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探讨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新生儿病区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护理效果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在院期间的护理安全也有了更高要求,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当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因新生儿刚脱离母体环境的支持,各系统与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因内环境与外环境均发生巨大转变,使新生儿极易引发窒息或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新生儿病区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出生天数1~27d,平均(14.81±1.42)d;平均体质量(3.6±0.2)kg。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出生天数2~28d,平均(14.7±1.4)d;平均体质量(3.5±0.3)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方法: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25℃,湿度维持在50%~60%,使新生儿体温保持稳定。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2]。⑵研究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①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建立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预警处理流程,实施护理监控工作,将预防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新生儿身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进行严格培训,总结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包括用药失误、药液外渗、执行医嘱错误以及滴速过快等。②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新生儿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危患儿要实行重点监护,严格监控其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将患儿情况详细记录在评估表中,并进行实时的动态追踪,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高危因素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新生儿的护理安全。③严格执行护理风险管理相关规定,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科学制定巡查制度以及安排交接班,加强对新生儿的巡视,做好床边与现场交接以便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状况[3]。④对新生儿采取一对一护理管理,减少新生儿与外界接触,加强患儿与家属以及患儿与其他患儿的隔离管理,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交叉感染。⑤高度重视用药护理安全,对用药配伍进行严格管理,明确用药禁忌,避免输液时出现不良反应,在进行输液时要注意调控输液的速率以及浓度等。同时,对护理人员要采取标准化用药管理形式,加强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标明药物,做到提醒与警示的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的保障。⑥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与安全责任感。用药前,反复确认医嘱,对于口头医嘱也要确认无误后再严格执行。进行输液时确认患儿信息无误,控制滴速,避免发生药液外渗情况[4]。⑦护理人员应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将患儿以及前来探访的人员、工作人员列为监控对象,严格把关来访人员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是否有精神异常者、神志不清者、严重酗酒者等。管理人员要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护理标准做好每日的护理工作,对于已经出现的风险事件,管理人员要在风险事件处理后立即填写好风险事件报告,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解决方法以及预后效果总结经验与教训。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护理风险事件包括套管针脱出、药液外渗、滴速过快、臀红等。家属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家属例数之和与总家属例数的百分比。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近些年,随着医院新生儿病区规模不断增大,收治的新生儿患者也逐渐增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与难度也有所增加。分析引发护理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高:新生儿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其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与他人沟通,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极强的责任心避免新生儿出现坠床、管道滑脱、烫伤、静脉留置针堵塞以及静脉输液外渗等情况,一些责任心缺乏的护理人员不仔细的查对医嘱或者执行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对新生儿眼、口、脐等的护理工作就容易发生护理风险。(2)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佳: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应仪表大方、关注家属的情绪,尽量满足家属的需求,与新生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或者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等原因在护理工作中语气生硬、表情冷漠,让家属感到护理人员的态度极为敷衍,没有获得良好的护理服务,加上护理人员不能耐心的解答家属的疑惑以及没有理解家属的需求很容易造成偏差,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3)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现阶段大多数的新生儿都是独生子女,家属对护理期望值较高,若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很容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这也是发生护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新生儿病区的护理管理极为重要。护理风险管理是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识别、评价患儿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可能发生不良影响的管理过程,是服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命安全以及医院护理水平[5]。若要提高护理风险管理,首先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相关护理人员需明确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该项制度,在护理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服务态度,认真对待每项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新生儿家属的意见或者需求,随时调整护理内容。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加强责任心,仔细核对患儿的胸牌与腕带信息,确保无误,避免发生抱错患儿的情况。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制度,尽最大限度减少或者杜绝发生工作失误或者违规情况。由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内容比较特殊且针对性较强,加上医疗设备与技术不断更新,护理人员需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满足新生儿以及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多参与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的岗位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以及护理专业性。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在工作中以预防为主,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并提升护理质量。但是,风险的发生是可变的,不仅要在新生儿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时懂得如何处理,还要随着设备的更新、治疗方法与护理风险的变化而总结工作经验并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林静惠,王玉梅,邓洁芳,等.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166,170.
[2]范晓梅.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2):77-78.
[3]龚晓岭.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2):125.
[4]梁舒岚.风险管理方法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中的有效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207-208.
[5]陈青芳,张欢欢,王灿.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J].新疆中医药,2020,38,186(2):66-69.
作者:陈芳如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