组织实践中,首要监理企业完善的内控机制,不断加强智力输出支持,并积极导入先进科技应用。同时,国家层面上,提高对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崔琳,王述琳.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金融风险管理探究[J].现代商业,2018(35):86-88.

[2]鲁瑞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思路[J].中国农业会计,2018(9):58-61.

[3]李瑞.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8):113-114.

[4]吴洪珍.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风险管理:评《金融风险管理》[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3(2):112.

作者:张冰清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